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也谈圆明园防渗 澄清误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12:54 人民网

  全国高度关注的圆明园事件已经接近尾声,所谓防渗膜破坏生态的谣言,正在随着清华大学的环评结论的不断透露逐渐被澄清。大多数利用防渗膜造谣、煽情的极端环保人士已经开始变换态度,一改过去污蔑圆明园防渗膜破坏生态,必须拆除的口吻,开始强调说什么环评结论过于“理性”,从而鼓吹应该用什么“人文”标准,讨论圆明园的问题。其实,在圆明园是否需要修复的问题上,早就有不同的“人文”观点之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只不过是因为最近有人突然向圆明园发难,制造出什么防渗膜严重的破坏了圆明园生态的伪科学、伪环保谣言,才引发这场全国的大争论。

  众所周知,由于水利工作者对防渗节水的作用和意义比较熟悉,所以,在这场争论中大多数水利专家通常都是支持圆明园铺设防渗膜的。然而,在环评报告即将出炉,防渗膜的生态作用就要得到科学的肯定的时候,人民网上却出现了一篇由水利专家撰写的《圆明园防渗是利益行为,非资源性节水》文章,这确实令不少人大吃一惊。为什么会有水利专家出来批评圆明园防渗?实际上这毫不奇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防渗节水当然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水利工作者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也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问题的关键不是专家的身份,是我们应该如何客观的、全面地看待防渗的作用。

  首先应该说明,这篇文章大标题前面的水利专家的头衔,只是媒体编辑、记者赋予的。该文作者到底应该算是水利专家,还是从事某项专业工作的一般研究人员,我们不得而知。然而,也许是由于持有反对防渗观点的水利工作者太少,所以,媒体宣传人员难免宠爱有佳、有所夸张。就像当初的假教授张正春,他只是吹嘘自己是兰大的客座教授,最后竟被媒体标榜成为兰大正式教授,造成对公众的严重误导。不过,本着对媒体的信任,我们还是认定该文章作者就是一位水利专家吧。然而,作为水利专家的同行,我根据其文章的内容,起码可以说该专家的专业知识是欠缺的、逻辑是混乱的,其否定防渗的结论也是片面地、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下面我就该文章中有关方面的一些内容进行分析、说明。

  专家说“其实,有关防渗节水方面的争论由来已久,渠道和湖泊防渗整治导致诸多问题的例子俯拾皆是,这里不再列举。仅从水资源循环的角度来说,防渗就属于破坏性行为。北京是缺水城市,每年地下水超采2.3亿立方米。防渗从局部来说是节水的,但从水资源循环系统整体统筹考虑,就不是真正的节水,可能还要增加消耗。这种防渗做法只能看成资金驱动下的“利益性”水行为,而非资源性节水。”

  这种说法有两个问题。其一,北京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矛盾是总量不足,而不是地下水的回灌能力不够。既然专家也承认北京每年超采地下水2.3亿吨,然而,却还说“防渗不是真正的节水,可能还要增加消耗”。这显然是一个极为矛盾的表述。北京为什么会超采地下水?当然是因为地表水不够用的,不得不靠抽取地下水来补充。防渗就是要减少地表水的损失,地表水渗漏的少一些,需要补充的水资源总量就少一些,我们就可以少超采地下水,这不是节水又是什么?反之,如果我们不搞防渗,一方面大量开采地下水,一方面又任其渗漏,这才是巨大浪费。不仅浪费(提取地下水的)能源,也浪费(循环中消耗掉的)水资源。

  当然,专家所说的那种防渗影响地下水回灌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不过,除了在那些地表水极其丰富无需开采地下水的地区之外,所谓防渗以后减少地下水的回补问题,大都是指在公路、广场等非湿地的硬化地面,这些地方在降雨后的雨水被迅速排走,不能回补地下水确实是一种损失。但是,对于类似圆明园这种由人工供水维持的湖泊而言,根本不存在这种问题。北京的降雨根本满足不了湖水的正常损耗,通过防渗把所有的雨水都保留在湖内的作用,充其量也就是减少圆明园湖水的补充量,是节约使用地表水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这位专家如果能够多了解一些水利工程的常识,他一定应该知道为什么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水库、渠道,都要采用人工防渗措施。这与水利界一致公认的城市的地面硬化,不利于地下水回灌的看法补丝毫没有矛盾。

  其二,这个所谓的专家说“这种防渗做法只能看成资金驱动下的“利益性节水”行为,而非资源性节水”是一种典型的误导性宣传。专家难道不知道几年来北京的水价已经上涨了几十倍,而且还要继续涨下去吗?难道这不是在资金驱动下的“利益性”节水吗?请问利益性节水有什么不好吗?难道节水工作中就不能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吗?难道运用了市场机制节水,就变成“非资源性节水”了吗?看来这位专家真可以算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模范。在目前市场经济阶段,充分运用价值规律早已经是我国节水工作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而我们这位所谓的专家,似乎至今还不理解什么是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所以,才会发明出什么“利益性水行为”“非资源性节水”的谬论,来污蔑圆明园的防渗节水工作。

  专家还说“由于北京的地下水漏斗分布面积很大,作为上游区的圆明园是一个理想的回补地下水场所,北京西部是地表水渗漏补给地下水的山前区。地表水渗漏是北京地下水的重要来源。在城市建设用地和其他不透水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果再将地表水补给源逐一切断,北京的地下水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统筹考虑北京水资源的系统健康状况,不能让统一的水资源系统支离破碎,而应该维持其完整性。”

