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解码陈李济“长寿基因”(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11:25 金羊网-新快报
  屹立405年仍生机勃勃,成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企业

  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企业,比同仁堂还要早69年

  这是一块见证我国中药400年发展历史的“活化石”,绵延至今仍欣欣向荣

  这是一家充分体现粤商务实灵活经营风格的百年老号,几百年来的为商之道,堪比当今世界最现代的营销思想

  羊城晚报记者 汪令来 通讯员 潘国强

  股份制改革、品牌打造、创新意识……这是现代企业常挂在嘴边的一些时髦词汇。但你也许想不到,这些所谓的最现代营销理念与管理思想,早在几百年前,广州一家中药“老字号”在日常经营中就已悄悄实施。

  它就是“陈李济”。“陈李济”诞生于405年前,直到69年后,大名鼎鼎的同仁堂才面世。当时,这个初生的牛犊可能想不到,它会成为全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企业。405年后的今天,当人们为筹建陈李济中药博物馆,耗时四年慢慢梳理它400年的历史时,发现“四百年不倒”是一个必然—————一家现代企业所应拥有的完美素质,几百年来的“陈李济”一一具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发出向中医药强省进军的全省总动员令,而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文化立场,405岁的“陈李济”都是一个让人瞩目的符号。

  三百年前开始“中药现代化”

  提起中药,有一个名词大家肯定耳熟能详—————“中药现代化”。说白了,就是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中药发展,既不能忘记传统,又要与时俱进。这一方面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要求,另一方面,中药发展如果不能常变常新,企业就无法“长寿”。

  “老字号、老地方、老产品”,这是“陈李济”内部一句名言。“老字号”容易理解,“老地方”是指几百年始终在北京路这一处所在(8年前才搬家至现址),“老产品”则是指乌鸡白凤丸、壮腰健肾丸等老产品一直延续。如果你认为,这“三老”说明“陈李济”倚老而避新,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陈李济”能生气勃勃地活到405岁,常变常新正是关键。最叫人拍案叫绝的,莫过于它创造蜡壳药丸这一行业盛事了。

  蜡壳药丸在300年前是贵重药品的代名词。岭南天气潮湿,物品防潮湿防霉变防虫蛀是一大难题。另外,当时的广州已是对外通商的口岸,常有海外香料送到广州。如苏合香丸中的苏合香是地中海盛产的一种芬香树脂,可用作治心绞痛等心脏病,但却极易挥发,如何保存?……在一系列这样的社会需求下,300年前已具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陈李济”创造性地用蜡壳包裹,能使药物保持数十年不变。蜡壳丸的问世,也引发了那时北京、杭州等其他中药制造中心中药包装的革命,一直到后来为全国制药业广泛应用。

  令人瞩目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专门选择“陈李济”的蜡壳丸生产工艺,拍成电视录像片,向全世界广为推荐。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这在“陈李济”产品身上又一次得到印证。

  “这其实就是当时的‘中药现代化’。”广州陈李济药厂厂长李国驹笑道。

  一个“诚”字诞生“陈李济”

  相信每一位熟悉“陈李济”的人,都会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相传405年前,广东省南海县人李升佐,在广州大南门已末牌坊脚(今北京路194号)经营一间中草药店。一次,李在码头发现一包银两,于是日复一日在原地苦候失主,终于原封不动把银两归还失主陈体全。陈感念李的高风亮节,将失而复得的银两半数投资李的中草药店,两人立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并将草药店取字号“陈李济”,寓意“存心济世”。

  因诚信而生的“陈李济”,在日后的经营中,将诚信当作“看家本钱”。而事实上,诚信也正是经商特别是经营中药生意的“生命线”。原因很简单,同样是药材,你取自原产地道药材还是旁门,是上等还是末等,制作工序有没有“偷步”……都将直接影响药效。

  “所以,诚信能直接决定一个老字号活多久。”李国驹举了一个例子,说几百年来“陈李济”虽然一直处于广州北京路闹市,但在临街铺面中从来只售成药而不卖药材。为什么?就为取信于民,“如果直接卖药材,大家就会猜:是不是将卖不掉的劣等药材,拿去做成药了?”

  四百年前就用“职业经理人”

  对大多数“各领风骚几十年”的现代企业来说,“四百年不倒翁”“陈李济”的确是一个传奇。但专家们认为:构成传奇的核心机密,正是直到今天大多数企业仍在孜孜追求的优良体制。

  “商号从一开始就采取了资本合作。”李国驹分析说,当初陈姓、李姓两位商人合作投资开办药肆,并写立合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俨然就是股份制的雏形,不是单一家族企业,更不会因某一家族的兴衰而起伏。

  实际上,“陈李济”的管理,在封建社会里的确与众不同。比如两姓合股经营,两族轮流选任司理(厂长)。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两姓族长在无意中形成类似今天的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共同监督、同舟共济;二是司理执行两姓既定目标,就像今天的职业经理人,无能者下一届就会自动落选,每年换另一姓氏司理,从而充分化解家族式企业中管理者单一的经营风险。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不正是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吗?

