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吉林满族风情拾趣之满族姑娘的大烟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9日12:36 人民网
吉林满族风情拾趣之满族姑娘的大烟袋(图)
烟袋与烟荷包

  说起关东满族风情最有趣的事情,王纯信莫过于是满族姑娘的抽烟习俗了。

  “十八岁姑娘叼烟袋”是描述关东山习俗中的名句,是说当年长白山区的满族妇女,有嗜好吸烟的习俗,满族称烟为“淡巴菰”。在古籍中有关这个方面多有记述:“妇女皆嗜淡巴菰,室女亦幼而习之,嫁时始见夫家女亲长,必先装烟相奉。”女孩从小就吸烟,这吸烟,点烟、敬烟还是一项重要的礼仪程序,成为了满族妇女的必修课,也成为满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产生于清代末年在民国初年颇为盛行的满族民歌中,对满族妇女的烟文化作了生动、形象、细腻的描绘,其中《大烟袋》中是这样描写的:

  大烟袋,江石嘴儿,

  小红鞋,疙疸底儿。

  另外,《佟大姑》有这样的说法:

  佟大姑,长的俏,

  新花手巾围三道儿。

  大坎肩,底罐边儿,

  扭搭扭搭一袋烟儿。

  这是对当时满族青年女子的工笔画像,当时,姑娘、媳妇的衣着即保留了满族的服饰特色,又很时尚。而烟袋就成为不能离手的重要配饰。

  当时烟袋、烟具还是姑娘必不可少的嫁妆,是娘家陪送的重要物件。

  《摇陪送》中有这样的描述:

  李家营有个李万贵,

  他的姑娘叫李兰英。

  姑娘长的一百成,

  兴出此事要陪送。

  ……

  六月姑娘要的全,

  父母在上听儿言。

  搭子荷包银烟袋,

  玉石嘴,上边安。

  金牌子,配火链,

  时兴荷包绣貂蝉。

  包铜烟盆要一对,

  里边装上千层板。

  乌木杆子三尺三,

  片子烟,料要全。

  丝罗罗,兰花烟,

  要紧别忘关东烟。

  这满族的姑娘要的烟具可谓齐全、时兴,这烟杆儿是乌木杆儿、玉石嘴、银烟锅儿;这装烟的荷包上有精美的刺绣;当初的烟筐箩改进为黄铜镶包的烟盆,里面有隔层;这烟盆中装的烟已不是单纯的关东大烟“淡巴菰”,还要调洒有香料的片子烟、加工精细的烟丝,是当时的泊来品。这件件烟具都是加工精美的工艺制品,为满族姑娘的婚嫁锦上添花。

  这烟具还是满族女亲家之间礼尚往来的礼品,相互交往的信物。看看这首《回娘家》,就可以知道的一清二楚。

  好媳妇,别见外,

  快去梳洗把花戴。

  骑上毛驴问娘家,

  多咱住够再回来。

  叫媳妇,先慢走,

  头次回家别空手。

  咱有上等黄米酒,

  给你阿玛带一篓。

  亲家母,更不外,

  送她一根长烟袋。

  玛瑙嘴,乌木杆儿,

  黄铜烟锅不大点儿。

  烟袋草,更不坏,

  给你额娘透烟袋。

  好黄烟,桂花油,

  给你额娘解闲愁。

  (注:阿玛,满语:父亲;额娘,满语:母亲)

  当时新媳妇回娘家,要给娘家妈捎去婆婆送上的礼物,其中有烟袋、黄烟,甚至还要送上透通烟袋杆的烟袋草,这是一根无节而结实的山草,却成为了亲家间的礼品,满族的烟文化丰富多彩。

  满族的烟文化源远流长,它的形成与关东大地冰天雪地的气候条件有关,与莽莽林海的自然环境有关,与满族及其先人雄悍、朴厚的民族性格有关。满族烟文化的陶冶,培育出一代代泼辣、豪爽的关东女性。时代向前进展了百余年,今天的烟具已有了重大的差异,但满族烟文化的内涵却得以延续。同时,当年的烟具一一这独具特性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成为留给今人的艺术遗存,是不可多得的民族瑰宝。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