  什么“上游”,什么“理想的回补地下水场所”,这种说法毫无道理。目前北京的地下水位已经达了数米深,由于地下水漏斗巨大(围绕北京城区的地下水超采面积达2600平方公里、严重超采区1300平方公里),所以,无论在北京城区的任何地方,只要该处地质土层能够迅速渗漏,都能回补漏斗,都可以说是“上游”,都可以说是“理想的回补地下水场所”。专家同志用主观臆造的概念炒作,其目的无非就是要夸大圆明园的防渗工程对北京地下水回补的影响。实际上圆明园防渗对北京地下水的影响,与其他地区相比,绝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再说,圆明园防渗面积也就是几百平方米,相比圆明园的面积也是极小的一部分,专家的“如果再将地表水补给源逐一切断”推论,是不是有些太离谱了吧?不仅如此,我倒想问问专家同志,您是否能有本事做到“将地表水补给源逐一切断”呢?如果根本不可能,用这样危言耸听的污蔑圆明园防渗,到底有什么意义?

  专家同志还告诫说“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统筹考虑北京水资源的系统健康状况,不能让统一的水资源系统支离破碎,而应该维持其完整性”。这种话听起来似乎很崇高,实际上就是煽情。专家同志还是不要宣扬这种建立在“敬畏自然”思想基础上的“系统健康论”为好。谁不知道北京现在的地表水资源总量不足,每年还都必须超采数亿吨的地下水。难道我们还要为考虑所谓的“水资源系统健康”,一方面不准采取任何防渗节水措施,任其随便渗漏,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大量的抽取地下水?就在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的《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中,还专门规定了在地下水开采地区的防渗节水措施。看来这种被专家称为“破坏”水资源循环和“水资源系统健康”的防渗节水措施,不仅是正确的,而且还必须大力提倡。

  此外,专家论述的一些关于生态节水的意见,单从理论上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如果以此来评论的圆明园防渗问题,就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了。原来圆明园的湖水中常年自然生长的是芦苇、荷花等水生动植物,正是因为地下水位下降了,又没有充足的水资源补充,已经连续几年造成了圆明园的原有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的事实,形成巨大的生态灾害。非要改变原来生态环境的不是圆明园管理者,而是整个社会和大自然。圆明园的防渗就是要对已经变化了的生态环境,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这种保护措施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调入补充足够的水,要么防渗节水。在北京没有充足的水资源补充供应的情况下,防渗节水措施就是保护生态的必然选择。

  此外,专家关于圆明园“是全中国人民的乃至全世界的”,要求国家必须给予特殊的管理、关照的一些说法,也是极端环保人士惯用的煽情手法。假教授张正春污蔑圆明园的各种伪科学谣言被揭露之后,也曾煞有介事的发表一些类似建议,妄图转移公众追究其谣言的注意力。实际上,抛开各种煽情的因素,实事求是地考虑问题,如果圆明园作为一个被烧毁的皇家园林残骸遗址,都应该特殊的关照,那么,请问保存完好的皇家宫殿故宫天坛、颐和园、北海是否更应该特殊?如果所有历史文物单位都特殊的话,国家首脑机关所在的中南海应该不应该特殊?如果中南海也应该特殊的话,北京市居民的喝水问题特殊不特殊?总之,无论在任何地方,我们总能找出某种煽情的理由,与一个被烧毁的皇家园林遗址相比,恐怕世界上就找不出来不应该特殊、不应该受重视的地方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你告诉伪环保分子们,政府规划修复圆明园,建设遗址公园以及保护圆明园湖水的防渗工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争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得到有关国际组织的共同保护的时候。他们仍然要反对政府的决策。

  事实已经说明,他们关心圆明园是假的,说什么是属于“全中国的、全世界的”也只不过是一个幌子,他们要表达的本意就是“应该由我环保人士说了算,你政府无权决定”。无独有偶,2003年一批伪环保分子们造谣要“保留怒江生态江”的时候,也曾经煽动说什么怒江“是属于全世界的”,应该得到“国家的特殊保护”,当时全国上下群情激奋要求保留生态江的呼声很高,然而,事后看来完全是欺骗民众,阻碍怒江开发的谣言。总之,你可以发现,伪环保分子们想到哪里挑国家建设项目的毛病,总能通过造谣、煽情,用某种脱离现实的“特殊、重要”当诱饵,挑拨、煽动公众的情绪,一旦我们的新闻宣传媒体没有把握好,让妖言惑众之后,他们总能用什么“应该属于全世界”的高调,指责政府的管理、决策是非法的,攻击现行的国家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政策,达到他们阻碍、破坏国家正常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说专家同志从强调防渗的负面作用出发,作出的否定圆明园防渗的结论是片面的,是不可取的。的确,防渗节水确实是会不利于地下水的回补,但是,不要忘记圆明园的湖水不是天然的、更不是源源不断的,它是由北京市极其宝贵的地表水来供应的。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这种属于生态景观用水只能是越来越没有保证。几年来的现实已经告诉我们,圆明园的湖水只能在防渗和干枯之间进行选择。况且,即便我们采纳了这位所谓专家的意见,不搞防渗,任由圆明园的湖水干枯、水生动植物死亡,造成严重的生态恶化,圆明园也决不会对北京的地下水回补有多大的贡献。因为圆明园自身并不会产生水,它的湖水除了极少量的天然降雨外,都是由北京市的地表水供应的。不管圆明园搞不搞防渗,北京市在水资源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绝不可能把圆明园当成一个地下水的回灌点,源源不断地向圆明园供水。所以,专家同志的不搞防渗,把圆明园当成地下水回灌区的种种建议、设想、论据,全都是画饼充饥的空谈,除了误导公众,毫无实际意义。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