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方先生,您为什么不能辞职?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12:25 人民网 |
首先说明:我是大学教师,但是由于隔行如隔山,对贺教授并不了解和熟悉。 本文立足予纠正苏文的一些有失偏颇的看法。 1.大学教师是地道的弱势群体 我很理解贺教师的做法。我国的大学教育中,资源的分配不是以学术为中心的,而是以行政权为中心的,即对学校的资源教授通常是无法支配的而是由相应的行政部门来支配。我在高校这些年,见多了一些凭自己本事上的教授、博导,为了学生或自己的工作,要去求某些行政部门的人。当然,教授去,一般行政口的人态度还是不错的,你要是个助教、讲师什么的,你去试试看那态度。 大学教师,特别是副教授以下的教师,在大学中的生存压力之大,是外人难以想想的。我自己当年就是觉得似乎在大学混蛮轻松的,也不用坐班,选择了这个职业。要是现在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我宁愿坐班。 大学教师的压力来自教学和科研。在教学方面,现在很多学校都推行了学生对教师的评议制度。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无可厚非。但是现在有些学校据此扣教师的工资就值得商榷,因为学生的评价我认为只能是个参考。我们作学生的时候,通常评价这个老师怎么样,要看看他对我怎么样,如果他在课上批评我了,我还不抓紧机会落井下石。所以,学生的评价有很多非理性的成分。同时,这样的评价还来自督导团和学校领导。一学期下来,教师就在战战兢兢中熬过。有时候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么多制度是谁发明出来的,真想问候问候他。 在科研方面,在一些比较有名的大学,教师的压力巨大。每年要完成很多工作量。比如论文和课题经费。至少我知道上海某高校,引进的留学归国人员每年要完成80万的课题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只能为2项,那你第三年怎么办?而且业内人士也都知道,自然科学基金也不容易申请的。而申请省市基金和一些企业的科研项目对于普通的教员来说,则是难上加难。大家可以看看很多学校的领导的简历里面,有多少课题是这样的一些项目。他们有了,普通的人还有么?我曾经在某985高校的网上见到他们的规定,助教每年都有完成8000的课题经费。 所有博导、教授到助教,没有完成上述的这些工作,那就要扣工资。博导甚至可能要让你停招博士,因为你没钱嘛。 所以,现在外面的人都觉得大学老师是很好的职业,至少我认为你要三思而后行。 2.关于薪水 大学教师的压力除了内心的压力之外,还有很实在的物质上的压力。记得去年新语丝上有人登过大学教师的工资条。大学里面确实有有一些高收入的教授,也有月入工资10000的,单也有不足1000的。大学教师在没有晋升为副教授之前的日子是很清贫的。我看到一个博士毕业,在某以待遇好而著称的大学任教,工作2年了,月工资才过2千。而且,大学教师的工资是上面封顶的,只会由于你的教学和科研不足而扣的,也没有什么奖金。一个博士毕业,通常快30岁了,这前面耗去了多少青春和金钱,这也是投资啊!但是其回报之低,是很多人难以想想的。 所以,我们国家如果不大大的提高教师待遇,是很难改善师资水平的。 3.关于研究生的招生 我是以前考5门的时候上的研究生,对着现在,我认为考试科目确实太少了。当时改革的时候,是希望把一门课留到复试中进行。其实近年媒体上出现的一些报道,可以说明复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公正性如何解决? 大学教师不是大家相象中那样过的日子,你去看看北大、清华的年轻教师有多少人在清贫中煎熬。记得有次在sohu的中见到有人写过:你可以到清华的青年教师家和清华车队司机家看看,作个比较就知道谁的日子好过。 或者你去大学的办公室看看,至少我看到好些大学的老师没有办公室,喝水要自己带杯子或用办公室提供的暖瓶去开水房打水,而在行政口、后勤口的办公室里,几乎都有桶装的矿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