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优秀运动员、共产党员仁那同志的先进事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14:02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拉萨6月30日消息(记者索朗达杰):2005年5月27日,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在巴基斯坦北部,从基斯卡杜出发,乘车进入山区野营营地途中,仁那同志乘坐的第一台车在经过一段滚石多发地段时,山上突然滚下一阵碎石,击穿帆布车顶,其中一块石头击中仁那头部,他当场昏迷过去。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他永远停止了呼吸。

  仁那同志1966年出生在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男,藏族,1982年参军,1984年退伍到西藏登山队,开始参加登山集训,1993年入党。生前是西藏登山队教练兼运动员、党支部委员,“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主力队员、临时党支部副书记。2005年5月27日,仁那同志在巴基斯坦北部乘车进入山区准备攀登世界第十一高峰——海拔8068米的迦舒布鲁姆I峰时,突遭滚石,头部受重伤,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39岁。

  仁那同志非常热爱登山事业。二十多年来,在党组织和各级领导的培养教育下,在队友们的团结帮助下,他创造了骄人的登山成绩:1985年春季参加攀登卓奥友峰时,运送物资到达海拔7200米的突击营地;1986年春季参加中日联合攀登章子峰,成功登上海拔7543米的顶峰;1988年春季参加中、日、尼(泊尔)三国双跨珠穆朗玛峰时担任运输队员,从南侧登达海拔8000米的高度;1990年春季参加中、美、苏联合组成的“珠穆朗玛和平登山队”,成功登顶海拔8843.13米的世界最高峰,同年被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并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一枚。

  为使我国跻身世界登山强国做出贡献,为中华民族争光,1992年4月16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了一项宏伟的登山计划:组建“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争取两到三人登完全部14座高峰,创造一项新的世界登山纪录。仁那等10名西藏登山队队员以超群的实力入选,从此开始了13年艰苦卓绝的探险生涯,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取得了登山事业的重大成就。

  1993年以来,作为攀登探险队的主力队员,仁那同志和队友们克服重重困难,连年征战,已连续成功登上除迦舒布鲁姆I峰以外的其他全部13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2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登山界公认的著名登山家,连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体育局系统先进工作者,两次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7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5月27日,仁那和妻子吉吉协同登山队其他队员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为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采集圣火火种,成为第一对同时登顶珠峰的夫妻,被国内外登山界誉为“英雄夫妻”。此外,他还担任历届西藏登山大会的教练组长,攀登过数十座海拔六七千米的山峰。

  登山,是一项高度危险的运动项目,是最为艰苦、最具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在长期的登山生涯中,仁那和队友们不恋家庭的温馨,顾不上对子女的教育,舍弃都市安逸的生活,积极投身到艰苦卓绝的探险活动中。面对长达几个月与世隔绝、长期吃不上新鲜食物、换洗不了衣服等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生活,他们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一次又一次迎着急风暴雪,在深渊万丈的高峰上攀登;一次又一次跨过危机四伏的明暗冰裂缝,冒着滚石、雪崩、雷击、大雾、严寒、雪盲、缺氧和滑坠等一瞬间就有可能终结生命的各种危险,登达没有观众喝彩、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的雪峰之巅。每次进山前,仁那和队友们都要向亲人、向组织交代好后事,每次离开大本营向上攀登时,都会把身上的贵重物品和多余的衣物装包托付给大本营的战友。在登山过程中,他们克服种种困难,采集植物、冰雪和岩石等各种标本,配合科研部门搜集资料,配合有关单位测量世界高峰等,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登山探险旅游,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几年来,仁那和队友们曾多次遭遇生命的危险。1993年,攀登探险队正式出征,首先攀登世界第十高峰——海拔8091米的安纳普尔纳峰。4月26日,仁那和其他3名队员一起登上顶峰,但在下撤到突击营地时,路线已全被雪崩冲走,极度疲劳的队员们找不到营地帐篷,在没有任何避风设施的情况下苦战了3个多小时,在夏尔巴协作人员的帮助下,最终在凌晨1点钟回到营地,成功打响了攀登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第一炮。但是由于过度疲惫,仁那同志患了急性胆囊炎。但他冒着生命危险,忍着剧烈的疼痛坚持走出大山,婉言谢绝了组织上联系军机将他送到大城市治疗的安排,仅在加德满都简单治疗后,就以超人的毅力,再次带病投入到攀登海拔8172米的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利峰的活动中。5月30日、31日,仁那和其他8名队员一起成功登顶,创造了一个登山季节(一年有春、秋两个登山季节)连续登上两座高峰的世界奇迹。

  有人统计过,攀登珠峰的死亡率为1:27,攀登乔戈里峰的死亡率为1:7。2002年,仁那和队友们第一次攀登乔戈里峰。仁那所在的突击组在攀登到海拔8410米、距离顶峰仅差200米时,遭遇强烈的暴风雪,被迫下撤。仁那和队友们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经验,在暴风雪的围困中顽强拼搏,在没有路绳、能见度几乎为零几次差点滑坠的情况下,与暴风雪搏斗了11个多小时,终于找到被大雪掩埋的帐篷,得以大难不死。

