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乌镇(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03:3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因诞生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而为世人所瞩目的千年古镇———乌镇,近年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成为国内外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其实,乌镇除了水乡风光迷人外,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乌镇的诗词不少。从这些诗词里,我们可以看到古时一个原汁原味的诗里乌镇。 宋时乌镇,今人已无法实景体验。一些宋人诗词给我们留下一个月光下古树苍翠、野风芦花、桑阴连片的极为自然经济的乌镇夜景: 望极模糊古树林,湾湾溪港似难寻。 荻芦花重霜初下,桑柘阴移月未沉。 恨别情怀虽恋酒,送衣时节怕闻砧。 夜行船上山歌意,说尽还家一片心。 ———夜过乌镇(宋)宋伯仁 宋人的诗里也留下了阡陌纵横、装满钓筒的小舟在乌镇的小溪里来往的场景,绘出一幅亦渔亦农的水乡景象。 田在港西家港东,断桥春水步难退。 束芦抉翁稳来去,不碍小船分钓筒。 ———乌戍道中(宋)楼钥 到了明代,乌镇以地当水陆要冲的位置以及新桥、新水阁的样貌展现在行人眼前。 南亭桥下水无波,独客扁舟试一过。 抚景自惭佳句少,思亲还恨别情多。 东风燕子穿花雨,落日渔郎隔岸歌。 即上高篷望西北,青山云影共嵯峨。 ———寓青镇(明)高岳 两两归舟晚渡关,孤云倦鸟各飞还。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风荡彩舟明月中,鸳鸯湖上水如空。 城中年少能歌舞,也学峨眉故恼公。 ———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明)史鉴 诗中的南亭桥渔郎的隔岸歌、城里歌舞等等,都是宋代乌镇没有的景象。而后的江南名士祝枝山、文徵明到乌镇看望退休回家的王济先生,并为王济宅园的艺术氛围而诗兴大发: 亭子岁春偶一来,将离零落锦葵开。 红颜可惜难持久,白发如何不怕摧。 书剑薄游宽宇宙,峰峦秀列小蓬莱。 绿阴门苍南薰里,喜教流莺侑酒杯。 ———过王氏园壁题(明)祝允明(枝山) (注:王氏园即王济宅后之园) 雨涤山花湿木乾,野云流影入栏干。 泉声漱醒山人梦,一卷残书竹里看。 ———横山堂小咏(明)文徵明 (注:横山堂即王济宅) 可见,乌镇名宅在明代开始兴起。王济是一位能诗喜文告老还乡的“州判”,他20岁入太学,曾任广西横州州判,也曾代理知州,史书上说他颇有政绩,横州原来多盗贼,社会混乱,王济到任后,大刀阔斧,整顿治安,不出一年,风气大有好转。王济晚年因奉养老母而辞职返故里乌镇。王济家境丰殷,但他生活节俭,藏书颇多,回到乌镇后将其宅第辟为“横山堂”,常与江南一些文人酬唱诗文,品赏书画,其中祝枝山、文徵明就是王济的座上客。 在明代的乌镇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乌镇的繁华,“长街迢遥两三里,日日香尘街上起,南商北贾珠玉场,公子王孙风月市”、“吴绫蜀锦店装垛,羌桃闽荔铺堆屯”,还有“沈三食店号楼南,四时珍品夸奇美”。这繁华还体现在乌镇是二省通衢的交通要道,市场十分繁华,“鸡肥米白盆鱼鲜,山收海贩米运船”,“四方客旅云屯集,一带居民星密连”,就是当时乌镇的写照。 至于乌镇旧时的风俗、生产及经济的情景,也可以在有关诗里寻到一二。清代有位姓陆的人写的一首反映当时乌镇人吃银鱼和湖蟹的诗,颇有意思:“太师桥下棹归航,片片银鱼雪满筐。不及烂溪霜后蟹,桃花醋捣紫芽姜。”银鱼是太湖的特产,据说太湖银鱼往南游过南浔,一直游到乌镇北栅的太师桥为止,再也不往南边游了,所以,捕银鱼到太师桥即可。但在诗人看来,鲜美白嫩的银鱼,不如乌镇本地产的湖蟹,“烂溪”是乌镇郊外的一条河,秋风起后的湖蟹就产在这里,用紫芽姜捣碎后放进桃花醋里,作为吃湖蟹的佐料,确是远胜太湖银鱼。这种吃法至今不变,可惜当年乌镇的“桃花醋”今已失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6月28日 第七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