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热的信念(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3日05:32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恪守“以职工为本、为职工尽责”,1万余名员工无一推向社会,职工的情感、智慧充分涌流,这是一种怎样的责任; 企业亿万资产,个人只拿有限年薪,没有专车,布衣素面,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这就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浙江富润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著名企业家赵林中。他说:“不管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永远不能变。”回眸赵林中的经营轨迹,我们分明看见他炽热的——— 信念:共产党员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够搞活国有企业 年届半百的赵林中迄今对第一次接受党组织的重托记忆犹新:“诸暨针织厂资不抵债,组织上决定调你去任党支部书记兼厂长,你一定要救活这个企业!”这是1986年7月,33岁的赵林中,时任县委办公室秘书。本可当“官”的他认定不能向组织讲价钱,爽快地走马上任了。当时,这家由县工业局投资10万元创办3年的国营小厂,经营亏损,资不抵债。赵林中对症下药,把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风险与职工分配直接挂钩,对生产车间实行独立核算,风险抵押承包。不久,企业如愿扭亏为赢。 “改革可以解放国有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尝到甜头的赵林中决心在改革的道路上开拓奋进:实行中外合资,接轨境外资金、技术;成立集团公司、进入省10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实施内部职工股份制,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10多年间,他把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型国企,发展成为拥有全国针织行业首家上市公司、1万余名职工的中型国有企业富润控股集团。 “共产党员要当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排头兵。”企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给了赵林中必胜的信心。从1992年6月到2003年8月,他受诸暨市委、市政府之命,7次兼并、救活了全市21家国有亏损企业和1家外地国有企业。 赵林中认为,企业职工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是推动企业改革的依靠力量,打破束缚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是发展企业生产力的关键。他对所有被兼并企业一律只输入机制、管理,从不轻易撤换干部、职工。诸暨绢纺厂被兼并之初,职工都认为肯定要从上到下“大换血”,他们戏称兼并是“换汤不换药”。兼并大会上,赵林中大声地说:“汤厂长继续留任,中层以上干部全都在原厂职工中民主选举产生。但改革刻不容缓,必须转变机制、转变观念。”此言一出,当时台下4200多名职工掌声雷动。兼并当年,绢纺厂深化内部改革,如愿止损,第二年就开始赢利了。 不断追求的赵林中集中精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他放手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激发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开发能力。他的企业设有5个研究所、1个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研发中心,技术研发队伍达250多人,已经累计开发省级、国家级新产品135项。“华富呢”等7个新产品成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富润”精纺呢绒、真丝绸当选中国名牌产品。 赵林中一次次从市领导手中接过“烫手山芋”,一次次创造企业发展奇迹,就是因为心中的信念,共产党员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够搞活国有企业。 根本:依靠职工办企业,企业为职工尽孝心 赵林中觉得,职工就是企业的天。他提出:“依靠职工办企业,企业为职工尽孝心。”在企业兼并过程中,他始终把职工的切身利益挂在心上。每次兼并时,赵林中首先向被兼并企业的职工送上一份份工作联系单,了解职工意愿,认真反馈。对于被兼并企业的职工,赵林中先让他们在新的机制上运转起来,使大部分一线工人重新上岗。剩余精减下来的人员,他立足于存量挖潜和增量吸纳,“一个岗位、一个岗位地抠,一个职工、一个职工地研究”,逐步开列出了包含14类岗位的“就业大餐”,让职工去选择。个别职工要求自己做“菜”,只要合理、可行,集团都予以支持。这样做的结果,是这家万人国企集团没有一人下岗,人人各得其所,个个安居乐业。 赵林中常说:“不是我把企业救活了,而是职工自己把企业救活了。”他是真心的。他做决策的时候,特别重视职工的意见。一名职工写信建议,集团利用合资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优势,转产国际看好的丝绸服装。他马上派人调研,结果是,丝绸服装的利润是棉针织品的五六倍,而且还可以避开国内市场的压力。这的确是一条好建议。好建议实施当年,富润第一批出口丝绸服装利润高达25%;第二年销售利润成倍翻番。不仅如此。他把吸取职工建议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强化“三会”建设,职代会表决成为企业重大决策的必须程序。 他花心血制订的企业“60条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倾注了对职工的真情关爱。这个“条例”,把职工生老病死方方面面的困难问题全部考虑到了。连职工生日、子女入学、煤气和电话费补贴等小事,“条例”都写得明明白白。他还倡议企业成立了特困职工基金会,规定职工每月捐1元,党员干部每月捐3元。如今,集团累计共有4万人(次)参加捐款,内部募集资金150多万元。 今年3月,赵林中再一次做出超常决策:企业拿出近10亿元巨资,竞拍下钱塘江南岸一块土地,建设商品房,以成本价反哺职工。赵林中躬行宗旨,温暖了职工的心,激发了全体职工艰苦创业的智慧和力量。 本色: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共产党员的标准永远不能变 赵林中清醒地认识到,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共产党员的标准永远不能变。他专门总结出“三盆水”理论教育企业干部:第一盆是“洗头水”,注意“勤洗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观念常新,思路常清;第二盆是“洗手水”,在各种利益面前慎出手、莫伸手,保持清正廉洁;第三盆水是“洗脚水”,洗掉污垢,舒筋活血,多跑基层,联系群众。 赵林中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细节之中。他外出办事,总是要给市委书记送去请假条、销假条。拿到市政府的第一笔奖金时,当时许多人还不知道个人所得税是何物,赵林中问清楚奖金含税后,先让办公室的同志交纳了个人所得税,再从中拿出一笔钱,捐给了企业困难职工,剩下的给久病的母亲交了医药费。 1997年股票成功上市后,企业内部的各种花钱愿望像肥皂泡沫一样膨胀开来,连驾驶员也建议他换一辆奔驰、宝马坐坐。看看别的上市公司,花钱大手大脚。赵林中认识到,花钱享受风正像鸦片一般悄悄麻醉着企业崇尚艰苦创业的作风,吞噬着干部职工勤劳致富的品德。这是最可怕的。企业还在发展中,许多职工的生活还比较困难,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带头讲排场享受吗?他召开全体员工大会,给那些发热的脑袋泼下去一瓢凉水:从他做起,艰苦创业,不搬办公室,不买新车、不加工资。他还宣布,取消自家专车,取消集团公车,现有车辆公开转让。 作为企业的党委书记,赵林中对党的建设管得很严,做得很细。每年“七一”举行的入党宣誓,照例是新老党员倍感神圣的时刻;集团党委在党员入党之日赠送的“生日蛋糕”,更让党员同志们感到温馨和责任;还有雷打不动、每月一次的支部学习;刊载身边同志成千上万先进事迹的《党员通讯》,等等。 去年7月1日,赵林中累倒了。医院确诊真菌感染肺部。医生说,患这种病是因为长期劳累,免疫力低下所致。让赵林中感到不安的是,他病倒后让职工群众费了太多的心。在上海看病期间,先后有近1000名职工自费去上海看他。厂里不少职工哭着为他祈祷。今年年初出院时,企业许多人禁不住喜极而泣。 赵林中,作为一名在企业工作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职工,赢得了事业。党和人民给予赵林中很高的荣誉:富润集团当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知名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赵林中个人当选全国劳动模范,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03日 第七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