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江苏省高考生今起填志愿 怎么填报仍挠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17:12 扬子晚报

  如果把高考比作一场戏,志愿填报和录取则是戏的高潮。今天起,经历艰苦复习、考试后的考生开始选择自己心仪的高校了。在这令人激动的时刻,考生和家长面对众多的高校,有的表现沉着,更多的表现出慌乱、迷茫,甚至无助,上演着高考志愿填报的“众生相”。

  “追逼”电话一个接一个

  选什么学校,实际上从高考结束后就被家长、考生关注了。而这两天高考分数一出,家长更是四处找人打探,无不显示出焦虑和紧张。

  今天上午,记者与南京一所重点大学的招办主任联络,这位主任带着疲惫的语调告诉记者,这两天电话接得太多,手机都发烫了。打来电话的,有学校老师,有亲戚朋友,有老家的,更多的是陌生电话。一位10年前一面之交的朋友打电话给他,让他想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回忆起来,这位打电话来的朋友告诉他,也是受人之托才打电话的,“高考志愿填报是关键,周围的人都在找人打听如何填报,填报哪一所,分数到底够还是不够。”这位招办主任的遭遇在其他高校的招办主任身上都有发生。记者为了采访,以前打电话找这些主任较容易,而现在开始变难了,因为找他们的人太多,一些招办主任索性关掉了手机。除招办主任忙碌外,高校中的老师、与高校有联系的人群等都被咨询电话“追逼”,且不分早上还是深夜,一位高校老师的家属直喊“受不了”。

  提醒:为了填好志愿,家长、考生多听听专家意见是必要的,电话咨询也是一种方法,但在高考录取的“盖子”打开之前,高校一般都不敢肯定地说能录取。志愿填报要综合考虑,不要将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专家身上。此外,四处找人,也容易被骗,对于轻易的承诺要多个心眼,尤其要防招生中介之骗。

  家长茫然孩子悠然

  这两天,最忙的是家长,而不是考生。记者接到的咨询电话,无一是学生。在近日高校举办的一些咨询会现场,也难见考生身影。家长都说,六月份高考是考孩子,七月份录取是考家长了,家长们当仁不让地为孩子填志愿选高校。然而,一些家长对填志愿并不懂,在咨询中显得很无知。虽然今天就要填志愿了,但直到今天,还有家长心急火燎地给记者打来电话,称对平行志愿搞不懂。记者在一些咨询会上不时能听到家长们说到“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的概念,招生老师只得纠正道,今年没有第二志愿,平行志愿设A、B、C三个志愿,都是第一志愿,家长仍然摇头表示不懂,令招生老师十分忧虑。在填志愿咨询现场,记者还看到有趣一幕:在家长好不容易选定某校某专业时,孩子又不干了。家长、孩子吵了起来,母亲生气地怪孩子不听话,孩子则说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

  提醒:读书的主体是考生,而不是家长,家长出于责任心主动为考生选学校无可厚非,但家长只能配合、启发孩子,填报志愿要由孩子自己定,确定什么高校、专业要充分考虑考生本人的志趣。

  信息不对等考生好心烦

  城市考生和家长因与高校接触机会多,抱回一包包的院校资料,但面对海量信息,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更加迷糊。农村考生则为信息不足而苦恼。

  今天上午,南京市民周先生就向记者抱怨,自从高考结束之后,他就为女儿的志愿开始烦神,他从各个咨询会上拿回的资料已经超过了20公斤,现在看着这些印刷精美、门类齐全的资料,他却无法为考了542分的女儿填报志愿。有一个大学生也曾告诉记者,他爸爸在整个高考期间一直在帮他搜集各种信息,但最后他报的专业仍然不太理想。其原因就在于他在报志愿时受了许多流行观念的影响。和城市考生和家长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农村考生,苏北考生刘成说,高考结束以后,他获取高校信息的渠道只有学校下发的招生考试报和报纸电视上关于高校的零散信息,现在开始填报志愿了他只能凭着感觉走。

  提醒:在填报志愿上确实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最主要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沟通。考生不妨首先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兴趣,了解学校的情况,认真选择自己的专业和高校,一旦决定报考某所高校,争取与该校的招办老师直接进行沟通和咨询。很多高校在网络上也公布了招生老师的联系方式。农村考生可以登录江苏省招办或有关高校的招生专业网站,从那里可以获得所有的招生政策。

  尴尬分数费思量

  记者在接触考生家长时发现,除一些低分考生家长着急外,分数在本一、本二线上的家长也很急,如有的考生考分在590分以上,认定报考南航、南理工,但这两所高校公布的最低投档预估线为600分。另一位考生的分数是540多分,想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参照该校去年的最低录取线,今年的这一分数少了10分左右。这些分数在选择认定的高校时都成了“尴尬分数”。记者发现,遭遇“尴尬分数”的家长很多,究其原因,任何考生手中的分数,最终都是要落实到具体高校的,如果临近或刚过具体高校最低投档线,则都有风险,或者没有机会投档,或者投档后被退档。

  提醒:考生的分数如何合理“使用”,十分讲究。考生要使“尴尬分数”不尴尬,就要降低期望值,选择与分数相适应的高校。孙为立 龚学明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