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执政为民全过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2日08:06 红网-湖南日报

  秋石

  春到人间三月天,芙蓉国里尽朝晖。在这个万山含韵、绚烂宜人的季节里,我们来到享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湖南调研。所到之处,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潇湘大地日新月异的景象;刻入我们脑海的,是湖湘儿女与时俱进的风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湖南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用构建和谐社会的崭新成就,生动地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

  一、加强“三农”工作,强基固本谋发展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这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对于湖南这个农业大省来说,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千百年来,湖南人为有“湖广熟、天下足”这样的赞誉而自豪。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三湘四水到处都呈现丰收的景象。当历史的脚步跨入新世纪后,“农业大省如何成为经济强省”的问题,非常现实而迫切地摆在了湖南干部群众的面前。对此,湖南省委、省政府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通过制定和落实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实现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全省农村农业经济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

  切实加大支农扶农力度。农业属于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但目前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要实现稳农、强农的目标,就必须加大支农、扶农的力度。湖南省委、省政府为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构筑农民稳步增收、农业持续发展、农村稳定繁荣的长效机制,努力在“加”和“减”两方面做文章。一方面,在积极争取国家投入的同时增加地方财政投入。仅2004年,全省支农支出就达7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另一方面,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减免农业税的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004年,湖南降低农业税率三个百分点,全省共减征农业税及附加10.61亿元。今年伊始,湖南省委、省政府再一次郑重作出决定,从2005年起全省免征农业税,仅此一项一年可为全省农民免税13.6亿元。同时,湖南还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把增加粮食产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通过实行粮食生产市州县长负责制,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加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化的过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为了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湖南省着眼于做大、做强农业,立足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积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坚持把调整结构的重点放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农业生产力上,坚持面向市场调整结构,突出特色调整结构,着眼效益调整结构。通过农业结构调整,目前全省优质稻米、柑橘等十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全面启动;粮油棉麻、肉奶水产、水果蔬菜、竹木林纸、烟草等五大产业链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异军崛起,目前已发展到4万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4家,省级龙头企业94家,资产在1亿元以上的29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72家,促进了全省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湖南全省总人口有6697.7万人,乡村人口4320万人,农村劳动力富余问题比较突出。在日渐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湖南省委、省政府顺应改革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农民发展致富的迫切愿望,因势利导,优化农村劳务经济环境,积极开拓省外劳务市场,做大做强劳务经济。2004年全省“阳光”培训工程培训农民工近10万人,农广校系统培训农民工3万多人,扶贫办系统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通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有近80%实现了转移就业,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新增92.4万人,劳务总收入达600.6亿元。与此同时,湖南省还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红星农博会、赴英农展会等农业招商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兴农、强农、惠农之风吹拂三湘大地,给湖南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562.1亿斤,比上年增加73.5亿斤,扭转了粮食产量连续4年下滑的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2838元,比上年增加305元,实际增长8%,第一次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2472.29元,比上年增长15.6%。

  二、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提升核心竞争力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顺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顺应世界科技发展大趋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没有发达的工业,就没有发达的现代农业,无论是转移农民、推进城镇化,还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工业化都是基础、根本和关键。湖南省根据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新型工业化问题,确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构建优势产业链,推进技术创新,深化企业改革,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全省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思路。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不断改善和优化经济环境,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战略举措,充分发挥工业化的核心带动作用。目前,湖南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启动,市县国有企业全部实行公司制改造,其中82%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要素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取得新成效。湖南省已初步改变了第一产业偏高、第二产业偏弱、第三产业偏小的局面。作为传统农业大省,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变化。2004年,全省工业完成增加值178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对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64%,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88个百分点,上缴税金由2000年的175.3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94.13亿元,净增加118.76亿元,为湖南财政收入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

