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铁榔头”砸出的柔情(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06:47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铁榔头”砸出的柔情(组图)
“铁榔头”砸出的柔情(组图)
“铁榔头”砸出的柔情(组图)
“铁榔头”砸出的柔情(组图)
  赛场边,郎平的肢体动作细微而丰富,她的战术意图全在其中。(记者李岩宏摄)

  本报记者车永波 姬联锋 北仑记者站赖刚

  24日深夜,央视《东方之子》栏目组对郎平进行了一次采访。在采访前,郎平先与几家关系密切的媒体来了次面对面的交流。作为惟一一家宁波媒体,本报记者参与了采访。交流中,记者感触最深的是“铁榔头”内心所流露出来的对排球事业的挚爱,以及对中国女排难以割舍的深厚情谊。在她淡淡的话语声中,这种挚爱和情谊久久不可抹去。

  排球永远是第一位的

  经过一天的比赛和训练,郎平看上去有些憔悴,但脸上仍挂着笑容。

  “从我内心来讲,排球永远是第一位的。”郎平以这样的开场白开始了与我们的交流。正因为如此,她才会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从运动员到教练,又从教练到运动员,再到教练的角色转变,而有这样经历的人在国际排坛少而又少;正因为如此,她才会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为了中国女排而超强度工作,最后因脑缺血而昏倒在赛场;正因为如此,她被排球强国美国选中,接过美国女排教鞭,而薪水少得可怜,有时甚至还要为周末是否去另外一座城市看女儿而犹豫再三,因为这需要支付600美元的来回机票。

  郎平说:“我所做的一切,包括现在执教美国女排,说真的都不是为了名或者利,而是出于对排球事业的热爱。”

  五连冠并非不可超越

  作为老女排队员,后来又和中国女排在一起这么多年,郎平对这支光荣队伍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特殊感情,而这种感情是一般人所很难体会到的。

  离开中国女排后,郎平仍保持着对球队的关注。现在,郎平经常看中国女排的新闻,“这倒并不是说我现在当了美国队主教练,需要了解一下对手的情况,而是几年来一直这样,已经养成习惯了。”

  谈到中国女排,郎平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目前中国女排大赛经验丰富,队员年龄普遍不大,有很多新手已经开始在球队中打上主力,而且队伍能够长时间地系统训练,中国女排应该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高水平。”她略微顿了顿说:“我以前当球员时女排拿了五连冠,但五连冠并非不可超越,中国女排现在这拨队员照这势头练下去,打破五连冠,拿到六连冠七连冠也不是没有可能……”

  最难忘两件事

  在郎平心中,有两件事最让她难忘。

  一件是1999年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当时在萧山,中国排协安排了一个郎平与继任者胡进的交接仪式。仪式内容很简单:郎平将一只排球交到胡进手中。郎平早就打算好,一定要高高兴兴地和大家告别,她还特意打扮了一番,穿着漂亮的衣服出席这个仪式。结果等她微笑着来到现场,看到所有的队员都哭了时,郎平再也忍不住,和队员抱在一起任由泪水洒满面庞。

  还有一次是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得金牌后。当时郎平尽管没有去现场为中国女排呐喊助威,但她作为央视转播顾问和全国人民一起经历了中国女排艰难逆转的时刻。面对强大的俄罗斯队,中国女排在落后的情况下表现得非常顽强,演播室里的郎平随着女排姑娘的表现由紧张而兴奋、激动,竟然还因太激动而好长一段时间说不出话。“以前当教练时可没有这么紧张或激动过。”郎平说。

  球迷支持让她铁了心

  郎平说,当初选择执教美国女排前她考虑了很久,她担心不被中国球迷所理解,甚至被骂,这是郎平所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面对美国排协的邀请,郎平拒绝了。

  今年,美国排协再次邀请郎平出山,就在她犹豫不决时,国内某网站上的一项民意测验显示,有超过80%的投票者支持郎平接手美国队,只有少数的网友反对。这让郎平颇为感慨,她说:“我选择执教美国队有个人的原因,但国内球迷的支持坚定了我的信心。我觉得体育不只属于一个人,也不光属于一个国家,它是一种文化,一种交流。只有各个国家的竞技水平都提高起来,比赛才更具有观赏性。所以我也很高兴大家能理解我。”

  郎平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执教美国女排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骄傲。这说明人家认可了你,认可了中国女子排球的整体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

  现在,郎平在美国执教任务还非常艰巨,毕竟她所带的只是一支由业余球员组成的球队,她面临着新的挑战。郎平需要一切从头开始。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