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纪律军训”与“歧视训练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2日23:54 红网

  一年一度的初中升高中又要开始了,新一批的高中生们一般都要接受军训,但对即将进入宝安区西乡中学这所知名学府的高一新生来说,心情恐怕是复杂的。今年2月24日,该校曾组织7名后进学生去育新学校进行高强度的“纪律军训”,并由此引发了社会上的一些争议。(7月2日《深圳法制报》)

  对于宝安区西乡中学这种“纪律军训”的训练形式,可能有些人会很自然地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到其训练的具体形式上,认为包括手抱头蹲下身子跳一千米、手握着脚后跟跑一千米等种种花样,过于残酷,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名中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是一种体力上的极端折磨方式。对此,笔者并不否认,但面对这一指责,学校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通过改进训练项目、降低训练强度等方式来进行化解。而且给正在成长的中学生一定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锻炼机会,对于将来的成长,也未免不是一件好事。因此,笔者以为,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西乡中学的“纪律军训”这一训练营,在选择具体训练对象上所体现出来的歧视心态。

  据介绍,西乡中学只把如下三类学生送入育新学校进行“纪律军训”:纪律观念差、调皮的同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另外一个必须是男生。所谓的纪律差就是指“迟到几次、旷课几次、欠交作业几次、进入游戏厅、与老师顶嘴、早恋”等,而其他学生则不在此类。因而,从对训练学生的选择上,外人不难看出学校选拔“后进生”的本意。

  固然,通过这种训练营的形式,或许可以一定程度上强化这些学生的纪律观念和集体意识,但与此同时,这种具有明显“贴标签”特征的训练形式,也会使心理脆弱的“后进生”们产生一种被歧视、孤立的感觉。而且,身为教育者,其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一旦老师们通过这种方式把这些只是轻微违反纪律的学生“遣送”到训练营,其不但是过早地给天性活泼的学生下了断语,而且也容易造成其他对这些所谓“后进生”的疏离,这对于其健康成长无疑都是极为不利的。

  尽管学校认为没有“触动”就达不到教育目的,并且学校校长也说曾送去训练的七名学生在行为方式上已经发生可喜的改变,但一项自始之初就已经带有歧视意味,背离“有教无类”基本理念的教育方式,无论其效果最终如何,都难逃人们对其程序正义的拷问。诚然,笔者毫不怀疑老师们的一片良苦用心,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应像设置训练营这样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自己的学生。俗话说的好,教育者的字典中永远没有“差生”二字。而“纪律训练”则是在为“差生”观念张本,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一件事。

  所以,笔者希望“纪律训练”就此打住,寿终正寝。而不妨改用其他集体性的熏陶、教化方式来实现教育的目标。否则这种名为“纪律训练”,实为“歧视训练营”的训练方式只能让教育者蒙羞。(稿源:红网)(作者:王纪旺)(编辑:耿红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