  品牌推广无师自通

  令人惊讶的是,几百年前的“陈李济”,竟无师自通品牌推广艺术。

  清朝有科举,每逢京试学子云集。对今天的商人们来说,这些所谓的“高端客户”肯定是极力争取的对象。而粤商“陈李济”几百年前就想到了在这些未来的达官显贵们身上大做文章。

  在陈李济中药博物馆,记者就听到这样一则故事:考生们为应付动脑费神的考试,必买成药定精、提神、进补,以防身体染恙,考试完毕,还带一些成药回到家乡。“陈李济”于是就派员到考场附近,或卖药、或半赠半卖、或人手一丸全部赠予,并送上印有宣传的纸扇。与此同时,还跟踪揭榜,如某人中举或当了进士,则大肆宣传:某某考生服用陈李济养心宁神丸,精神爽利、笔走龙蛇……

  “陈李济”的王牌产品陈皮只送不卖,更是“陈李济”眼光长远、灵活经营的典型例子。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杆草”,而古时最出名的陈皮就出自“陈李济”。陈皮原料以新会柑皮为最佳。每年冬柑收获,“陈李济”必派人前去采购。回来后按收购年限分类放置在木楼上进行加工。陈皮贮存越久越珍贵。原本只是用于本厂原料的陈皮,成了特有的珍品,成了广东历年向朝廷敬献的贡品。这样好而且产量有限的东西,如果换了别的厂家可能要“吊起来卖”,但“陈李济”却只送不卖—————送给一些优质客户,或重要社会公关对象,博回的“陈李济有好药”的声誉,岂是陈皮价值所能抵的?

  讲企业责任组义务消防队

  至于眼下在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中流行的“企业责任”,“陈李济”早就有啦。

  “陈李济”一直身处北京路(以前是永汉路)闹市中心,门前过客每日成千上万。在饥民、难民较多的旧社会,常有行人晕倒,“陈李济”铺中的员工见状必出门营救施药,代其通知家人。夏日炎炎,广州街头各种挑担、拉车苦力众多过往,“陈李济”又在人行道设茶缸,免费供应茶水。而令人尊敬的是,这并不仅是好心的冲动,而是写入老铺条规的要则,延续了几百年。

  在陈李济中药博物馆,记者还看到一件“古董”———从英国进口的消防水枪。清末民初,广州处处横街窄巷,民房多为砖木结构,居民又以木柴为燃料,经常发生火灾。而官方没有设消防设备,一旦有火灾,各家自理。所以老百姓一遇火灾,必损失惨重。“陈李济”司理和股东研究,决定成立义务消防队,购置三部消防车,上面有手压的水枪、火勾、水桶、大小绳索、斧头、竹梯等等,还有一药箱随行,以备救急。消防队旗黑色,上书“陈李济”三个白字(消防车、木桶也写上),一旦某处发生火灾,队员立刻停产出动。此善举深受市民好评,一时传为羊城佳话。有这样的口碑,老百姓们平时买药,首先想到北京路的“陈李济”,也就不意外了。

  “老字号”不断求新求变

  自身资源如此丰厚的“陈李济”,的确让人折服。但李国驹清楚地认识到,“老字号”是金矿而不是金山,后者俯拾即是,而挖掘前者仍需今天的努力。

  在“文革”期间,“陈李济”这个品牌曾一度被雪藏,厂名被改为毫无特色的“广州中药二厂”。上世纪80年代,时任当家人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恢复“陈李济”这个断了十余年的老字号。

  第二步是历史性搬迁,上世纪90年代末从住了近400年的“老地方”———北京路繁华街市中搬出,进驻目前位于市郊的新厂区。远离400年的“老祖宗”基业,可以想见当时所面临的压力。但新当家人力排众议,顺利迁出。事实证明,这一步后来竟成“老字号”刷新的拐点。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主要有两件:一旧一新。”李国驹说,“旧事”是梳理中药文化,建立中药博物馆,希望这种梳理能弘扬品牌甚至整个中药的文化;“新事”是加大科研力度,实现中药现代化。

  事实上,今天的中药现代化“陈李济”并不含糊。即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的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复力通”,就是这样一个带有突破性的中药现代化产品。目前,治疗类风湿、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西药还无能为力,常因激素的滥用导致人体变形。十年前的“九五”攻关计划,“陈李济”就申报这一创新项目。李国驹清楚地记得,入选当年“九五”计划的医药项目只有5项,而10年滚动下来,只有“复力通”成功拿下,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第一批中药走向国际主流市场的“种子产品”。
解码陈李济“长寿基因”(组图)
解码陈李济“长寿基因”(组图)
图:陈李济的中药现代化一点也不含糊。

  (夏天/编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