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考“状元热”要热到何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13:58 北京晨报

  近日,北京高考分数公布,“三朵金花”摘得桂冠。随后,她们相继接受了众多媒体的“车轮式”采访,自言“不胜其累”。随着全国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的陆续公布,各省市区的“高考状元”相继闪亮登场,他们大多也已有或将有类似被“包围”的经历。

  对于省市高考成绩最出色、分数最高的文、理科第一名,人们总习惯以“高考状元”相称。放眼全国,各省有各省的文、理科状元,各地市也会相应推出辖区内的状元,而县状元之谓也屡见不鲜。近年来,相当多的人对这种状元情结、状元称谓表示了不同看法,甚至提出了较激烈的批评。他们的意见是,这种称谓本身并不科学和贴切,因为“状元”之谓乃是封建科举制的产物,全国只此一位,别无分号。所谓状元,只代表一省应试成绩之标高,与其他地区并无可比性。

  那么,为何年年有人非议,但这种“不科学”的宣传方式依然年复一年地冲击人们的眼球呢?说到底,还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和一考决命运的制度选择,让人们不自觉地产生了应试心理趋同和“状元情结”。谁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成为高考塔尖上的“状元”,当它求之而不得时,便转而将注意力集中于对状元们的个人经验关注上,希望从中得到某些启迪。于是我们看到,围绕各省高考状元们的市场卖点越来越多——新闻追踪、经历回顾、个人访谈、折桂经验,网络、电视、出书等市场化手段的跟进……时至今日,状元已不只是一个梦,一个情结,而更像是人们对“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等理念直观的图解。

  当高考成为绕不开的独木桥时,它的市场效应也就无穷放大了。如此看来,单纯呼吁给“状元热”降温,给“高考状元”称谓“去伪”正名,多半是徒劳之举。不解开人们心中的高考心结,不拓宽和改变社会的成才取向,状元热的呈现终不免“花落花开又一春”。

  摘自《解放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