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东平原创小康村建设经验:一个总抓手 解开五个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11:58 水母网

  新华网山东频道6月28日电麦收时节,笔者在平原县农村采访,所到之处从农民那一张张堆满笑容的脸上,看到了丰收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主要得益于县委县府在抓“三农”上做出的正确决策。

  2003年初,换届后的新的一届县委县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结合平原实际,做出了在全县农村开展小康村创建活动的决定,并把它作为开展农村工作,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发展县域经济的总抓手。他们用采取三步走战略,大力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秀美农村三大工程,并以落实县、乡、部门、村、户五级责任制,由27个县直职能部门负责78项具体创建任务的指导落实为手段,全县上下通力协作,强势推进。

  两年来的小康村创建,给平原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干部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践证明:该县的小康村创建,上符合十六大精神,下顺应民意,是一项民心工程,富民工程。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工作的新路子,正是平原县紧紧握住了这个总抓手,才解开了长期困扰三农的五个“结。”

  解开了县委、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指导农村工作上单一思维定式的结。过去,县里在抓农村工作上往往采取的是就农业抓农业,就粮食抓粮食,就畜牧抓畜牧的单一思维定式,没有把三农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捆绑起来综合去抓,结果顾此失彼,致使三农工作不能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开展小康村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跳出农业抓农业,他们站在统筹发展县域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端,重新审视三农工作,发现三农问题不再是农民自己的事情,他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去抓。思维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县里把三农捆绑起来,作为综合工程来抓,以小康村创建为总抓手,让农民在创建中更新观念,自己解放自己,让机关干部在创建中服务群众,提高自己。全县1000多名县乡机关干部住村,38万农民参与,形成了破解三农难题的巨大合力,使三农工作得到了健康协调发展内。对此,县委书记李文勇深有感触地说:“通过两年来的小康村创建,县委县政府在推动农村工作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路,在工作推进方式方法上建立了体系和制度,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破解三农问题上,收到了纲举目张的综合效果,是一条新形势下,抓好三农工作的新路子。”

  解开了乡村两级索取与服务本末倒置的结。前些年,乡村两级干部的工作重点是两眼紧盯“四大难”,催粮、要钱、抓孩子、批宅子。工作标准仅限于粮催完了,钱敛全了,乡村稳定别为领导添烦了。由于向农民索取多,服务少,本末倒置。结果四大难越抓越难,粮难要,钱难敛,群众不满上访,干部叫苦喊冤。开展小康村创建以来,乡村两级转变职能,调整利益关系,把为民服务放在首位,做到先予后取,多予少取。全县5000多名乡村干部包村,包户,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任务,帮助农民出主意,想办法,上项目快致富。到目前,全县共发展运输、木器、豆制品加工和木炭、绢花生产专业村180多个,种植、养殖专业村200多个,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达8000多个。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去年全县从事特色农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今年前5个月,又比上年同期增长30%。小康村创建给农村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乡村干部的职能变了,靠服务与奉献在农民中树起了全新的形象。乡村两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加强。农民在创建中得到了实惠,干群矛盾得到了化解,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便迎刃而解,农村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解开了县直部门垂直管理与横向服务不协调的结。过去,一些县直部门,特别是垂直部门,由于条块分割,垂直管理,往往在部门利益和全县大局发生冲突时不能协调一致,致使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实行小康村创建以来,县里采取捆绑式工作法,使部门职责向农村倾斜延伸,27个职能部门靠上抓,40多个部门蹲点抓,他们紧紧围绕小康村创建这个中心和大局,尽心尽力。抓村容村貌改造,抓改厕、改灶、改水,抓农民思想更新,抓农民科技培训,帮农民发家致富。两年多来,他们先后帮助农民建起了527处村级文化大院,350处农民夜校,280处体育场所,修筑村村通1100多公里,村庄绿化植树1000多万株。使95%的行政村通上了油路,85%的村街道实现了硬化、亮化、美化。30%的村用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了40%和78%。提到部门作用,县长董绍辉无不感慨地说:“小康村创建整合了县直部门的职能合力,使部门的大局意识,职责意识,大大提高,在全县大局这个舞台上,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展现自己的职能优势,真正做到了工作无有局外人,万众一心谋发展。”

  解开了机关干部与农民感情疏远的结。很多机关干部都出身农民,家在农村。但离开农村走进机关,由于受某些政策的影响,为完成一些硬性任务,给农民索取多,关心农民少,造成干群情绪上的对立,与农民的感情渐渐疏远了,有的甚至常年蹲机关,与农民近在咫尺,但老死不相往来。实施小康村创建以来,1100多名县乡干部走出机关下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谋发展,20多名县级干部和80多个县直部门,每人每部门都固定一个村作为联系点,定期进村入户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加深与农民的感情。在机关干部辛勤地付出面前,农民被感动了,他们与机关干部之间的心贴近了,机关干部也重新找到了久违的那种干群鱼水情。

  解开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内在动力不足的结。近几年来,由于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利益分配机制失衡,城乡差距拉大,农民增收艰难。农民增收难关键难在缺路子,缺科技,缺信息,缺服务上,其根源在于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内在动力不足。小康村创建把农民推上了创建的主体位置,让农民自己解放自己。县里通过开展“送文明新风进千家万户”、“送科技、文化、法律六下乡”、组织农民两下温州取经、实施5万农民培训等一系列活动,打开了农民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提高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内在动力。全县5万名农村青年外出打工,1万名农民搞民营,8000多人从事专业种养加工,到处是比致富,比增收的擂台,心灵比美,家庭比美,村庄环境比美,比出了农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质量的提高,如今平原的农民已距小康社会越来越近。(马俊昀高玉才高彦春)责任编辑:刘家昌(山东频道)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