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南海”考古广东当先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08:38 南方日报

  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接受本报专访认为

  “大南海”考古广东当先锋

  本报讯(记者/王雨吟)近日,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不仅深具文化价值,更将在国家年内推出的“大南海”计划中扮演维护国家安全、论证海洋国土范围的重要角色。而广东一批正在接受培训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将在操作这一深具历史意义的计划中充当生力军。

  张威说,我国南海地区海洋领土一直是各国领土纷争的中心,而近年来石油海底资源被不断发现,更使这一地区成为寸土必争的战略要地。我国政府在处理领土纷争时,一直强调并依据“历史性拥有”的原则,而出土和出水文物就成为证明“自古以来一直居住并拥有”的最具说服力的实物。“大南海”计划正是试图通过水下考古为我国南疆海域寻找更确凿的证据。

  长期以来,因为我国水下文物考古工作的技术和人员迟迟无法到位,在南海这一海疆前沿,考古人员一直足迹罕至。而国际公认的《海底文物保护公约》又难产,因此海外一些非法组织就利用这一空白,对此海域的文物进行大量盗掘,在悄无声息中,我国海洋文物安全和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挑战。1986年,一个叫米歇尔·哈彻的人在南中国海域盗掘了中国清朝康熙年间青花瓷器约15万件,金锭125块,之后在阿姆斯特丹明目张胆地拍卖,将3700万荷兰盾收入囊中。当时,故宫博物馆派出两位专家对这一批文物进行鉴别,当即断定许多都是不可再得、价值连城的国宝,却因为资金短缺而眼睁睁地看着国宝流入国外藏家之手。据相关业内人士透露,这一类让中国人深感屈辱的事情一直以来都在小规模地不断发生。

  针对这一情况,由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外交部条文司、国家科委、解放军总参谋部、解放军海军作战部、国家海洋局、交通部救捞局、水上安全监督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等部门联合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准备在年内重新启动并负责执行“大南海”计划。张威介绍说,预计在年内将出台实际行动方案,准备派出一支具有相当实力和技术的队伍,在不违反国际公约的前提下,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进行文物线索的初步调查和排摸。这将成为我国加入联合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重要一步。

  而广东水下考古事业也将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的出现而跨入一个新的阶段。自古以来,广东都是海上交通和内河航运的枢纽,水下文物价值难以估量。因此,广东省极有可能在未来分步骤地让水下考古人员对附近海域和珠江流域进行文物线索探考。

  “南海一号”

  打捞方案浮出水面

  “南海一号”打捞方案目前已成定局。由广东省考古人员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全面负责“整体打捞”。更深入具体的方案还在讨论和制作中,资金落实已开始启动。

  张威向记者介绍了“南海一号”打捞的最理想状态。他指出,从技术上来讲,和西沙的水下考古不同,“南海一号”所在海域的水下能见度不甚理想,只能维持五到六米的能见度,水中还有大量悬浮物。水底照明只能让考古工作人员看清楚自己的手表,大量作业只能摸黑凭技术和心理素质进行。张威说,如果能够按照图中模式有秩序地进行作业,效果将非常理想。

  “崖门海战”

  遗存考古进入视野

  宋元时期“崖门海战”遗存正积极谋求成为广东继“南海一号”之后水下考古的另一大话题。

  新会银洲湖东翼的崖门古战场,是南宋与元兵最后决战的地方。公元1278年,南宋丞相陆秀夫、太傅张世杰护卫7岁的小皇帝一路奔逃,最终,宋廷百官及20余万军民屯驻在崖门水域,以舰船为居,2000余艘巨舰大索相连,护卫居中的龙船御舟,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水中城堡。这座水中城堡于1279年被宋叛将张弘范带领元兵攻陷,南宋王朝灰飞烟灭。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先令妻儿投海,然后把金印、玉玺拴在幼帝身上,背负着他投海自尽,后宫及诸臣也纷纷蹈海。一周内,沉船2000艘,海面浮起尸首10余万具。这些骸骨与沉船都成为吸引考古人员关注的文物史料。

  水下考古人员曾于1999年初实施宋元“崖门海战”遗存综合调查工作。调查分3个部分进行:遥感物探;水下探摸;陆地勘察。调查范围以银洲湖奇石为中心,上下各10公里。使用浅地层剖面仪及彩显系统和双频旁侧声纳对水底扫描,考古人员共探明水下疑点34处,水下调查完成了其中的15处,暂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古代遗存。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已经在踏勘周边地区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张威对考古成果迟迟未能出现分析认为,宋元时代的海岸线和现在已经大不相同,这一带水域经人力和天然的淤积,早已无复旧观。但史料文献和民间传说的充足大大增进了考古人员的信心。他认为,广东省在目前阶段应该对这一考古项目保持长期的关注。

  图:

  “南海一号”沉船打捞作业理想状态。 资料图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