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要治病救人,先要“治病救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14:33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管外窥

  山东省惟一的省级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规定,在近三年平均住院率4%(即每100个门诊病人中,有4个住院治疗)的基础上,专家每多收一个住院病人,可获百元奖励;少收一个,则扣除100元(昨日《扬州日报》)。

  “看病难”尤其是“找专家看病难”,在现阶段是出了名的,于是,才有了“天价专家号”等种种怪象。不过,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似乎不太一样,惟恐专家看的病人不够多,以至于专家每多收一个住院病人,就给予专家百元奖励。这两种现象,不是很矛盾吗?

  并不矛盾,它们的实质就是医疗市场化,表现出来的,就是病人“看病难、看病贵”。对前一种现象来说,专家是稀缺资源,“天价专家号”逼着病人花高价。后一种现象,则是把病人当作稀缺资源,鼓励专家对病人“开发利用”;从该院的一位返聘老专家的话里,我们不难明白医院如此“殷勤”的奥妙———“专家很可能让不该住院的病人住院”。

  病人被当做“资源”,这是医疗系统的问题的残忍体现。在如今,病人除了埋怨病魔,就只能任人宰割?我们绝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在我们的众多医疗机构戴着“公立”的帽子的时候。

  公立医院姓“公”,就要为“公”。可是,正如山东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尹爱田教授所说,目前我国几乎100%的医院都把经济效益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出现这种情况,无异于医院患了病。而要让它们好好地治病救人,我们的政府就不能不先进行“治病救医”。

  政府的主管部门是知道这个严峻现实的,医疗改革不是什么新课题。可是,这么多年来,“看病难”愈演愈烈,近半数的人生病不敢上医院,医生收“红包”、收回扣早已不是新闻。这些,指望医院及其工作人员自查自纠,无疑是不现实的。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究竟什么时候能拿出有效的办法,治疗一下医院的这种“顽症”?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日前指出,要解决医疗难题,“主要靠政府,而不是让医疗体制改革走市场化的道路”(20日《中国青年报》)。这个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除了表态,我们更希望主管部门的动作快些快些更快些,要知道,很多人尚在病中,等着治疗。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