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明何以崛起?(新闻会客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04:22 人民网-华南新闻

  嘉宾:邓伟根

  话题动机

  在佛山最近的“十一五”规划调研中,广东省委常委、佛山市委书记黄龙云谈到,高明要全力争取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增量上的一匹“黑马”。对此提供有力支撑的是,2004年高明GDP和工业增长分别达到28%和38.7%,连续两年招商引资超过100亿元。在去年公布的2003年中国百强县(市)排名中,高明综合实力排第42位,发展活力排第10位,均有大幅提升。高明何以崛起,高明人的“高明”之处何在?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佛山市高明区委书记邓伟根博士。

  嘉宾介绍

  邓伟根:1962年6月出生于佛山,经济学博士。

  在其人生经历中,曾有两个第一:华南地区第一个自己培养的产业经济学博士,时间是1991年;华南地区第一个“博士书记”,那是1995年在顺德北滘镇。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先后任佛山市高明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区长。2004年12月至今任佛山市高明区委书记。

  著有《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经济:组织与结构》、《区域产业经济分析》、《产权改革———中国迈向市场经济的第一步》及今年5月最新出版的《产业生态理论与实践———以西江产业带为例》等著作,公开发表论文近100篇,自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津贴。

  经济上的“短板”,战略意义上的“长板”

  记者:在佛山“五区”的经济版图中,高明可谓“短板”,你如何看待这种现状?

  邓伟根:对,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比较南海、顺德等先发地区,在经济总量上,我们的确处于落后地步,目前高明的GDP是110多亿元,顺德是600多亿元,差距确实比较大。但高明的人口只有顺德的三分之一,如果从人均情况看,差距比想象的要小。

  如果放在全国性背景看,高明连续4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之列,并且近年来排名都在往前走,这充分说明了,高明绝对是一座希望之城。

  更为重要的是,从整个佛山的长远发展看,高明区是佛山战略意义上的“长板”。

  记者:何为战略意义上的“长板”?

  邓伟根:从地图上看,整个佛山呈“人”字型,高明这一撇好像一个楔子嵌入了西江西岸。广佛始终是一体,佛山在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中如果没有了这一撇,战略位置不会显得这么重要,在广州、深圳之间充当现代化大城市的份量就会受到影响。高明今后十年的立足点,不是简单作为一个县级市为目标,而是要成为现代化大城市当中的一个区。

  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去高明城市、码头都是往东靠,因为东面发达,现在我们也要向东靠,但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依靠”,而是“依托”。我们的一个城市雕塑,马头原来向东,搬迁后我们有意将马头向西,这象征着我们在继续承接东部先发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同时,还要努力沿西江向西部腹地开拓,寻找未来发展战略纵深。

  记者:你到高明3个年头了,你认为高明目前还有哪些主要的差距?

  邓伟根:高明过去经济上不来,主要有两大“瓶颈”:一是西江瓶颈,一条西江将高明与东部地区横亘开来,随着高明大桥二期的贯通,高明大桥从过去一座单一的、只能够通过20吨以下车辆到现在三桥并立、可通过120吨的载重车,这个瓶颈算是破解了;二是观念和体制瓶颈。

  事实表明,高明目前也正处在观念和体制大变革的浪潮中:前段时间,高明进行区划调整,9个镇街合并为“一街三镇”,从确立调整方案到全部人员和机构到位仅用了一个月时间,100多个副科级干部交流互动,本来最让人头疼的人事变动最终在风平浪静中尘埃落定,可以说是高明历史上很少有的。

  “后发优势”不等于落后地区,关键是取人之长

  记者:作为后发地区,高明的“后发优势”如何体现?

