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有银行引资以上市促改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09:42 南方都市报

  推荐

  6月23日下午,瑞银集团宣布,该集团“可能投资约5亿美元,成为中国银行的战略投资者”。6月24日晚,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在北京与汇金公司签署协议,拟以约14亿美元的总投资购买建行5.1%的股份。

  至此,中国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一批国际投资者已齐列前台。这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大事件。应该承认,对于规模庞大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走出这一步并不容易。而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后用不了多久,无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局内人还是相关者,都会感受到变革的压力。

  中国国有企业或银行以往在海外上市,也曾有“战略投资者”先行买进。但这种“战略投资”一般是在招股前夜方始进行,投资者占股比例极小,并无长期战略进入相关公司之意向;其投资之外所图,主要是“场外合作”甚或“友情出演”。公司上市未及两三载,不经意间早已不见“战略者”的身影。相形之下,2004年8月之交行引进汇丰,以及近日建行之引进美洲银行等等,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些引资行动均在银行上市程序启动前进行,投资者出资额巨大,占股比例相对较高,而且引资结构井然,当前购入股份、上市时后续出资,以及相当比例的未来期权安排层层递进,正是一种长远的战略性安排。这种名副其实的“战略引资”,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机制创新有着实质性含义。

  外资的进入,使两家国有商业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任务更为迫切。这些外部投资者都是国际一流公司,对于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具备坚强信念,也面临自身股东及国内监管压力。在其进入后,建行、中行应竭力使公司治理结构名实相符。董事会权责的明晰、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等重要事项,均应列入改革日程之首。

  近年来,资本市场,主要是海外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约束力,为人们普遍看重。大型国企和银行的改革要走“以上市促改制”之路,已成为政府及业界高层决策者的共识。但以往大型国企、银行上市的实践也表明,因为资本市场存有信息不对称性,而且在海外市场这种不对称性极易放大,很容易使市场的约束力出现扭曲,松紧失常,直接影响市场效率。很显然,战略投资者由是成为一种补充,不仅可以从公司内部对治理机制发生影响,而且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校正信息的不对称性。战略投资者与公众投资者之作用相交互,对于国企上市后的深入改革和持续重组会是一种压力和助力。

  (载于今日出版的《财经》2005年第13期,作者胡舒立,本报有删节)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