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儒学教授携6“妻”出国事件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2日09:51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郑家栋,日前在前往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出国手续时被刑事拘留,在被拘留7天后又被移交北京市公安局相关部门拘留,此事件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6名“妻子”出境后再没回国

  据悉,这一事件最引人关注的是事件主角的身份———一名研究哲学界热点问题“新儒家”思想,并因在这一领域内拥有较高知名度而频频出访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学者。另外一点就是奇特的情节,主角涉嫌利用参加学术交流之便将6名不同的“妻子”携带出境,“妻子”们出境后再未回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人事部门有关负责人昨天告诉本报记者,郑家栋目前仅仅被证实是刑事拘留,至于是否因为涉嫌携多个“妻子”出国进行学术交流且“妻子”再未归国,则有待警方的调查。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本报记者昨天下午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只见位于第九层的中国哲学研究室大门紧闭。一位清洁人员告诉记者,哲学研究室内平时一共有10多个人办公,平时研究所的规定是周二坐班,其他时间由学者们自由支配。有位教授出事之后,那里就冷清了很多,除了固定的坐班时间外,其他时间研究室经常没人。

  教授两周前被刑事拘留

  郑家栋出事前的职务除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和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外,还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亚欧比较哲学会主席等。

  此前,有消息称,郑家栋被刑事拘留的原因是,涉嫌利用访问美国的机会几乎每次都同时申请一个“妻子”同往,然后“妻子”滞留美国不归,先后有6个“妻子”之多。由于他所携的“妻子”只有入境记录而没有出境记录,美国移民部门对郑家栋的行为产生了疑问,认为郑家栋可能在进行人口走私,故通报中国警方。两周之前,北京警方对郑家栋进行了刑事拘留。

  据悉,目前郑家栋的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一职已经由哲学研究室研究员李存山代理,代理工作的期限没有说明。北京市公安局有关部门将对郑开展为期37天的侦查,侦查期结束后将把结果通知哲学研究所。

  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实际上学者利用交流访问的机会携带家属出去比一般人要容易。以前没有因私出国护照的时候,学者出国交流访问都必须到社科院领取因公护照出国,护照用完后由院里收回保管,再出国的时候再领取,个人办理护照受到一定限制。

  有关方面证实他持因私护照

  但是,私人可以办理因私出国护照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学者可以持对方单位发出的邀请函,自己到公安机关办理因私出国护照,而办理因私护照的手续也相对简单得多,只要持有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以到当地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一周后交纳一定手续费就可以领取,并且个人持有的时间可以达到2到3年。相应地如果家属想以探亲的名义办理因私护照一同前往,就更加容易,而社科院人事处有关负责人日前告诉记者,郑家栋出国前确实持有因私护照。

  社科院有关人士向记者分析说,郑所研究的这个方向目前不但在国内,在海外也非常热门,因此他经常有机会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如果是经常和国外的学术机构或者学校有联系,甚至直接向对方提出进行交流的要求,让对方提供参加交流活动的邀请函轻而易举,有了邀请函,就算是一年内多次向使馆申请签证,获准签证的几率也会很高。

  教授用假证件带“妻子”出境?

  据了解,目前,关于“郑家栋事件”最核心的情况,只有北京市警方和社科院一些高层可能掌握,更多的是对这一事件内情的猜测。有关负责人认为,实际上,如果情况是真实的,最关键的是郑所携的“妻子”办理手续的时候出示的证件到底是否真实,如果情况属实,郑家栋用真证件携“妻子”出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多次办理离婚和结婚手续而又不被周围的人察觉,因此,更多的估计是他可能使用了假证件携带“妻子”出境。目前更多的猜测是,这样的事情究竟是郑家栋的个人行为,还是某些组织利用他的这一身份所进行的“走私”。

  平时为人低调同事倍感意外

  平时和郑家栋接触较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有关部门一负责人称,他和他的同事对于郑家栋突然被刑事拘留感到“非常意外”。他回忆说,郑为人非常低调,但很随和,穿着打扮很简单朴素,“是丢在人群里根本就认不出来的那种”。平时并没有听说郑家栋有任何不良嗜好,他反倒是非常热衷于读学术书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者昨天下午在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告诉本报记者,尽管大家都不知道郑家栋是否确实因为涉嫌携带多个“妻子”出国而被刑事拘留,但是这个消息对于大多数搞学术研究的学者,尤其是搞人文科学的学者来说都是个警示。

  儒学学者竟出现道德问题?

  他表示,作为学者,学品和人品都值得关注,实际上,郑家栋事件只不过是把公众以往忽视的学者“人品”问题和自律精神重新拉回到人们所关注的视野里,道德的品格比学术品格更应该值得关注。

  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李红海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郑本身是个儒学学者,一个从事传统中国儒学文化研究的高级知识分子,儒家讲求的是“修身、齐家、平天下”,这样的事件似乎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儒学学者身上,但是事情却发生了。这说明他的行为和他的研究存在着双重尺度,导致他在不同的场合对自己的行为有不同的衡量标准。

  郑家栋简介:

  男,1956年生,哲学博士、教授、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亚欧比较哲学会主席。(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