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专业两千四 考生选择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2日07:25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济南7月1日讯 志愿填报终于尘埃落定。从6月24日我省公布高考成绩后,通过本报“招考在线”咨询志愿填报的电话就一直热得发烫。记者发现,让许多考生及家长心里没有着落的,除了报考院校,就是繁杂而陌生的专业设置。

  因为对自己的兴趣、潜能不清楚,更加上对很多专业不了解,绝大多数考生填报专业时都是“跟着感觉走”。统计显示,今年在我省招生的近1700所院校中,各类专业竟有2400余种,新增专业更是一大堆,难怪考生、家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专业设置的过细化与教育的大众化要求显然背道而驰。”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张欣平教授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渐走向大众教育,但教育的内容并没有作出相应调整,本科阶段重点应放在通识教育上,专业学习面太窄,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

  张欣平认为,高校新增专业不可盲目跟风,国家应加强对学科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防止专业设置上出现以招揽生源为目的的现象。

  改革现有的招考制度也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例如,一些院校推出的“大类招生”。主要做法是,新生入学后前两年上全院基础平台课,大二时可根据学院提供的专业选修课程进行选修,第三年可按自己的兴趣特长确定专业方向。这既使学生得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过早选择专业而造成的盲目性。

  对考生来说,高考的意义远不止一场简单的考试,它关系到今后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省实验中学高三班主任吉林絮接受采访时说,高中阶段应该适当引入职业规划与指导教育,首先对班主任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普及,其次要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