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提升合作 惠及沿岸——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的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16:25 人民网

  GMS合作:来历与成果

  湄公河流域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沿岸各国大多经济发展落后,没有能力独立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另外,这一流域的开发综合性很强,涉及到航运、水能、林业、矿业、农业、渔业、旅游、环境保护、贸易、投资、人力资源、禁毒等十多个领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据估算,至少需要投入2000多亿美元才能见效。对于资金、技术和人才都十分缺乏的流域内各国来说,独立有效的开发是很难做到的事。显然,只有走合作开发的路子才有可能,而且,还必须广泛动员国际力量的参与。

  早在20世纪50年代,湄公河流域各国就尝试过合作。1957年,越(当时为南越政权)、老、柬、缅四国发起成立了“下湄公河委员会”,旨在对湄公河流域资源的勘察、规划和开发进行协调,并得到30个合作国、17个国际组织和6个国际金融机构的协助。该委员会在成立后的30多年中,曾募集到4亿多美元的资金,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为后来的综合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由于战乱等原因,该组织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直到80年代末才恢复工作,但此时它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初,东南亚地区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区域合作潮流也遍及全球。在这种形势下,由亚洲开发银行倡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应运而生。1992年10月,在马尼拉亚行总部召开了首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会议(从第二届起,正式称为“部长级会议”),确立了总体框架。参加该会议的除下湄公河沿岸5国外,还有湄公河上游国家中国。中国的参与对于大湄公河流域的整体开发和利用是不可或缺的。会议文件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界定为“柬、老、缅、泰、越和中国云南省”。会议决定,今后每年召开一次6国部长级会议,并确定8个主要合作领域,即:交通、能源、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贸易和投资、旅游、通信和禁毒。在2001年第十次部长级会议上,出台“未来10年战略框架”,提出建设重要交通走廊、电信骨干网、电力联网及贸易、投资、旅游等11个标志性项目。

  为了进一步推动GMS合作,2002年11月,在金边召开了第一次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会议,并决定今后每3年召开一次领导人会议。这样,GMS的合作机制又升高了一个台阶,目前已形成高官会———部长级会———领导人会这样一整套机制,使之成为当前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多种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

  首届领导人会议的主要成果是批准了前一年部长级会议制定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未来十年战略框架》,签署了《大湄公河次区域政府间电力贸易协定》和《中国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跨境客货运输协定》。

  中国的作用:倡导与推动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是从推动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东盟的睦邻友好关系、维护东南亚地区和平稳定的战略高度来参与这一合作的。早在1994年,中国政府便成立了由20多个部门组成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前期研究协调组”,负责具体工作。此后,国务院又指示国家计委牵头完成了《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合作总体研究报告》。另外,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亚欧会议、10+3领导人会议等场合也多次阐明中方在该地区合作中的积极态度与立场。

  作为湄公河上游国家,中国很早便与下游国家达成共同开发利用澜沧江—湄公河的共识,并提出国际航运开发是首要任务。1994和1997年中国先后与老挝、缅甸签订了《澜沧江—湄公河客货运输协定》。此外,中国还在水文资源共享方面,与湄公河委员会进行了友好的合作,向其提供澜沧江汛期水文资料。中国还利用澜沧江丰富的水力资源,与泰国合资兴建景洪水电站,建成后将向泰国提供电力。

  自1992年起,中国政府先后参加了由亚行倡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由东盟倡导的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及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的“黄金四角经济合作”等机制,还与湄公河委员会建立了对话关系。

  在2002年11月的第一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提出了推动合作的三项建议,即平等协商、互利互惠;以项目为主、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受到与会各国欢迎。中国正在成为该地区合作的主要倡导者和执行者。

  未来的展望:问题与对策

  不过,也应当看到,该地区目前的各种合作机制大多不够完善,沿岸各国利益尚需进一步协调。由于资金不足,许多项目仍停留在书面上,国际金融界和私营部门虽对其中不少项目颇感兴趣,但由于对其前景把握不定而持观望态度。今后,应当进一步突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权威作用,使之成为现有各机制中的主导机制,广泛地动员国际资金,落实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提高合作成效,造福于沿岸各国人民。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