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东人) 共和国历史上的老劳模:"榨油状元"李川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16:21 水母网

  李川江1920年生,山东巨野人。1948年进吉林省四平东茂泰油厂当工人。

  建国后,为了结束由于食用油紧缺,国人用鸡毛沾油做菜的历史,1950年李川江在全国开展的“创造新纪录活动”中,提出要创造每百斤大豆出油12斤的新纪录。就在该年冬天,他带领工友们创造了每百斤大豆出13斤油的好成绩。对此他并不满足,继续带头挖掘生产潜力,发明了“出炕快、翻炕快、下炕快”的“三快”操作法。1952年,李川江又突破了百斤大豆出油14斤的大关,这年“五一”,他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庆祝活动,见到了毛泽东主席。

  1954年在全国油脂工业第一次技术交流会上,有关部门向全国推广了“李川江榨油法”,命名李川江为“全国油脂工业的红旗”,向他颁发了金质奖章。8月,李川江在辽宁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认为他的榨油法是在陈旧落后设备条件下创造的,这种榨油法虽使每百斤大豆出油量增加了1倍,但仍然无法满足油脂工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他建议改进设备,实现浸出机械化生产。1959年7月1日这套设备作为献给党的生日礼物正式投产,它使榨油工序的工人由102人减到36人,每百斤大豆出油达到16.2公斤,油的质量也达到了一级标准。接着李川江又和技术人员一起,在粮食部科研院的帮助下,制成了“葵花壳仁分离机”,自制了“磷质加热罐”和“磷质浓缩机”。为葵花油的生产和从废油中提取磷质闯出了一条新路。

  1977年,李川江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对原有设备改造的同时,增修了8个自动入仓、自动倒仓、自动投料的立筒库。把间歇式蒸发器改造为连续式蒸发器。改造了漫出器,转动周期由220分钟缩短为160分钟,将日处理大豆能力由100吨增加到130吨。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李川江又实现了三项技术革新,一年可为国家增加60多万元收入。他还试验成功从苍耳子、山黄麻等10多种野生植物中提取油脂的方法。

  李川江建国后历任四平市油酒厂车间主任、工人工程师、党委副书记、副厂长、轻工艺部技术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吉林省分院学术委员。1956年、1979年先后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中共八大、十大代表,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新希)责任编辑:刘家昌(来源:工人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