  “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在长期的登山生涯中,仁那和他所在的西藏登山队创造了“奋发进取、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求实探索、祖国至上”的登山精神,登山队员们一次次登上世界高峰之巅,创造了多项世界登山新纪录。其中,仁那同志和次仁多吉、边巴扎西3名队员共同保持着集体登顶13座世界8000米以上高峰的世界登山最新纪录,距离登顶14座世界高峰的目标仅一步之遥。

  仁那同志自1984年参加登山集训以来,几乎参加了西藏乃至全国所有的重大登山活动,听从指挥,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吃苦在前,以一次次挑战极限的壮举羸得了国内外登山界的敬仰,为祖国和人民争了光,在雪山之巅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参加登山队以来,仁那同志作为攀登探险队的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总是全力支持队长兼支部书记桑珠同志的工作,不辞劳苦地坚持过组织生活,及时安排工作,解决出现的问题,保持队伍团结,坚决完成任务,被大家称为攀登队的“领头羊”,充分发挥了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给党旗添了彩,为党微增了光。

  仁那同志处处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1994年5月7日,妻子即将分娩,因担心影响集体成绩,仁那顾不上照顾爱人,在妻子支持下坚持随队登上了世界第十四高峰——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玛峰。他说:“完成14座高峰探险任务是我的事业,不能因落下一座山就半途而废!”。攀登探险队每年出征的日子,根据中外各方要求都定在5月5日,正是仁那独生女儿拉姆央金的生日,但是他从未提出推迟出发的要求。特别是今年,妻子吉吉作为中、日女子登山队的队长,早在3月19日就去了珠峰大本营,家里只有年幼的孩子和保姆。在出发的前夜,仁那一边收拾行装,一边强装出一身的轻松,给孩子许愿说:“等爸爸、妈妈登完山回来再给你补过生日!”谁知这个愿望竟已永远无法实现。

  仁那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处处以实际行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在登山过程中,他总是为别人着想:乘车时他常坐在最危险的位置,徒步行进时他都走在最前边,在冰川雪原上为大家探路,并尽快赶到营地为大家搭好帐篷,烧水做饭,在大家都精疲力竭、迈不动步的情况下为别人提包铺睡袋。攀登中,他作为运动员兼摄影师,在完成登山任务的同时,还要花费更多气力、冒更多危险,冲在最前面,站在更危险的境地拍摄音像资料。他还多次奋不顾身地抢救战友。1998年在攀登世界第四高峰——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时,仁那同志和队友们遭遇了登山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致命危险:8月27日午夜23时40分,登山队A组在8000米营地突遭雪崩袭击,睡在帐篷门口的仁那被强大的气流冲出帐篷,其他3人顷刻间就被雪流吞没掩埋。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只穿着内衣裤的仁那一边焦急地哭喊着队友的名字,鼓励他们坚持住,一边冒着剌骨的寒风拼命用手挖雪。十几分钟后,顺着隐约露在外面的绳索,他终于把被积雪压在帐篷里不能动弹的队友全部救出来,这时才感到双手已经冻得失去了知觉,不久就起了很多水泡。幸好那晚没有刮大风,否则他的手就会因严重冻伤而被截肢。今年5月27日,就在牺牲前的三十多分钟里,他仍然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在全队乘车前往山区野营地的路上,要经过两个滚石区,坐在副驾位置的他拍了一段录像后,深感前进的路上充满危险,于是就主动要求同坐在后排的队友调换座位,并说:“下面第二滚石区之后的录像我昨天就拍好了,不需要坐在前边了,年纪大的同志坐在前排会舒服些。”其实从事多年登山工作的他深知,坐前排视野开阔,容易发现险情及时躲避。当时他要求坐的位置则是靠山的一边,既不便观察,又极易遭滚石的袭击。队友们都认为这是他一贯的做法,也没在意。谁知半小时后他竟被罪恶的滚石夺去了生命。

  在参与历次登山大会等国内登山活动中,仁那同志也是处处为别人着想,在全国山友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虽然他是登山界的大明星,但从不摆架子,按山友的话说,他与其他教练就像母亲扶孩子走路一样耐心教技术,细心照料山友们的生活,并不厌其烦地强调安全。夜间要几次起身逐个检查帐篷是否被风吹开、睡袋是否散开、高山反应是否加重。在适应性训练中,他经常帮助初次登山者穿冰爪、戴雪套、整理服装装备,甚至有时给因高山反应,而大小便失禁的山友清洗衣物。

  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是仁那同志的一贯风格。他常说:“我是支部委员,应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要多给别的同志表彰奖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任务。”

  “仁那走了,走得那样匆忙,没有来得及留给我们他的最后一句话;仁那走了,走得那样悲壮,还没有进入他魂牵梦绕的雪山深处,就牺牲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在他牺牲的地方,在他曾经先后5次来过的巴基斯坦北部的喀喇昆仑山区,长河为他含悲,群山为他默哀!39岁的年轻生命,被一块罪恶的石头扼杀了。历经多年的生死考验的登山队员们,第一次眼睁睁地看着亲密的队友倒下,再坚强的人也难抑心中的悲痛。”。(来源:国际在线)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