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师”时代渐行渐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3日09:12 中国新闻网

  博通专精的文史学界的大师启功先生去世了。虽然启先生这两年身体欠佳,为学术圈内所知,但这次遽然而去,还是使人感到有些意外。

  启功先生的书画、文物鉴识和文史教学都是一流的,为人所知,举世钦佩,在痛悼先生时刻,自会有学界揄扬评说,不须我们置喙;从先生的生平及其等身的著作来看,我觉得更有魅力、更感人的还是启先生的人格。启功先生的献身精神、奋斗精神、有真性情、淡泊超脱和幽默诙谐,这些都在他的著作中有鲜明的体现。

  他有一首《鹧鸪天》说“挚友平生驴马熊,驴皮早已化飞鸿。鄙人也有驴肝肺,他日掏来一样红。”“小注”中说,驴者曹家琪。曹于去年病逝,遗体作病理解剖,然后火化。

  从中可见启先生心志所在。

  综核先生一生的确如此。在他十岁时家业因清偿债务而破产,陷于贫困。他是靠年轻的寡母和未嫁的姑姑艰难抚养成人。读书至高中毕业,实在没有力量再读下去了。然而他努力向学,21岁时受知于著名史学家和当时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

  陈先生非常赏识他,聘他在辅仁大学教书。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从助教升到副教授。

  这是启先生刻苦自学的结果,也可见陈先生慧眼识人。

  到四十年代末先生书画诗文皆有成,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还被故宫博物院聘为专门委员,负责文献馆审稿和鉴定文物。

  解放后启先生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他所热爱的教育工作。在这长长的五十多年中虽然历经坎坷,但无论多么艰难,都没有停止他在艺术与学术上进步的脚步。数十年中勤勤恳恳,始终一贯,成为人们尊敬的大师级的学界领袖。在一本记述启功先生故事的《静谧的河流·启功》一书中写道:“先生对文学、史学、音韵学、语法学、金石学、文物鉴定等均有精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他创作的诗歌,我以为,可以独步于当今文坛,不敢说无后来者,但至少领数十年风骚没有问题。”这是许多了解启功先生的人们的共识。

  因此,他的逝世使得学术界的同仁深为惋惜,许多人感叹,认为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对于今后是否再能出现像钟敬文、张岱年、费孝通、启功等一类的大师表示担忧。

  应该说这些担忧是有道理的。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间,浮躁的社会风气,追求眼前功利的心态,再加上体制上的弊端,学术界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评价机制等等,都不利于人才的发现与发展。有人还指出几十年的文化断层,特别是“文革”对于教育的负面影响,使得教育存在许多问题,没有相当好的教育,怎么能出现一些大知识分子?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时代在前进,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我们的目的是在于建立法治社会。随着民主法制的健全,文化教育领域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会朝着有利于科学文化进步的方向发展。更应该看到随着科学进步,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今后的治学之道与前辈学者比起来将会有很大的改变,而且人们的评价体系也会产生变化。例如历来“记忆之学”在文史研究领域内很被看重,但对掌握信息处理技术的一代,“记忆之学”的地位恐怕要下降,而“见识”(对于材料使用与判断)要出现出来。也许我们这一二十年内的文化领域没有学贯古今、打通中西的大师出现,但此后会怎么样?我们应该乐观。

  另一位大师金克木先生曾说“哭着来,笑着走”,幽默诙谐的启先生更是这样。启功先生远去了,也许我们现在感到了空阔寂寞,但我们望着他的背影,抚摩他留下的业绩……用唐代韩愈一首赠给贾岛的诗或可描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绝短,再生贾岛在人间。(来源:新京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