  邓伟根: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后发优势”并不等同于落后地区,不是所有的落后地区都能成为后发优势,关键是能否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因为认识水平不一样了。比如我们2003年搞工业园区,当时各个镇街都想上,我就说不行,因为旧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按照过去珠三角的惯例,每个镇甚至每个村都搞,结果“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最后,整个高明就搞一个沧江工业园,但我们的起点、档次都很高,一上来马上就成为国家级的新材料基地。结果整个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下子就出来了,沧江工业园整合以来不到3年时间,就已经吸纳了两三百个亿的投资进来。

  再如贫困村问题,过去我们对贫困村扶了20几年,但贫困村数量还没见少,钱花了不少,但作用不大。最后我们采取了对村级进行财政转移支付这种体制,一下子解决了贫困村问题。其实,这是顺德的经验,是顺德用了十多年时间才总结出来,由于后发,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就可以借鉴。

  记者:高明目前工业总产值仅接近300亿元,2010年要达到1000个亿,如何实现这么大的一个跨越?

  邓伟根:对此,我完全有信心。目前高明正遇上一个适度重化工业时代,一个项目带来的产出将远远超过传统的小家电企业。如中油高富炼油项目,十多个亿的增资扩产后,首期就是250万吨/年的炼油规模,一年产值就是七八十个亿,如果扩到500万吨,一个项目就是一两百亿的产值。还有高明的钢铁、新材料等项目,规模都不小。有这么一批大项目进入,高明的经济堆头很快就可以上来。从2003年开始,高明连续两年招商引资超过100亿元,如果未来的“十一五”规划再有300亿元外来投资进来,几百亿元的产业投入效果很快就会出来,到2010年工业产值到达1000亿元问题应该不会太大。我们有信心争取用七八年时间完成。

  “西江产业带”意义在理论更在现实,高明争当“桥头堡”

  记者:记得你一来高明,就大力倡导“西江产业带”,你是如何理解“西江产业带”?

  邓伟根:“西江产业带”从理论上属于泛珠“9+2”的一个子系统。为什么要提“西江产业带”,有着两个客观性的因素:一是西江是国内仅次于长江的黄金水道,西江全长2214公里,含支流的通航里程更高达14000公里;二是整个西江从上游到下游经济呈现明显的梯度性差异,在西江上游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电力等资源,下游有着强劲的产业基础,沿西江从上往下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产业链开发。

  而且,“西江产业带”为广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腹地,通过加强广东与广西、云南、贵州的合作,带动西部,可以为全国经济区域合作创造一种好的模式。基于以上背景,加上我的学科特点,所以我来高明后便尝试提出了西江产业带的理念。目前已举办了两届“西江产业带论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认为:“西江产业带理论总体可行,可有效解决珠三角发展纵深问题。”我希望“西江产业带”能够引起高层的重视,把它纳入到国家课题之中,加强沿江区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记者:“西江产业带”除了理论上的意义外,现实上的价值如何体现?

  邓伟根:高明作为“西江产业带”的一个重要节点,以西江黄金水道独有的资源、市场等优势为依托,将走向纵深的发展空间。现在高明正大力建设以沧江工业园为主要平台的广佛经济圈新兴的制造业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西江航运的物流成本优势。按照我的理解,高明未来的格局将是向内拓展大西南市场,向外进军国际市场,形成一个上下游互补与多赢的新型产业走廊。

  记者:从博士到“博士书记”,你如何看待这种角色的转换?

  邓伟根:我是1993去顺德北滘的,1995年我已经是教授了,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我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达到了某个高峰。我是一个喜欢多干事的人,但在务实的人生底色上,我无疑还是个理想主义者,我不能把自己的理论束之高阁,我希望能以自己所学专业为社会干点什么,那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基层开始实践。所以在1995年时,我决定留下,好好干。

  数年的书斋生涯让我思维更加清晰理性,也往往能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说学者背景对我是终生受用。我对高明的未来充满信心。现在我们走的是组团式、集约化的城市发展思路,预计到2020年高明全区接近100万人口规模。我们清醒地知道,虽然前面已经展开一幅美丽的图画,但我们现在还只是“在路上”。

  《华南新闻》 (2005年07月01日 第四版)

  记者:姚斌华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