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实践迈进深入成熟新阶段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13:05 人民网 |
人民网香港7月1日电 今日香港文汇报发表社评文章,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八周年。文章如下: 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八周年纪念日。纪念“七一”回归,既引发人们回顾总结“一国两制”的实践过程,也提醒人们,“一国两制”的实践又将迈向一个新的起点。从香港社会对人大为补选特首任期释法的正面反应,到曾荫权在社会的普遍支持下顺利当选新特首,可以看到港人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从香港经济稳步复苏的过程中,港人对国家的认识和感情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切切实实感觉到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越来越将国家的命运和经济发展,与香港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同时,社会各界越来越感觉到须重新发扬刻苦耐劳、勤奋拚搏、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这一切都显示,香港的“一国两制”实践,正在迈进一个深入、健康、成熟的阶段。 回顾八年来的风雨历程,“一国两制”的实践经历了不少艰难曲折。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如何处理“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昨日公布的“香港回归的周年调查结果”显示:被访香港市民“因成为中国国民而感到自豪的比率”,较去年同期增加7个百分点;对中央政府的香港政策给予正面评价的被访市民,增加了一成一;“对中央政府有好感的比率”,上升了8个百分点。值此回归八周年之际,香港市民对中央政府的好感及其香港政策的满意程度大幅反弹,香港的民意呈现良好势头,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八年“一国两制”实践积累的结果,当然也与今年人大就补选特首任期释法和曾荫权顺利当选特首,有着直接的关系。 行政长官出缺之后,中央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顺利选出特首,同时支持和任命曾荫权出任行政长官。港人日益清楚地看到,中央处理香港问题,越来越开放务实,重视香港的民意,其出发点,是为了香港好。这是港人由对中央正面观感大幅度增加,以至对“一国两制”认识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人大就补选特首任期进行释法,香港社会的反应相当正面。有人将其解读为香港普遍希望尽快选出新特首,因而愿意接受人大释法。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却不全面。事实上,香港社会对人大释法的抗拒情绪较过往明显减少,反映出越来越多的港人接纳基本法赋予人大的释法权。这与去年的政制讨论,使社会各界普遍认同中央对香港政制发展拥有宪制主导权一样,显示港人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港人对中央在“一国两制”中的角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会大大减少“一国”与“两制”在政治层面的磨擦和冲撞,“一国两制”的实践就会顺畅得多。这也是我们认为香港的“一国两制”实践,正在迈进深入、健康、成熟新阶段的重要理由。 香港人特别务实。港人对国家认同的增加,经济是巨大的推动力。回归前后,不少香港人将“一国两制”看成是隔离香港与内地的“屏障”。然而,当亚洲金融风暴令香港泡沫经济爆破的时候,人们才醒觉: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离开了祖国内地强有力的合作与支持,将会是非常脆弱。SARS之后,中央全力支持振兴香港经济,包括落实CEPA、开放“个人游”、批准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推动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等,带动了香港经济强劲反弹,持续向好。“一国两制”优势的彰显,使港人对国家的认识和感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而实在。 多少老一代的香港人白手起家,自强不息,历尽千辛万苦,创造辉煌业绩。然而,多年的泡沫经济侵蚀了一些人的意志,福利主义大行其道,令许多人养成了依赖政府的恶习,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曾荫权在参选过程中,演绎了自己作为普通港人子弟的成功故事,唤起港人反思,如何重拾过去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社会普遍希望发扬勤奋拚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以面对新的挑战,创造新的辉煌。这也是今天的香港所展示出来的新气象。 今天的香港,人们对“一国两制”的认识正在进一步提升,一是表现在经济层面,愈益紧密的联系促进香港与内地共同发展、互惠互利;二是表现在感情层面,愈益密切的人员交往促进两地同胞相互了解,增强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三是表现在文化层面,港人对语言、传统文化以至国旗、国歌及国家现实的理解和认同,都在增加;四是表现在政治层面,香港社会关于“一国两制”的主流意见,正由经济讲“一国”,政治讲“两制”,向经济政治“两制”都以“一国”为前提和基础的认识转变。 在香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国”不仅是责任和义务,而且应该是荣耀,是骄傲,是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更是更多的机会和机遇;“一国”更不是负担,而是香港的新优势,是香港新的增长点。“两制”也不仅仅是井水不犯河水,也包括“两制”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也是之所以要保持“两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两制”价值之所在。认识论的规律告诉人们:实践推动人们认识的提升;而提升的认识又反过来指导和推进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当港人与中央和特区政府一道,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认识都有了新的提升之后,“一国两制”的实践就必然会进入一个新的、更加深入宽广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