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曾培炎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5日10:35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6月25日讯记者徐辉、侯立明报道:为期两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今天上午在北京开幕。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文实录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明确地提出了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前几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刚刚主持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重点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的两个文件。

  今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国际研讨会,邀请中外专家共同探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问题,很有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出席研讨会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欢迎与感谢,也愿借此机会将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确实得到了初步控制,以节约降耗为主要内容的调整技术调整加大,工业三废和废物回收利用取得了成效。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工作不断加强,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上世纪最后的二十年,中国每万元的GDP的能源消费量累计下降了66%,远大于同期时间99%的降幅。我们以能源消费翻一番为支撑,实现了GDP翻两番的目标,这一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还比较高,出发型增长的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经济快速发展所付出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相当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对能源和其他资源的需求大量增加。目前中国GDP占世界GDP的4%,而一些主要的资源消费量所占的比重却高出不少。主要的工业、行业单位产出的能耗和物耗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机动车每百公里的油耗等消耗的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高。能源利用效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效益指标与世界先进指标相比明显偏低,节约资源的潜力很大,任重道远。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节约资源,高效和循环的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紧紧地抓住重要发展机遇期,全面建设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包括进一步实现GDP翻两番,能源消费只翻一番甚至更好一点的目标。

  这样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将坚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大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的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减少资源浪费,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去年中国政府提出了2004年—2006年的资源节约的工作目标,即万元的GDP能耗下降5%,万元GDP用水量下降10%,水的存活利用率提高五个百分点,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耕地减少的趋势得到遏制。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研究,提出今年、今后五年乃至于更长时间的节约资源的总体目标,并在各类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中具体加以落实。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关于生产、建设、消费、流通等各个环节。我们将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限期地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严格市场准入管理,防止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上马。

  大力发展节能、节地的建筑,减少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遏制流通领域的浪费现象,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推动公用设施和公务活动节约资源,促进居民生活的节能、节水、节材。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动清洁生产,进一步加强污染的治理,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体系。

  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资源性利用是重点,我们将采取重要的措施有:

  启动一批重点的节能工程,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发展节能型的交通工具,推动新建的住宅和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全面推进城市的节水,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加大节水技术的改造力度,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的消耗管理,防止过度的包装,推进木材节约待用,推广使用散装的水泥,鼓励节约和节约利用土地,修订和完善建设用地的定额指标,促进农业土地的整理、利用,进一步限制毁田烧砖,推广废物的综合利用,做好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开发秸秆综合利用等等。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进步是关键。我们将面向需求、合理规划,加大科技攻关的力度,着力开发一批资源节约的关键技术。比如,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新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源的梯级利用技术,海水淡化和苦咸水的利用技术,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注重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努力突破技术瓶颈,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重大的示范工程,加快节约资源先进性的技术推广应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体制创新是保障,我们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资源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调整价格结构,使得能源、水等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并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完善财税体制,鼓励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制止资源过渡消耗和奢侈消费的现象,完善政府投资和经济型投资,把节能、节水、节材纳入到政府的节能运动,引导社会消费行为。要建立干部考核制度,抓紧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的评价体系,落实资源节约的工作责任制、完善法律法规;抓紧修订节约能源法、制定能源经济促进法,出台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以及政策。同时,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加大执法和司法的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全民动员是基础。我们将大力建设节约文化和节约文明,发挥政府带头作用,创建一批节约型的城市、节约型的单位、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做好典型示范,及时地总结推广。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节约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族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使节约成为全社会的一份自觉行动。

  女士们、先生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既是中国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全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在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达国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发展中国家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世界银行等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今明两天与会代表将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立法、矿产资源和土地节约、节水节能城市化方面等问题进行研讨,希望中外的专家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丰富人为节约资源和文明环境的知识宝库,也欢迎与会的外方专家、企业家将有关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中国,促进中国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全球可持续的发展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