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白被毒死,东莞一农民工的死亡样本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10:02 新华网 |
在珠江三角洲一些企业,中毒职工被赶出工厂的惨剧并不鲜见 年仅17岁的湖北少年来时祥,2004年11月到广东东莞一家电机厂打工,老板安排的工作是用化学药水三氯乙烯洗锈螺丝。工作20多天后,来时祥出现中毒症状,老板见他中毒后强行将其赶走。2005年2月,来时祥因抢救无效死亡,医院的诊断结果是化学中毒。 死者家属到这家电机厂讨说法,老板先是称死者“自己有病”,不承认是中毒;后来干脆否认死者在其工厂工作过。死者家属到湖北、东莞两地的卫生监督部门求助,但因拿不出死者生前和厂方劳资关系的“书证”而得不到分文赔偿。 老板强行将其赶走,临走给的两张百元钞票中有一张是假钞 来时祥出生在湖北咸宁山区的一个贫困家庭,家中有兄弟姐妹6人,为了给弟弟妹妹挣钱上学,排行老三的他不得不辍学出去打工。 2004年11月,17岁的来时祥离开湖北老家,前往广东找工作。通过东莞市一家人才市场介绍,来时祥来到东莞樟木头镇三胜电机厂,老板让他先干清洗锈螺丝的活儿,“试用”一段时间后再说。 开始工作后,来时祥给家里打过几次电话,说洗螺丝的药水“气味很难闻”,但毕竟找份工作不易,为了捱过试用期,来时祥还是坚持了下来。没想到,上班20多天后,他就开始头痛,嘴唇肿胀、开裂、流血,全身皮肤发紫并脱落。最后,来时祥终于晕倒在车间,工友将他抬到工厂宿舍的床上让其休息。 第二天,闻讯赶来的老板不仅不把来时祥送往医院,反而以他“有病不能上班”为由,强行将其赶走。临走时老板给了200元,后来发现,这两张百元钞票中有一张是假钞。 家属无奈地说,老板先是称死者“自己有病”,后来干脆否认死者在其工厂工作过 直到离开工厂,来时祥都没意识到自己是化学中毒,后来才得知,这家工厂用来洗锈螺丝的“药水”是三氯乙烯,是一种危险化学品,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按照有关规定,直接接触这种“药水”的工人必须进行职业培训,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然而,这家工厂却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让毫不知情的来时祥直接接触这种危险化学品。 来时祥离开工厂回到湖北老家后,病情迅速恶化,家属先后将其送往县、市、省三家医院治疗,均被诊断为化学中毒引起药性肝坏死。其间,来时祥的家属多次前往东莞三胜电机厂交涉,老板先是称死者“自己有病”,不承认是中毒;后来干脆避而不见,否认死者在其工厂工作过。 医生痛心地说,要是工厂当初如实告知中毒情况并提供中毒成份,来时祥应该有救 来时祥住院期间,每天治疗费用高达几千元,他家中本来就贫困,向亲友筹措的几万元很快用完了。今年2月1日,再也交不起住院费的来时祥被家人接回家中。2月2日凌晨,年仅17岁的来时祥离开了人世。 一位主治医生痛心地说,要是工厂当初如实告知中毒情况并提供中毒成份,医院及时对症下药,来时祥应该有救。但是,这家工厂对中毒情况的隐瞒导致来时祥延误治疗,最终不治身亡。 来时祥去世后,其家属几次前往三胜电机厂索赔,均被拒绝。其家属又先后到湖北省疾控中心、东莞市疾控中心、东莞市卫生监督所寻求帮助。然而,5个月过去了,这个问题依然没有结果。 工友和人才市场的证明,职能部门否认具有法律效力 究竟谁该对来时祥的死负责呢?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广东省疾控中心一位姓熊的负责人,了解到处理来时祥一案的正常程序应该是:家属向疾控中心提供来时祥与三胜电机厂的劳资关系证明──疾控中心为来时祥作出职业病中毒诊断──疾控中心到三胜电机厂调查取证──疾控中心将调查结果上报给卫生监督所,由卫生监督所对三胜电机厂作出相应的处罚,进而再谈赔偿。 由于来时祥的家属无法提供来时祥与三胜电机厂劳资关系的“书面证明”,接下来的程序就无法开展。来时祥的家属告诉记者,由于来时祥只在三胜电机厂“试用”了20多天,既没有签合同,也没有工资条、饭卡等作为证明,但是来时祥的工友能证明他在该厂干过。而且,来时祥当时是通过东莞清池万达人才市场找到工作的,该人才市场也能作为证明。 但是,职能部门否定了工友和人才市场的法律证明效力。东莞市卫生监督所的一位李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当时前往三胜电机厂调查,老板一口否定来时祥在其工厂工作过。至于工友和人才市场是否能作为证明,这位李姓负责人说,“单凭这些我们不能判断真假,那是法院的权力。”他建议家属将三胜电机厂告上法庭,由法院来证实劳资关系的存在。“如果这个关系解决不了,我们爱莫能助。” 来时祥死后,其家属不肯将遗体火葬,怕日后失去“凭证”。目前死者家属已将遗体土葬,并四处上访,希望有关部门对死者进行“开棺验尸”。 在珠江三角洲,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几乎占了一半以上 记者采访得知,直接导致来时祥中毒身亡的三胜电机厂是一家私营企业,规模很小,未办理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证,却在使用三氯乙烯这种危化品,让工人直接接触使用三氯乙烯,不提供必要的卫生防护措施。 据了解,在珠江三角洲,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几乎占了一半以上。然而,很多企业都缺乏职工健康保护方面的投入。 一些企业竟采取“轮换制度”,有的工人几年后才发病 在珠三角的企业中,像三胜电机厂这样将中毒职工赶出工厂的惨剧不止一次地发生过。一项统计表明:与东莞毗邻的深圳,被诊断患有职病的人中,因病遭到解雇的占32.3%。由于许多职工,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使这些职业病患者最终被推上社会。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维权无门,又无力支付昂贵医疗费的情况下,一些工人只好带病回家,患者由此变成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令人发指的是,一些企业为了逃避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查,竟然采取“轮换制度”:这些企业不投入经费改善作业环境,为避免从事有害作业的工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人实行用一阶段就换人的做法。这种做法导致工人流动性加快,其健康状况也无法进行跟踪检查。加上不少职业病潜伏期长,有的工人回家后才发病,也有的工人过几年后才出现发病症候。 来时祥不幸地被当成了“生化试验”中的“小白鼠” 据了解,三氯乙烯是一种有毒有害化学品,但其毒性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天生就对三氯乙烯“过敏”,只要一接触到三氯乙烯就会急性中毒,出现明显症状;有的人则天生“抗敏”,接触三氯乙烯后短期内不会有症状。一位长期在卫生部门工作的专家告诉记者,三胜电机厂“试用”来时祥的用意很明显:看来时祥的身体是属于“过敏”还是“抗敏”,如果是前者,立即轮换;如果是后者,则予以留用。这一惨案中,来时祥不幸地被当成了“生化试验”中的“小白鼠”,成为一个“试错”的牺牲品。 新华社广州6月27日电 新华社记者张虹生、吴俊报道 (新华社专稿)(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