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省会"人才西向"(4)期待人才助"烹"太行茶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02:47 燕赵都市报

  灵寿县南营乡漫山村有一片茶园,绿油油的茶苗在青山映衬下,十分显眼。8年前,这片山地除了种植土豆,还是种植土豆。8年后的今天,附近的村民、城镇干部经过这儿,都会停下来,看看茶苗,与茶园主人张占义聊几句,喝杯“太行龙井”。

  茶园主人张占义,黝黑的脸庞,灰白的头发,深灰色衬衣,黑色布鞋,坐下来会不时地将裤腿卷到膝盖上。原在省农林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担任所长兼党委书记的张占义,在这里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老农。目前,其名片上透露出的信息显示,他已“摇身”变成“河北太行茶叶研究中心主任”。

  6月14日,当记者到达时,张占义正拿着刚刚采下的茶叶,为采茶的妇女作技术指导。

  科技为太行增绿

  张占义与种茶结缘始于1997年,在这之前,他对茶的了解并不多。时任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兼党总支书记的张占义,到赵县柏林禅寺推销草皮时,寺内方丈净慧大师给他们讲了“赵州茶”的典故。遗憾的是,曾闻名于世的“赵州茶”,在河北已消失多年。受净慧大师之托,张占义便开始探索“南茶北移”。

  接下来,张占义开始学习茶树及河北的自然条件等知识。当年6月25日,“南茶北移”的试验研究项目在河北农科院立项,并得到8000元经费。

  在1997年到2001年四年时间里,张占义与其他同事9下杭州,向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众多专家求教。“从研究室理论到茶园实践,专家们手把手地教我们这些来自河北的‘老’学生。”张说,龙井茶能够在太行深山里成长起来,除了自己的潜心研习,与中国茶叶研究所专家的指导分不开,在茶叶生长过程中,每发现一点异常,电话打过去,专家的指导意见马上就来了。

  在各位专家的支持下,张占义终于成功推翻了茶树种植区域不能跨过北纬38度线的说法,也证实了河北不仅能产茶,还能产上等好茶。2001年7月14日,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鉴定结果显示,张占义种出的茶叶属上等绿茶,氨基酸、茶多酚等含量优于西湖龙井。

  渴望人才西迁入太行

  据张占义介绍,目前他的茶园规模已达16亩,今年春季卖出60公斤茶叶,最好的茶叶卖到4000元/公斤。附近的村民也动了心,张家沟和槐树沟如今也增添了一片茶树。目前,这一带茶苗的种植面积达到30亩。

  “种茶不仅可以绿化太行,还可以让农民致富。”张介绍说,每亩茶园每年可有上万元收入,农民完全可凭此脱贫。张说,通过考察发现,太行深山里适合种茶的次耕地有100多万亩。只要村民愿意种茶,他都会免费提供技术支持。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南茶北移”能变成致富灵寿的现实生产力。但现实是:不仅缺乏资金,缺乏新的观念,也缺人才,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西迁”支援这里的发展。

  据悉,灵寿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虽经国家扶贫、干群19年的拼搏奋斗,到去年仍有117个村没能脱贫,7.7万农民的年收入仍低于国家规定的贫困标准。“如果占灵寿全县人口23%的山区百姓不能脱贫,即使全县的人均收入达到小康水平,也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县。”张占义认为,太行深山的农民想致富,观念改变很重要,科技的力量更为重要,很多农民希望靠养殖业、种植业致富,但目前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往往是事倍功半。

  采访结束前,张占义还特意提到,国家科委正在做“千军万马战太行”方面的调研。“但愿能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让太行深山的农民真正富起来!”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