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非现场交通违法87次 北京再现“买菜版”杜宝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09:08 国际在线
  厚厚一摞处罚决定书

  被拍交通违法87次 罚款1.82万元 海淀现“买菜版”杜宝良

  国际在线消息:前一段时间,在京卖菜的杜宝良因在同一地点违法105次未被告之成为焦点人物,记者在海淀区又发现一个买菜的“杜宝良”。昨天,饭店采购员田华去银行交纳了1.82万元的违法罚款。半个月前,海淀交通支队中关村队认定其在9个月的时间内非现场交通违法87次。

  “看到90多次违法,我当时蒙了”

  重庆来京人员田华原在双安商场附近一家饭店担任采购,每日的工作是凌晨3点起床,开着他的金杯面包车去四环外的岳各庄买菜。田华说,他每次行车的路线都是“去时三环回来四环”,原因是“可以避免堵车”。田华万万没有想到,这样做除了行车顺畅,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大量交通违法。

  因其面包车面临年检,5月26日,田华去了趟海淀交通支队中关村队,接待他的交警告诉他“违法记录很多”。田华说,交警当时皱紧了眉头,他自己凑到电脑前一看:90多次违法,“我当时就蒙了,没让交警现场开罚单。”

  10天之后,田华应海淀交通支队交通科李科长的邀请,再次来到中关村队。工作人员播放录像监控核实后,确定网上部分违法记录失效,正式结果是:自2004年8月12日至2005年5月22日,田华在莲花桥上超速77次,三环主路超速9次,远大路口闯红灯1次,共计罚款1.82万元。“光处罚决定书都有16张。”田华说。

  摄
非现场交通违法87次北京再现“买菜版”杜宝良(图)
  律师认为:“万元罚单”路标属于无效标志(组图)

  违章105次司机状告北京市西城区交通支队西单队

  万元罚单起争议 电子警察何时不再雾里看花

  “同一地点违章百余次被罚万元”事件引发争议

  安徽来京人员杜宝良从去年7月20日开始至今,在同一地点闯禁行105起被罚款10500元。6月3日,笔者在北京西城区真武庙路见到了满脸懊悔的杜宝良。

  杜宝良告诉笔者,几天前,他为办别的事到西城交通支队执法站,顺便查了查违章。结果一查吓一大跳,电脑屏幕满满的一大片全是他的违章记录。民警打印了足足5页纸。其中第一起交通违法行为发生在2004年7月20日,而总共105起交通违法行为都是在真武庙路走禁行线。

  行人误入机动车道被撞伤反遭宝马车主索赔

  交通违法系统将全国联网 可记录驾驶员异地违章

  北京首起重大交通事故公开定责 肇事司机负全责

  我国首部公交法规报请国务院批准 有望今年出台

  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实行 AB类处理

  暗中执法将被交警常用 称暗中执法不等于设陷阱

  机动车确无过错司机减责95%人大修补新交法漏洞

  返回国内频道

  1

  “我凌晨开得快,不知三环限速”

  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田华说他并不否认。“我是开得比较快,”田华说,每次凌晨开车,三环路上车都比较少,他又赶时间买菜,往往都是加足马力踩油门。此外,最要命的是,“我一直不知三环路上有限速的规定。”

  记者驱车在三环做了一次简单考察,莲花桥一带除了几个监控探头外,过街天桥上悬挂的“50”和“80”的限速标志也比较醒目。对此,田华解释说,平素他都是凌晨出车买菜,白天在家休息,根本没留意过沿路悬挂的交通标志。此外,文化程度不高的田华还几乎不看报。

  为此,田华昨天去附近的工商银行交纳了罚款。“交款时,人家(指银行业务员)看我拿这么多罚单,显得很吃惊。”田华说,差不多用了2个小时,业务员才将87张交通违法处罚通知单都换成罚款收据。

  “我重复超速,交警该提醒一下吧”

  “交罚款并不表示我认倒霉!”田华说,对87次违法带来的1.82万元的罚款,他根本不能接受:“重复超速,是因为我不懂新交规,但交管局公布时应该考虑到我们这些不读书的司机,最起码我超过10次或20次因同一问题违法,他们该提醒一下吧?”

  因被交警收走驾驶本,田华让饭店老板暂时找人顶替自己的工作,在家学习交规知识,以期重新考回驾驶本。(本报记者董世彪/摄)来源:京华时报

  2(来源:国际在线)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