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平顺,将这样走出贫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3日03:36 山西日报

  2005年的夏天是带着惊喜走进平顺县的大街小巷、崇山峻岭的。太行山的风向人们传递着一个消息:这个多年来已成为贫困代名词的山区小县,继2004年实现财政收入超亿元的跨越后,到今年5月末,全县已完成财政收入6154万元,占年计划的53.5%,比去年同期增长79.9%,绝对额增收2724万元。而仅仅在三年前,全县的年财政总收入还只有2500万元!这样的增长在其他地方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个财政收入几十年徘徊在一两千万元的国家级贫困县,这确实是一个飞跃。虽然财政收入过亿并不意味着平顺已走出贫困,但作为其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它带给人们的惊喜和振奋已远远超出了数字本身———它不仅使人们看到平顺走出贫困的前景,同时也展示出贫困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可能与途径。

  现状:日益挫失着进取心的贫穷

  平顺县,因出现了李顺达、申纪兰等全国著名劳模而闻名于世。绵延的太行山培育了平顺人民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伟大的太行精神,但恶劣的自然条件、闭塞的交通、没有煤焦资源、不具备起码的区位优势又使平顺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贫困”的称谓。全县15.5万农业人口分散居住在1370个自然村上,8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山大沟深、地无三尺平的县情使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只能是有限地改变着生存条件,直到2000年,全县的GDP只有3.5亿元;财政总收入不过2100万元,不及潞城市店上镇的一半;农民人均纯收入1198元,只有长治市平均水平的一半;20多年来,平顺县的各项经济指标一直排在长治市13个县市区的倒数第一。2001年8月,当杜保和来到平顺县担任县委书记后,他和经选举产生的县长张富梅一样看不到发展的路在何方:农业基本是靠天吃饭,平均亩产只有257公斤,人均占有粮食仅300公斤;昔日从龙溪镇到中五井乡摆布有23家国有企业的“工业走廊”早已陷入困境,全县乡镇企业上缴的全部税收只有700多万元;总是推后三个月才能领到工资的机关干部,每个月比别的地方少拿300多元。长期的贫困在挫失着人们的信心,在积聚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短短10天中,他们收到1200多份告状信。从拖欠工程款、老干部医药费到拖欠工资、干部多吃多占。当然,进入他们眼界的远不止这些。投资氧化镁的外地老板脚跟还未站稳就被打跑了;大红袍公司做一个化验,在平顺要两个月,而在太原只需两天;县里的两个水泥厂产不出一袋水泥……在情绪低落的干部群众中,那种安于现状的心态又很难让人感觉到进取的欲望和要求。

  视野:从遍地“穷”到满眼“金”的拓展

  没人、没钱、没资源、没条件不仅使多年来转变观念的努力失去了生根的载体,也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深感发展之艰难。近20天的调查研究后,县委、县政府深深感到,发展平顺,必须重新认识平顺。2001年9月,一场由四套班子和全县各部门、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平顺县创环境、引资金、上项目、促发展动员大会”,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中投下的巨石,将全县各级干部群众搅得热血沸腾。与周边县市的对比、与自己20年前的对比,使平顺人第一次看清了自己与别人巨大的差距:20年前与平顺县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潞城、黎城、壶关以及河南的林州市迅猛发展,已从整体上超越了平顺县10—15年!企业个体的差距更是令人瞠目结舌:1990年平顺矿山公司上缴300万元的税收时,而壶关县常平集团只能缴170万元;10年后,常平集团上缴税收已超过亿元,而平顺矿山公司早已倒闭得没有了踪影;1999年底,全县的个体户还有2700户,私营企业49家,而到了2001年个体户只剩下524户,私营企业萎缩至5户。仿佛从睡梦中惊醒的干部群众开始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他们祖祖辈辈生存的环境:山大沟深是平顺的劣势,但山大可以发展畜牧业,可以种植核桃、柿子、花椒,山上不宜种植的地方,可以利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独特优势发展旅游业;石头多是平顺的劣势,但完全可以在石头上做文章,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交通闭塞、信息不灵,水、电缺乏,没有人才、技术、资金是平顺的劣势,但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成为平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是平顺的优势,国家对贫困县的政策扶持是平顺的优势,只要充分发挥以申纪兰为代表的太行精神闯市场,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全县范围的大讨论、大对比,在不断拓展着人们的视野。就在激动人心的九月即将过去的时候,“调特一产抓绿色,调优二产抓矿业,调亮三产抓旅游”的思路将全县带入了蓬勃向上的发展时期。

  选择:从创环境入手重构贫困山区的产业布局

  2001年深秋,平顺县到处躁动着激动、兴奋和不安。成长于山区的各级干部纷纷走出大山,在南方、在周边县市,他们感受着经济快速发展的脉搏,体会着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倍感新鲜的发展环境。在县里,每个月他们都能听到专家、学者和外地老板、企业主的讲座。振作起来的干部群众痛切地感到,环境不宽松是平顺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是导致平顺发展缓慢的最根本的原因。落实新的发展思路,除去一心一意创优发展环境外,他们再没有别的选择。到2004年秋天,平顺人对“环境也是生产力”有了切身的体会:三年来引进各类资金9.6亿多元,有30家国有和民营企业将扩张的项目放在平顺。彻底改制后的69家国有、集体、乡镇企业为外来人才搭建起施展才华的平台,引进的100多名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正在使这些企业成为全县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包括9个亿元项目在内的50个调产项目的全面推进,更是将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景呈现在人们面前:——农业生产日益集聚着“特色优势”。漳河沿岸长达50公里的“五宝沟”已经形成规模,花椒、核桃、大枣、石榴遍布三个乡镇;东南5个乡镇已成为党参生产基地,2万多亩的种植面积使这里成了县党参精厂的主要原料供应基地;而遍布全县5个乡镇、100多个村、产量高达150多万公斤的大红袍花椒不仅推动着大红袍加工企业的强势增长,其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30%。有关统计数字表明,仅大红袍和党参精两大龙头企业就带动种植基地的农民人均增收300元。———矿山经济日益显现着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铁矿生产企业由过去的93家减少至30家,并实现了从买原矿石到精矿粉的升级,上缴税收由过去的700万元增至现在的8000万元;辐射元素最小的大理石,则催生了潞矿集团技术、资金优势与平顺独特资源的最佳结合,年加工能力30万立方米的企业正在拓展着广阔的市场;两个加工能力10万吨的石英沙厂结束了平顺硅矿资源得不到开发的历史。在新的管理层次和技术水准上崛起的10大矿业企业已经迈开向亿元企业冲刺的步伐。———以红色、古色、绿色定位的旅游业带动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西沟村的红色教育基地、金灯寺景区、井底民俗村以及太行水乡的漂流、瀑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去年实现门票收入60万元、旅游总收入3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门票收入将跃升至100万元,旅游总收入将达到500万元。平顺变了。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三年间完成的640公里的水泥(油)路,已经使全县100%的乡镇和村通了公路,85%的村通了客车。而今,无论是整洁的县城,规范的市场,还是基本扫除了盲区的通信网络、在矿业发展中不断完善的集镇建设,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平顺正在告别延续了多年的贫困史,脚踏实地地走向富裕。本报记者王俊文本报通讯员李仲勋(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张星秀)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