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父子中国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5日06:4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北京,居住着一对印度父子,父亲巴拉伯,曾任中印友好协会秘书长,现任印度工商会联合会高级顾问;儿子阿都尔,印度工商会联合会执行董事。笔者见到阿都尔的时候,他用流利的中文极力强调:“你应该好好和我父亲聊聊,他在中国的经历很传奇,我一直很敬仰他。我做的事情和父亲比起来就微不足道了。”

  父亲与中国的患难情

  印度工商会联合会高级顾问巴拉伯出生于1930年,在中国解放战争期间还是个热血青年,充满着理想和求知的欲望。1949年,中国迎来了新生,这对邻国的巴拉伯是一种巨大的吸引,他渴望有机会到这个伟大的国家看一看。

  1956年,《北京周报》社成立,需要两名印度文字专家来京工作。于是北京周报社的领导向中印友好协会的领导求助。因为巴拉伯在印度一直从事编辑工作,文字功底深厚,于是幸运地得到了推荐。当年巴拉伯告别了祖国,来到中国首都北京,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工作,以外国专家的身份为中国媒体服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紧张的工作中人们全都洋溢着热情和快乐。巴拉伯深深地陶醉在这辛勤奉献的幸福中,从来不曾为劳累而抱怨。

  1961年11月16日,对巴拉伯来说是终身难忘的日子。由于在华工作出色,在人民大会堂,巴拉伯受到了高贵的礼遇,并被周恩来总理亲自授予“友好纪念章”。他说:“这是中印友谊的见证,也是中国政府对我个人奉献的认可。它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我要把它一代一代传下去。”

  2004年,巴拉伯第四次欣然回到他熟悉的第二故乡———北京。而这次回来,他不打算再离开了。

  儿子的事业在中国

  阴差阳错,巴拉伯的大儿子在中国出生,却没学汉语,如今在新加坡成家立业。而在印度出生的阿都尔却一心要学汉语,在中国发展他的事业。

  1983年,阿都尔来中国看望父亲,在北京机场一下飞机,阿都尔就跟父亲表白志向:“我要学中文。将来我要从事中印交流事业。”然而,当时阿都尔却没能说服父亲支持自己的想法。巴拉伯认为阿都尔年纪还太小,于是坚持要让阿都尔回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再来实现他的梦想。阿都尔顶不过父亲,只得沮丧地回国了。但学校的学习氛围始终不尽如人意,于是阿都尔再次写信诚恳地对父亲说:“爸爸,您简直要毁了我的前程了。如果您想让我为社会作贡献,做个有用的人,那就请带我来中国吧。”收到这封信,巴拉伯才真正理解了儿子的坚定信念。如今,作为印度工商会联合会执行董事,阿都尔的主要工作是促进中印两国的商贸往来。

  每年,阿都尔所在的印度工商联合会都要组织几十个印度的企业代表团来中国,帮助这些企业与中国企业牵线搭桥。

  如今,儿子在中国事业发展如意,父亲也愈加感到骄傲。巴拉伯幽默地评价他们父子俩:“我们父子在中国分工不同,我儿子在商机,我在友谊。”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6月25日 第五版)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