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时评:让“8小时党员”变为“24小时党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21:47 人民网

  今年七月一日,素有“改革排头兵”之称的深圳,在党的生日这天将推出一项新举措:正式实施《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用立法手段支持、规范社区义工服务。

  所谓义工,也被人称为“志愿者”。他们不收取任何报酬,义务开展社区服务、助老扶弱、扶贫济困等公益性活动。这不免会让人把它与“奉献”二字挂上钩,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义工与党员的关系。因为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但是很可惜,虽然我们大多数党员在工作单位时,多数人工作都很尽力、出色,但是在城市社区,这个很需要服务、奉献的地方,却很难见到党员的影子。据说在过去的15年间,全深圳注册义工累计提供服务100万人次,但这其中,党员的比例未必很大。

  这是社区党建面临的一道难题,也是一些地方城市社区管理、服务难有起色的重要因素。

  社区在中国出现,是近几年的事。以往,城市居民基本上是“单位人”,他们居住在单位大院里——不管是本单位还是外单位的,大院的管理都是单位说了算。随着新型住宅区的兴建、人口流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了“社区人”。然而,社区建设和管理却面临一连串的尴尬:人际关系冷漠,居民只把社区当“住处”。社区内的事,或没有人管,或业主与物业矛盾重重。一些社区还成了偷盗、吸毒甚至杀人等不安定因素滋生的土壤。

  社区也有管理者,但一些管理者还不能让人满意。一些物业公司过分重视经济利益,与民纠纷。居委会名为居民自治组织,但人数太少,无力管理数量庞大、成分复杂的居民。在深圳的诗宁里小区,“6个人的居委会挂45块牌子”,名义上管理着小区7000多居民!

  义工或许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然而,义工在中国,毕竟还是个新生事物,对人们做义工的积极性,不能做过于乐观的估计。但是,我们的社区本来就存在着一个数量庞大的,完全可能、也十分应该成为“义工”的群体,这就是住在社区的共产党员。

  近年来,社区党建日益成为新时期党建的亮点。有的地方,社区党员变成了协管、建设社区的一支重要力量,许多地方还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党员户挂牌”、“党支部建在楼群”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但难题仍未得到解决。因为一般社区党组织“招纳”的多是退休党员,他们在年龄层次、社会资源和影响力上,与在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工作的在职党员有一定差距。在数量上,前者也远远比不上后者。广西桂林市有23万党员,组织关系纯在社区的却不到1000人!因此,能否让在职党员“回”到社区,在社区中“浮出水面”,是社区党建能否有活力,社区管理、服务能否上档次的重要环节。

  日前,笔者到广西采访,了解到自治区主要领导分别把自己的组织关系证明信、“驻社区单位党员联系卡”,送到所住社区党组织。原来,这是该区着力开展的一项名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

  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有诸多好处。首先它加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能力强、数量大的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的建设、管理、服务,影响非同一般,将使社区这一城市的基层社会得到有效整合。另外,这对加强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监督也很有好处。人说干部有“三圈”需监督,即“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其中有“两圈”基本上在社区。把在职党员纳入到社区党组织来进行“双重管理”,无疑有利于使党员检点在社区的行为,从“8小时党员”转化为“24小时党员”。

  当然,要确保党员愿意在社区出“义工”,措施要很周密。在这方面,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可有不同分工。单位党组织要主动与党员居住地的社区党组织联系,督促本单位党员在规定时间内持“党员证明信”、“党员联系卡”等到社区报到。社区党组织可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根据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需要,通过建立党员服务联络站、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责任区以及认岗服务等方式和载体,开展环境整治、治安防范、便民服务、帮困助残、法律援助等社区公益服务活动。同时,党员在社区的情况,社区党组织要及时反馈给单位党组织;单位党组织要把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甚至民主评议党员、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也应听取社区党组织的意见,须公示的,除在单位公示外,还要在社区公示,等等。

  这样,一大批“党员义工”就会在社区迅即出现。再加上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以及流动党员等同样有义务为社区进行公益服务的群体,城市社区就有望真正成为城市居民的家园和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载体。

  而且,目前正是培育大批“党员义工”的有利时机。因为从今年7月开始,以城市基层为主体的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将在各地陆续展开。各地在开展纪念党的生日活动时,不妨组织城市社区的党员主动加入到社区“义工”的行列,先过一个有意义的“政治生日”,然后再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探索出党员为社区服务的长效机制,制定出“党员义工”的服务条例,让城市社区涌现出人数更多、政治素质更高、服务意识更强的“党员义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