  全力打造主导产业。产业是经济的基础、效率的源泉、就业的载体和增长的保证。近年来,湖南紧紧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科学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正确选择产业进退和取舍的领域,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一批带动能力强、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新的产业增长点。他们围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筑“三大产业”格局,即:培育壮大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三大支柱产业;扶持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提升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建筑材料和造纸四大传统产业。围绕这“三大产业”格局,湖南注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坚持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以汽车制造、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精品钢材及有色金属、中高档数控机床、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子显示器件、造纸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为重点,建设了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突出信息化带动等手段加快提升制造业水平。2004年,全省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食品等十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9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占规模工业比重的76.1%。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优势龙头企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标志,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坚持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积极推进产业重组,扶优扶强,壮大了一批主业集中、主导产品突出、掌握核心技术、拥有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培育了华菱、岳纸、长丰、LG曙光等10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唐人神、湘计算机等10家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中科软件、特变电工等80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同时,他们还通过积极向国家申报标志性工程企业和优势企业发展项目,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争取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对湖南工业发展起到重大支撑和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通过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集中省内财力资源,重点支持标志性工程企业和优势企业的项目建设。引导企业积极与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合作,加快技术引进,尽快实现主业国际化、产权多元化、机制市场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形成多家规模、品牌、技术、管理、效益“五个一流”的知名企业。与上年相比,2004年,全省十大标志性工程企业完成增加值391.2亿元,增长28.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实现增加值增长27.9%;技改投入完成431.8亿元,增长43.1%。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现代经济的分工合作性日益增强,产业与产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延伸、链接度不断提高。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湖南坚持用产业集群的思路指导工业发展,提升工业化的素质。一是提高区域经济产业集中度。通过转变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坚持以先进制造业、资源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依托本地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壮大产业规模,提高集中度,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2004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5.5%,比2000年提高了5.75个百分点。二是抓好园区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近年来,湖南省以国家级开发区、有重点选择的省级开发区、重要工业园区为依托,突出发展布局集中、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空间集群,把工业园办成产业集群发展的聚集区。三是推动已经具有一定发展基础或比较优势的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主要是围绕优势产业,依托十大标志性工程企业和实力较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

  三、抢抓区域经济合作机遇,构筑加快发展平台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促进和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地处我国中部的湖南,既是沿海的内地,又是内地的前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相对区位优势。近几年,湖南在统筹区域发展中,一方面加强省内各区域间的协调;另一方面抓住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

  大力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地处湘江中下游的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条件最好的地区。通过资源整合,进一步将其做大做强,进而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湖南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湖南省委、省政府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规律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于“九五”末期提出了“总体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跟进”的发展思路,将长株潭建设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现代化网状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目前,一个融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保等产业发展规划、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城市群区域规划于一体的规划体系已初步形成;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按照“交通同环、电力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环境同治”的思路逐步推进,长株潭地区与相邻城市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接,三市大外环和市际交通干线部分建成,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完成。2004年,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38%和21.2%,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日益凸显。

  加快推进湘西地区开发。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湖南省以强烈的机遇意识,抓紧研究制定相关规划,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促进产业在地区之间合理转移,推动省内各区域整体联动,形成互利互补的协调发展局面。他们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同时根据湖南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战略决策,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怀化及邵阳部分县市列入湘西地区开发范围,以产业开发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促进湘西地区加快发展。2004年,湘西地区开发规划正式付诸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开局,134个产业规划项目,启动了102个,开工率达到76%,累计完成投资40多亿元;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两位数增长,增长幅度达到10.6%,呈现出迎头追赶之势。目前湖南正在全力以赴谋划一批产业发展项目,以增强湘西地区的造血功能与发展后劲,带动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发展。

  积极融入泛珠三角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战略应运而生。湖南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各方的经济交流源远流长,特别是与粤港澳的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累计从港澳地区引进的资金超过全省引进外资总额的1/3,进出口贸易大部分是对香港和经香港转口。近几年来,湖南向广东输出劳动力每年达400多万人,接待粤港澳游客每年达320万人次以上。当前,粤港澳等沿海地区正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亟须扩大经济腹地,缓解资源紧张,降低营运成本,寻找产业转移的后方基地,而湖南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也需要借助港澳现代服务业和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的优势,以及粤港澳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湖南着力打造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人才和劳务输出基地以及度假、旅游、休闲基地,把湖南有优势的产业整合进泛珠三角的产业链中,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共享,加速与粤港澳经济的融合,并在这种融合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湖南作为中部省份,在加快发展中热切地期盼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如今,国家已经高度重视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湖南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作为调整和优化整个国家经济布局、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中部崛起”战略给湖南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对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湖南省委、省政府实事求是地提出要用争上游的劲头、争上游的措施,力争在一些领域走在前列。

