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专家点评:“平民偶像”的成名“土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09:51 河北日报

  点评专家: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白贵

  新闻纵深:随着“挑战主持人”、“超级女声”、“星光大道”、“非常6+1”等“造星”娱乐节目的火爆,一批像尉迟琳嘉这样的“平民偶像”脱颖而出,这种现象迎合了怎样的一种社会心理?

  白贵:简单说就是“展示自己,寻求快乐”。除了全社会的娱乐和参与需求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八○年代”生人已经成为当今的重要社会存在。中国十几年文化的变化,他们是最主要的接受人群,也是新文化———包括新的大众文化创造的参与者。他们接受的教育与以往相比,更多了民主、平等的意识,更尊重个性的发展,而且群体性格比较张扬。这种参与性的节目为他们展示自己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他们勇敢地站到万千观众之前。

  这种借助现代传媒公开亮相的机会,又为他们提供了“一夜成名”的机遇,对于渴望成为明星的他们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一旦成名,签约公司拍戏、出专辑,形象代言,频频触媒,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收获了名利。

  即使不亲身参赛,在节目中看到同龄人的活力与自信,也很容易使他们幻想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或者说希望选手就是自己的替身,从而使心理得到一种替代性的满足。

  新闻纵深:媒体在这场“造星运动”中,无疑起到了主导作用,那么媒体与它们打造出来的“平民偶像”又是一种什么关系?

  白贵:“共生”关系。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大众关注就意味着商机,而作为“八○年代”生人这样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重要消费群体,他们的关注显得举足轻重。所以媒体如果放弃了他们,就等于放弃了大好商机。创造“平民偶像”与创造其他明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区别主要是社会历史条件。在“造星”过程中,媒体最关心的是可观回报,“造星”节目的高收视率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尉迟琳嘉的出现使“挑战主持人”跃居央视收视排行榜第四位,而今年“超级女声”总决赛的广告价格更超过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价格,也就是俗称的“标王价”,即使这样还是有价无市,广告时段已经全部卖出,更何况还有短信的收入。

  同时,这类节目无形中又在形成着一种独特的舆论引导力量。

  社会处在转型期,虽说电视节目应尽可能地去对构建和谐社会做些积极有益的事,有助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但一个娱乐节目的功能又不可能负载太多,它必须符合自身的规律,它所能引导的仅限于一定范围之内,比如说它不可能通过唱歌去引导青少年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精神理念,传达的是一种价值取向:要自信,要活得很真实,要活出自己。这恐怕就是此类节目能够传导给青少年的正面的积极的信息。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