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储棉巨亏孰是孰非 实证分析真相大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09:48 人民网

  说起来,中储棉巨亏并没有什么奇怪的,现实当中巨亏的不止中储棉一家。问题是,中储棉将巨亏的原因踢来踢去,最后叫旁观者如坠烟云,这不能不叫人好奇。

  作为中储棉总经理,雷香菊则表示,中储棉“本身就是一个政策性公司,没有经营指标”,公司亏损主要是“宏观调控造成的”。因为中储棉管理总公司“是政策性公司,主要是调控市场的”,“我们的业务受发展改革委指导”,因此“我们每进一次棉花都要经过发改委同意”。在发改委应答前,财政部说话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财政部一直反对政策性储备公司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对中储棉进口20多万吨棉花,财政部事先并不知情。随后,发改委反驳说,中储棉此次经营进口棉花主要是企业经营行为,其棉花储备业务由发展改革委指导,其经营性业务则不属于发展改革委指导的范围。中储棉此次经营进口棉花主要是企业经营行为,发放进口配额是给企业进口的机会,在配额量内进多少,何时进,按什么价进,均由企业自行决定。尽管如此,雷香菊依然解释称:进口配额是发展改革委发的,按照商品棉进的。在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一天晚上就定了。“我们的业务受发展改革委指导”,因此“我们每进一次棉花都要经过发展改革委同意”。

  看来,发改委算被中储棉咬上了。

  可是,所谓“在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一天晚上就定了”,到底是在谁指导下,谁拍板定下来的,雷香菊没有向公众交代明白。作为主管部门,国资委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和解释。国有资产说到底是国家所有、人民所有,对于如此庞大的国有资产损失公众应该拥有知情的权利!

  应该说,在担任中储棉总经理前雷香菊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2002年6月,时任华棉储备管理中心主任的雷香菊,针对棉花行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市场形势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详细分析后认为,经过一些调整,我国棉业已开始恢复性复苏,棉价正在逐步回升。雷香菊认为,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棉业有很大影响,但形势不像很多入认为的那么可怕。由于多种原因,国外大棉商近期内尚不可能大举抢占国内市场。她说,中国棉花的供求对国际市场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美国市场的复苏,我国棉纺产品的产销形势略有好转,基本上控制了2001年四季度以来下滑的局面,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加,市场销售趋旺,产销率提高,销售增长加快;受上述因素影响,国内棉花市场出现恢复性回升:本年度棉花销售价格从8000元/吨左右,回升到目前的8500元/吨左右,但扣除利息、保管费等因素,回升速度缓慢。据她分析,由于我国还有大量的棉花库存,库存压力仍然很大,对棉花市场回升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回过头来可以说,所谓美国农业部的预测害了中储棉,也糊弄了刚走马上任的雷香菊。

  2003年3月18日,在中储棉花信息中心主办的棉花进口与期货培训班上,上任不久的中储棉总经理雷香菊分析了2003/04年度全球棉花供求形势,并对2004/05年度市场走势进行了初步预测。她表示,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加入WTO,中国棉花市场正逐渐与全球棉花市场融为一体。尤其是近几年,国内棉花进口量急剧增加,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的相互作用愈加明显。2005年后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配额将全部取消,随着中国纺棉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国内用棉量将稳定在680-700万吨以上。从国内棉花生产现状和库存情况分析可以初步预计,今后几年,进口棉将成为弥补国内棉花消费需求的重要资源。在谈到2003/04年度全球棉花市场形势时,她认为,全球棉花市场总体特点是当年产需缺口较大,库存呈减少趋势。从全球市场看,根据美国农业部3月份预测,200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021.8万吨,较上年增加100万吨;消费2131.1万吨,减少4.1万吨;当年产需缺口109.3万吨。期末库存将下降到690.8万吨,比上年度下降了13.7%;库存消费比降低到32.42%的历史较低水平,而2003年度全球产需缺口主要出现在中国。按照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中国棉花产量487.7万吨,消费685.5万吨,产需缺口197.8万吨,这也是本年度以来,中国国内棉价一直高于国际市场的根本原因。从国内市场来看,本年度市场的主要特点是当年产需缺口较大,棉花库存急剧下降,需要进口棉弥补国内需求。

  所谓“心理学”

  尽管她也指出:据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分析后认为,2004年棉花播种面积预计比上年增长10-15%,达8400-8800万亩,创1993年以来的最高。如果气候正常,2004年度棉花产量将突破600万吨,并可能超过1984年度历史最高水平。但她却抛出库存“心理学”理论:一般来说,期末库存消费比在30%左右时,市场可以表现为供求基本平衡。低于这个水平,市场会出现资源紧张的现象。所以本年度尽管国内市场的资源总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库存没有达到充足的水平,所以市场上会出现“没有棉花”的担心。如果心理的担忧占据主导,矛盾激化时,市场可能会出现供应紧张的表面现象,导致价格在短时间里失去理智地上涨。雷总对2004/05年度全球棉花市场走势初步预测为:下年度产需矛盾有所缓解,中国国内当年产需依然存在缺口。

  由此,这个所谓的库存“心理学”理论,打开了中储棉大肆进口的心理防线。

  2004年6月,雷香菊在题为《中国是影响国际棉花市场的关键因素》的专题演讲中指出,如果把10年来中国和世界棉花市场的价格作一个对比,可以看出,1985年以前,中国棉花由国家定价,市场没有完全放开,国际市场棉价比中国国内棉价要高很多;1996年以后,中国放开棉花销售价格,放宽经营渠道,国内、国际棉花差价缩小,一般在1000元/吨以内,其中2002年度现货平均价格仅相差230元/吨。国内、国际棉价逐步接轨的趋势比较明显。为调剂棉花品种,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从未间断过。中国调控国内棉花市场,主要根据供求规律,运用储备手段。近几年,由于中国纺织工业高速发展,国内棉花供求缺口加大。在连续5年抛售国家储备后,从2003年起,国家通过安排适当进口平衡市场国内需求。2004年,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发配额,使中国棉花进口数量占到国内棉花产量的39%,占到国内棉花消费量的28%,占世界贸易量的26%,进口量创出历史最高水平。按照目前中国纺织业生产能力及发展趋势分析,今后几年,中国棉花供不应求的矛盾还将存在,中国进口棉花数量仍将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本着以上判断,棉花价格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唱高起来。

  在此,雷香菊将WTO看的太完美了,岂料现在的纺织业所受冲击是最惨烈的,被雷总经理常常挂在嘴边的WTO,原来是把双刃剑。

  由于两眼只望着高棉价,中储棉将自己的职责忘到了九霄云外。中储棉职责概括起来有八个,其中前三个:一是根据国家计划和指令,负责中央储备棉的购进、储存、调运、销售和进出口业务。二是负责中央储备棉储存安全。适时对中央储备棉进行轮换,保证棉花质量。负责中央储备棉的库存管理和统计工作,建立中央储备棉台帐管理制度,保证帐实相符;三是提出建立高效灵活的中央储备棉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方案的建议,以利于发挥中央储备棉的宏观调控作用,搞活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在此,国家棉花储备应该是国内棉花市场的稳定器,是连接棉农和用棉企业的平衡木,这是国家储备的作用和目的所在。像中储棉这样承担国家棉花储备职能的特殊企业,是否应该参与市场逐利甚至在爆炒棉价上推波助澜,尽做与自身职责背道而驰的事呢?结果,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中储棉巨亏,固然令人痛心;但中储棉死不认帐,敷衍塞责才是最令人不能容忍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