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师带徒培养出“铁杆中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10:09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江苏南通讯

  (记者邱瑞贤 通讯员胡延滨摄影报道)经过3年历练,广东省中医院一批中青年专家走到了“出师”之日。昨日,他们聚集在江苏省南通市,面对来自全国各地十多位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也是“师傅”们,以“徒讲师评”的方式,郑重地献上了自己的拜师“成果”。

  一连两日的首届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在南通召开,特意赶来参加论坛的卫生部副部长佘靖说,广东省中医院请全国名老中医,推荐中青年骨干拜师当徒弟的方式,已经形成了一支由中医继承人组成的学科梯队。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则表示,“师带徒”模式最大的成绩是培养了一大批“铁杆中医”。

  前来参加论坛的均为国内中医界的翘楚,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路志正、陆广莘、周仲瑛、何任、张琪、李今庸、吉良辰、石仰山、张学文等不顾年事已高,济济一堂。会上老专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对中医发展现状的深深忧虑。

  老专家忧“泡沫中医”现象

  “现在很多中医人才都自觉‘从属’于西医,中医的内容在萎缩,泡沫中医的现象让老一辈中医人极为痛心。”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说,由于一直缺乏一套能够科学衡量临床疗效的依据,中医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甚至很多从院校教育出来的中医学生自己都不相信中医,不用中医。

  全国名老中医朱良春表示,过去中医院校的课程是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三七开”,而现在则是“五五开”,院校教育的调整使学生不能在临床中得到充分的辨证论治机会,这是影响现代中医人才出现的重要因素,让中医逐渐在“中医淡化、西医深化”的过程中自我消亡。

  与此同时,中医长久被人诟病的是缺少一种科学的检测疗效标准和方法,这甚至令中医被认为已经逐渐失去越来越多的临床优势。

  朱良春表示,这是因为人们试图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这样肯定得不到对中医疗效真正的科学评价。

  正是出于对中医发展趋势的共同忧虑,一批中医大师们无私地愿意倾囊相授。佘靖说,目前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分三批对1607名老中医药专家配备继承人。这种“师带徒”的模式不是为了走形式,它使徒弟们通过名老中医的“贴身”传授,亲眼看到中医药大师运用中医发挥出中医药的神奇功效,并从大师的言传身教中得到整体辨证医治手段的精髓,从而成为有望继承中医精华的“铁杆中医”。

  会上,即将“出师”的中青年“徒弟”们对这种模式的成果感受尤深。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心脏中心主任吴焕林说,他亲眼看到一位心衰瓣膜脱落的病人让西医都束手无策,很多中医医生都认为病人是属热毒症,但是邓老却指出是气虚血瘀之症,结果用补气活血药,使其一个月后得到了恢复。“我们这才明白,并非中医的疗效不行,而是我们辨症不够准,这就是要在临床中不断学习的地方。”

  呼吁全国推广“师带徒”模式

  另一位“徒弟”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燕师承名老中医任继学,她说在“拜师学艺”期间,任老手把手地教她掌握学习中医经典的方法,听取汇报,并细心批改其心得。通过对任老独特诊疗技术的观察和思考,拓宽了她临床思维的能力,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将“师带徒”模式推广到全国是中医大师们的共同心愿。佘靖透露,今年内国家卫生部将完成对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总结,以确定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相关政策,同时作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也将深入开展。

  “事实上,目前这批仅存的名老中医已经成了‘救命稻草’。”近年写出影响甚广的《思考中医》一书的广西中医学院教授刘力红在会上第一个作了《充分认识名老中医及其学术经验的意义》报告。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现代教育系统已没有容纳中医的空间,现代人学习中医可谓缺乏土壤———学习中医首先要读典籍,但是在现代教育系统中却缺乏对孩子古文素养、文化修为的“基本功”培养。

  正是这种已经形成的文化现状,客观上使即使是立志学习中医的中青年专家,在对经典的理解和对中医理论的研究上,与他们的前辈们差距甚远。“显然仅存的名老中医们已经成了整个中医的‘救命稻草’。”

  正是因此,与现代西医相比,中医在长久的历史变化中已经逐渐失去了传播的条件,缺失了能“规模化”培养继承人的可能。在这样的前提下,回归过去的“师带徒”模式,也许不能一下子达到相当的人才规模,但是这种力求先“原封不动”保留的方式,无疑能先解决紧迫的“救亡”命题。

  洋中药比土中药赚钱多

  对于中医的发展现状,专家的另一大忧虑是中医界对知识产权保护常识的缺失。据悉,目前吸收我国中医药方而制作的“洋中药”,所创造的价值比我国“土中药”的销售价值要大得多。“如我们的中药银杏叶,被德国人大量收购,用来制作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然后向我国大量倾销,大赚我们的外汇。”

  朱良春说,目前我国中药的出口创汇大约为每年6亿多元,但是“洋中药”每年向我国倾销却能创汇10亿~12亿元。“现在我国中药在国际上的药材份额占百分之几,大部分都被日本、韩国占有,韩国光是出口高丽参一项,就抵上我国全部中医药销售的价值。再这样下去,我们真担心‘汉方医药’要被‘东洋医药’所取代。”他忧心忡忡地说。(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