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发育生物学家牛满江——一生荣耀照中华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9日16:56 新华网 |
世界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教授(左) 不了绵绵华夏情 夏日的清晨,在北京中关村,有一对看上去十分平凡的老夫妇,相互搀扶着、面色平静地缓慢走过…… 他们的目的地是马路北侧一栋不起眼的二层楼——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二楼有两间屋子属于他们,一间是摆满各种玻璃器皿的实验室,一间是装满许多旧图书的书房。屋子里有他们大半人生的工作记录,有他们目光的聚焦,有他们思想的精华,还有他们一直孜孜以求的科学目标——大豆玉米。 虽然很多人不曾听说过大豆玉米,但中国乃至世界对发育生物学有些常识的人都非常熟悉老先生的名字——牛满江。 来客到访,他高兴地介绍,“周恩来走了,邓小平也走了,现在我还在,我对得起两位走了的人!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曾经与我谈到:‘我们科委正在研究国家的粮食问题。未来的中国要解决16亿人的吃饭,那时可能不够吃了,是否可以找第三种食品作为主粮?’在我记忆中,玉米是难以下咽的粗粮,营养价值远远低于大豆,所以,我要把大豆的营养注入玉米,培育出营养丰富的大豆玉米品种,还要改良玉米的口感。我这十几年一直在做这件事,现在已有14代了。这几天,我们又去种了玉米。” 老人非常乐意讲故事,几十年了,科学探索积淀在他脑子里的故事太多太多。 自1973年起,他和夫人应中科院邀请每年来北京与童第周领导的研究组进行合作研究; 1978年,他首次带领中科院动物所的两位胚胎学者到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进修,解冻中美近30年的科学交流,开辟中国选送留学生及访问学者到美国学习的先河; 随后他向洛氏基金会和联合国筹集资金,为祖国建立一个能与国际学术界竞争的、环境优美的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改革开放前夕,一系列重开中国科学发展之路的举措,在他的行为中逐步实现。 因而,他记得,《光明日报》曾与一家企业合作,在北京饭店为他举办盛大的生日宴。那一天也是他与张葆英女士结婚20周年的纪念日:烛光、蛋糕、鲜花和掌声仿佛就在眼前,没有哪一位美籍华裔科学家获得过如此礼遇; 他记得,中国科学院前副院长童第周对他说,“我们的合作是否先不要谈结果,否则万一不成功可能有损容颜。”为这一提醒,他称童第周为“老师”; 他记得,邓小平不接受美国其他大学授予的荣誉,而惟独接受费城坦普尔大学名誉法学博士的称号,是因为自己在那儿工作,而且在华盛顿举行仪式前,他亲手为邓小平穿上授衔的衣服、戴上帽子; …… 所有这些都是他的幸福、骄傲和荣耀!这幸福、骄傲和荣耀是他的智慧、创造,也是他对华夏的殷殷企盼! 50年来,虽已加入美国国籍的牛满江,不仅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拓者之一,千方百计架起了中美科技合作的桥梁,而且每一年都安排6~8个月时间在中国工作,将过去几十年所有研究总结创建的“外基因学说”加以运用,播撒发育科学的种子,把玉米粗粮的营养和口味改良为细粮,并激起中国国家领导人解救民生的希望。 “外基因学说”在延伸 提到“基因”,许多人耳熟能详,但牛老的“外基因学说”虽然创立在20世纪90年代,真正明白其内涵的人可能依然甚少。 牛老解释:受精卵中的DNA是遗传物质,细胞质中的mRNA能协助/激活基因,表达器官组织的形成。他与合作者把兔的血红蛋白mRNA注射到金鱼卵内,通过与不注射的金鱼对照,发现只有注射过兔血红蛋白mRNA的金鱼红血球含有兔血红蛋白,即杂交型。兔的mRNA能促使金鱼产生杂交型的红血球,证明mRNA在动物细胞中具有相当于基因的功能,因而称为外基因。 他的实验在当时被称为“开创了人工培养新物种的新思路”。 关于“外基因学说”的应用价值,牛老给出了这样的想象:棉花、蚕丝、蜘蛛丝,都是丝,可是这三种丝的强度不一样,蜘蛛丝最强,是最好的钢铁的50倍,蚕丝次之,棉花丝最弱。可吐丝是由一个外基因管制,是由一个外基因合成丝的蛋白。假设把蜘蛛丝的蛋白放入蚕里,或者放入棉花里,棉花丝的强度将增加很多倍。效用是不可估量的。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曾经自己出资5000元,请人帮助他收集蜘蛛,但没有如愿。 此外,牛老还认为,他的理论可以应用于医疗。如患糖尿病的原因是胰脏里有一种细胞,不知道为什么死去,若有人出钱,把血液里的细胞搜集起来,用外基因加以处理,培养它,使细胞产生胰岛素,再把细胞放回患者身体,便可以克服病情,也不会有排斥现象。 牛老的这个设想目前仍是一个科学幻想或科学难题,尚未有实际突破。 牛老自己致力于用外基因改善生物品种,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即营养丰富且口感好的大豆玉米。从1994年、1995年开始,他亲自指导做实验,目前,他已经成功把大豆产生的蛋白外基因转入到玉米里。他的技术,即在玉米里产生大豆蛋白的技术有一项已获得国际专利。他还有另两项技术,把干扰素或中药等物质注入玉米的技术,正在申请中国和美国专利。牛老说,他的专利目前尚没有人购买,因而产业化生产出理想的玉米还有待时日。 (本报记者 王静)(来源:科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