  四、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努力建设文化大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应有繁荣的经济,也应有繁荣的文化。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精神文明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手抓、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手抓,利用自身文化优势,抢占先机,实现了文化事业的稳步推进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湖南文化现象”。湖南文化产业增长产值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仅2004年就接近200亿元,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优势产业。

  观念转变启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湖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淀千百年的湖湘文化浸润着三湘热土。如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将潜在的文化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就进行过专题研究,并于1989年作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文化与经济日益渗透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全省上下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不断深化对发展文化产业战略意义的认识,坚持把文化产业发展摆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考虑和部署。2001年11月,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作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0年)》等文件,提出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遵循“五统一”的思路:树立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相统一的思想观念,采取均衡发展目标和非均衡发展战略相统一的发展策略,建立文化产品经营和文化资本运营相统一的运行机制,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经营目标,兼顾经营性文化与非经营性文化相统一的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市场有序开放、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文化投资活跃、各类文化主体充满活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繁荣兴旺的文化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机制。

  集团运作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湖南省投入大量资金,下大气力兴建精神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这些硬件设施建设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扩大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模。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摸索,逐步形成了“一区三带”和“四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文化产业格局,即在区域发展上,优先发展以长沙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中心区”,着力建设京广线、潇湘流域和大湘西三个特色文化产业带;在产业布局上,实施广电、出版、报业、娱乐“四轮驱动”,旅游业和会展业“两翼齐飞”的战略。为了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他们通过组建集团,优化资源配置,实行规模化、集团化经营,实现低成本、快速度、大手笔、高起点扩张。目前,全省已组建四家省级出版、报业、广电、电影集团。

  改革创新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出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近年来,湖南省以组建文化产业集团为契机,积极推进以政企分离、管办分离为重点的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政府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文化产业集团由政企合一、角色不清向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转变。目前,湖南省新闻出版局与新闻出版集团已正式分家,湖南省广电局与广电集团正处于分离过渡期。与此同时,各文化产业集团大力深化以人事和分配制度为重点的内部改革,逐步建立面向市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在加快改革步伐的同时,积极鼓励多种社会力量办文化。全省共有文化产业单位4万多家,文化产业结构呈现出国有、集体、民营企业相互促进、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为了创造更大的天地,他们还注重运用市场运作的经济手段发展文化产业,多渠道融资,鼓励社会对宣传文化事业捐赠、对文化产业投资,逐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投入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局面。

  五、把关注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这正在成为湖南各级干部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促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社会和谐。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体制大转换的过程中,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湖南,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湖南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作为构建和谐湖南的基础工程,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德政工程,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民心工程。在实践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正确处理发展经济、调整结构、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把发展作为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坚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统一、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一致,努力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特别是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湖南省坚持把满足广大职工的就业和生活、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作为企业改革的基本原则,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同时,积极引导全社会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倡导和鼓励“弹性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为促进就业、再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04年,全省新增就业56.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确保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改革的顺利推进。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少有所育、壮有所为、老有所养、弱有所依、病有所医、残有所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湖南省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通过多年的努力,全省基本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线,初步形成了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2004年,城镇职工的“两个确保”和低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共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92.3亿元,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3.5亿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0.5亿元。同时,全省还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2.3亿元,使21.2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并通过启动农村特困户生活补助,使受灾群众和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为了促进湖南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湖南省委、省政府在大量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04年作出了为全省人民兴办“八件实事”的重大决策,其中城乡居民安居工程、城镇扶贫帮困、农民减负增收、农村扶贫开发、城乡居民就医、维护民工合法权益,都与人民群众利益休戚相关,与社会事业发展紧密相联。2004年全省投入14.34亿元,使长期处于薄弱环节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紧急救援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市州传染病医院主体工程建设全部完成目标任务。通过兴办社会事业,真正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调研中,我们深切地感到,湖南省各级领导干部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中,坚持以郑培民为榜样,牢记“两个务必”,普遍增强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体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我们相信,通过全省6700万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芙蓉国里一定会展现出一幅更加和谐、美好的画卷。(课题组成员:夏伟东李茂管常光民田颖罗素英杨绍华王传志)(原载《求是》杂志2005年第13期)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