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自主创新 做大做强船舶工业(名家特递)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05: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
张广钦 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仍未摆脱主要依赖国外的局面。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设计周期长,制造技术和信息化水平的落后,都制约了我国造船生产效率的提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船舶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资源,科技进步关系船舶工业发展的大局。船舶科技发展要抓住和利用好当前的战略机遇期,以科技跃升带动产业跨越发展。 张广钦,1944年8月出生。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历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生产部副主任、主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1998年8月担任国防科工委秘书长,2000年12月以来担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中国船舶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十五”以来,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明显提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近三年造船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43%,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各国造船业的发展速度,并连续十年处于世界第三的地位。 二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集装箱船和第二大散货船生产国,并且打破了少数国家的技术垄断,成功进入8000箱级集装箱船和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市场,最近又承接了万箱级集装箱船订单。 三是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4年中国船舶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实现大幅增长。 四是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船舶行业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船舶工业形成了国有、民营、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合作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未来几年将是我国向世界造船强国目标迈进的关键阶段,是跨越发展的战略关口,在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风险与挑战。 一方面是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中国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中日韩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初显,我国进入与日、韩展开战略性竞争的阶段。要从竞争对手手中夺取市场份额,单靠低成本优势已经不可能赢得市场。另一方面是风险日益加大。首先是市场波动风险。由于国际经济和造船市场波动的周期性规律,未来世界船舶市场供需平衡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其次,汇率变动将对造船业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利率调整、钢材价格、劳动力价格变化等因素,将使造船企业成本压力日增。 除了外部挑战和风险外,船舶工业自身还面临加快产业升级的巨大压力,制约船舶工业发展的三大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出口船舶的配套设备大部分依靠进口,致使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供货节点难以保证,不仅严重削弱了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使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越来越受制于人。 二是综合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近年来我国船舶科技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仍未摆脱主要依赖国外的局面。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设计周期长,制造技术和信息化水平的落后,都制约了我国造船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是企业运营能力亟待提高。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进展缓慢,缺乏高效、规范的内部运行机制。专业化水平低,生产流程不尽合理,生产准备周期长,单位产品工时耗费高等制约了造船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来自企业管理方式的挑战将会更加突出。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必须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船舶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资源,科技进步关系船舶工业发展的大局。 船舶科技发展要抓住和利用好当前的战略机遇期,以科技跃升带动产业跨越发展。新时期船舶科技发展要以尽快提升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突出国家战略需求,突出产业发展支撑力,突出创新性和前瞻性,着眼船舶科技发展中的重大薄弱环节和长远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在强化基础、体系化发展的同时,有选择地争取局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和跨越发展,从而带动整体科技实力的跃升。 此外,要注重加强科技发展软环境建设,抓紧实施人才工程。加快建立有效的成果应用推广机制,充分调动企业主体作用,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扩大合作范围。引导和鼓励多层次研发中心的建设。为船舶科研开发创造较为宽松的多方融资环境。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科技人才选拔与培养,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必须统筹规划,促进造船业与配套业协调发展。没有发达的配套业,不可能有强大的造船业。要尽快扭转船舶配套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 发展船舶配套业要抓住优势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以及消化吸收、自主创新能力弱这两大制约船舶配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提高优势产品生产能力和提升关键领域科技水平两方面来解决配套问题。一方面以尽快提高主力船型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为主线,以船舶动力、甲板机械和船舶辅机为重点,消除关键设备和部件的制约,解决供应瓶颈。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船舶配套设备研发平台,加快提升船用设备制造技术水平,积极开展关键产品的自主研制,逐步培育自主研发能力,创中国自主品牌。 必须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高造船生产效率。提高效率是我们增强竞争力和积极应对潜在风险的最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把缩短造船周期作为永恒的主题,最大限度地提高造船生产效率,向效率要效益。 必须加快体制与机制创新。要以产权改革为基础,深化国有企业体制与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目标是真正的做大做强,做大是做强的基础、做强才能真正做大,造船市场是高度世界一体化的市场,市场格局的变化是依靠实力来实现的。中国船舶工业已经具备了向更高目标冲刺的基础和条件,未来5到10年将是中国船舶工业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让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更好地把握属于中国船舶工业的未来。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30日 第十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