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接受采访不收费的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12:43 人民网

  在媒体上看到有些教授接受采访收取采访费的新闻,心中暗自揣测,这些教授是不是被新闻记者追踪得太厉害,不胜其烦,于是想出了收费的办法,阻挡一些小报记者。可是后来,看到许多知名人士大发议论,提出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觉得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些年,在我们单位我可能是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比较多的教师。虽然为此付出了不少精力,但也结识了许多新闻界的朋友,他们给我提供了许多新鲜的素材,对我教学和研究帮助很大。我总想,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居然有新闻媒体的记者不远千里找到我,倾听一下我的意见,这是对我最大的尊重。我只有竭尽所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心中才觉得舒坦。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没有拒绝过新闻媒体的采访。曾经有一次,一个非常著名的媒体记者就轰动一时的名人官司试图采访我。虽然记者小组已经赶到我单位所在地,并且住在我家附近,希望登门采访,但我还是拒绝了。记得漂亮的主持人带有怨气地问我,为什么拒绝她。我心里想,对这位名人老兄没有必要再炒作下去了。可是心里的话说不出口,因为这样说就意味着否定了他们所有的工作。其实采访我还是不采访我,对节目的播出不应该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不能因为我不愿意采访,而否定他们的所有工作。在这种内心的矛盾之中,我可能是用一种很不得体的方式拒绝了记者的采访。不过直到现在我都认为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尽管方式可能有所不妥。后来,听说节目没有播出,我暗自庆幸,电视台还是有一些明白的人,他们知道跟在那位名人的后面进行炒作,实在有些得不偿失。当然自始至终,我都没有想到过利用收费的方式拒绝采访。

  对那些实在是不感兴趣的话题,如果是朋友,我会直言不讳;如果是不熟悉的记者,我会婉言谢绝。因为在我看来,言论自由在现代社会需要借助于现代媒体加以实现。我不感兴趣的话题,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不感兴趣,只是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罢了。沉默也是一种态度。但是,我在行使自己的沉默权,充分表达言论自由的时候,不希望新闻媒体记者因为我的沉默而失去表达的兴趣,从而影响或者阻碍了其他公民的表达自由。新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观点。如果敝人属于公众人物,那么我的沉默可能就成为新闻。可喜的是,我不属于公众人物,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学者,所以我的沉默丝毫不影响新闻媒体观点的表达。我尊重那些采访过我的人,因为他们尊重我,希望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听一听我的意见。作为一个学者,能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大众媒体上发表意见,这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

  当然,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当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工作繁忙的时候,不期而至的采访电话往往会打乱工作日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与记者进行很好的沟通,相信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在时间的安排上,需要自我作出决定。前些年,有些媒体往往在晚饭以后打电话采访,在那一段时间,我有意识地将其他工作安排在晚上十点之后,目的就是腾出时间跟记者朋友很好的沟通。坦率地说,那些负责任的媒体和有良知的记者往往能够换位思考,体谅采访对象的苦衷,所以,在文字的取舍和观点的表达上面,如果感觉把握不准,他们会在发表之前请我过目。对这样负责任的记者朋友,怎么好意思开口要钱呢?

  所以,如果是害怕麻烦,拒绝采访,那么不妨直说;如果狮子大开口,不但容易产生误解,而且会让处在一线的记者朋友们为难。要知道现在许多新闻媒体都是采用聘任制,记者奔波在外,如果没有写出好的稿子,可能会丢掉饭碗,作为一个学者应该设身处地为记者朋友们考虑考虑。

  当然我必须反复申明,我不反对其他教授通过收取采访费,接受采访。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价值判断标准不一样,不应该强求一律。有些教授学识渊博,新闻记者跟踪采访,能够不断地挖掘观点新闻。这些教授为了不再疲于奔命,想出了收取采访费的办法,这是一种无奈的举措。不要给这些教授扣上不适当的大帽子。现在毕竟是一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应当允许不同的人走不同的道路,应当允许部分教授尝试收取采访费。只要有独家观点,即使收费再高,相信也会门庭若市。就我个人而言,坚持不收采访费,是因为我的精力还足以应付现在的情况,并且不认为自己有了不得的重要观点。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除了利用专业知识,对某些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之外,相信许多谈话都属于公民的一般见识。

  学术的大众化不是一件坏事。有的学者喜欢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晦涩难懂的文章,有的单位就是靠着这些文章来评定学者的学术水平。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如果在一个发行量只有几千份的刊物上发表一篇不具有新意的文章就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那么,学术不是在升值而是在贬值。学术界的风气不正,就是因为存在着过分的小圈子化。有的人习惯于在自留地上互相吹捧或者孤芳自赏。既然我们是一个价值观念多元的社会,那么不妨让这些人继续沉浸在自我营造的氛围中自娱自乐。关键一点就在于,真正的学者必须关注大众生活、关注民生,必须就改革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对火热的改革和现实生活中的不平之事无动于衷,这样的学者不是真正的学者。衡量学术的好坏和学术水平的高低,主要标准就在于,学者是不是在讨论真正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对那些真正的问题和很有价值的问题,学者是不是给出了有意义的答案?如果沉浸在虚伪的问题中不能自拔,那么,学者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当然,新闻采访不同于娱乐节目的制作。对有些电视台和新闻媒体制作的娱乐性节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并不总是拒绝。但是,制作商业娱乐节目和新闻采访不同,需要到制作现场,并且需要配合导演进行表演。所以,在参加这类节目的时候,收取部分费用是完全正常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者的身份没有变化,但是,除了表达观点之外,多了一层演员的身份,当然可以收取适当的表演费用。现在有些电视台实行制片人制,制片人为了控制节目经费开支,会诉说自己的苦衷。在这种情况下,收取还是不收取出场费,完全应该由学者自己决定。

  总之,我不赞成在新闻采访中收取采访费,但是不反对其他学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收取费用。如果新闻媒体的记者能够学会换位思考,不随意取舍被采访人的观点,不把教授们提供的学术稿件大段地抄袭,在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我相信中国的新闻舆论环境一定能够大大改善。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