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姚中民:共同谱写东亚金融合作的新篇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3日11:04 人民网

  人民网威海7月3日电记者罗华、李海元、高兵强报道:由外交学院、国家开发银行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举办的“2005·东亚投资论坛”今天在威海隆重举行。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姚中民发表主旨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顾秀莲副委员长、韩省长、吴院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很高兴相聚在美丽的城市威海,在这儿感受大海,感受蓝天,感受满腔的热情,共同研讨东亚投资的合作问题。我认为外交学院、开发银行、山东省政府共同举办的这次论坛,能够为东亚各国政府、企业界、学术界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美丽的城市探索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非常心情舒畅的。

  比如昨天晚上跟韩省长利用这个平台,就大额贷款问题,在友好、互信或者轻松的气氛下达成共识,这个平台非常好。在这里大家可以建立联系,沟通信息,探索问题,为共同推动东亚合作,促进东亚区域的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共商策略。

  下面按照大会的安排,我就“面向未来,提高共识,共同谱写东亚金融合作的新篇章”做一个发言。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加强东亚经济合作不仅仅是共识问题,更重要的是共同发展的目标和愿望。迈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更加广泛,相互影响力和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和次区域建立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并以此为委托,更好地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和各国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目前全球化已经逐渐形成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经济合作为主体的三大区域板块,特别是今年以来,经过亚洲国家的共同努力,一个互利、健康、开放的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已经形成,亚洲区域经济正在走向融合。与东盟和中日韩“10+3”为核心的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各经济体之间的联合日益紧密,20世纪90年代,东盟区域贸易内的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13%,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占贸易额总量,在98年只有25%,次年已经上升到45%,据说2000年开始已经超过60%,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中日韩签订的推动三方合作的联合宣言,也极大促进了三国之间以及东亚的区域合作,东亚国家有共同的经济、文化背景,经贸关系密切,东亚合作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亮点。

  金融合作是地区经济走向融合的必由之路,加强金融合作,对东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我认为区域金融的合作,是经济合作的试金石。欧盟的发展以及欧元的成长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特别是当前亚洲各国的金融合作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很多有识之士也在积极地讨论在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我们可以回顾,从90年代初期的交流性质的合作,到“10+1”、“10+3”的框架会议多次举行,到区域内各国双边的货币交换达成的清迈协议,以及亚洲债券基金的实施。同时,我也认为我们区域合作与欧美国家相比,亚洲多数国家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融资方式以信贷融资为主,债券融资不够发达,这就造成风险向银行集中沉淀,金融系统的防范风险能力也比较弱,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例证。虽然亚洲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历史,但其体制根源并没有完全消除。亚洲地区,包括东亚各国对金融体制的能力,金融风险的能力仍然有待于提高。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加强金融合作,推动东亚地区金融的一体化,对于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金融机制,保障区域金融的稳定,推动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们坚信东亚金融合作有广阔的前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东亚地区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特别是作为合作为先导的“10+3”的框架,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最有活力,前景广阔的区域合作的机制,正是基于不断深化的共识,我们已经规划处更加美好的图。比如2015年东盟十国将全部实施区域内贸易零关税,2010年,中国与东盟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日韩也在研究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以深化三国间的合作。

  我认为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拓展合作领域,充实合作的内涵,提升合作的层次,完善合作模式。要着眼于利用丰富的外汇储备和资本,改善地区投融资的环境,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要发挥各方的相对优势,加强“10+2”框架下的三个“10+1”的协调,加强东盟与中日韩的协调,加强中国与其他区域的交通、交流。同时要积极开展官方、民间、学术等多层次、多渠道的讨论和交流,我觉得这一次合作的平台和方式,要大力落实合作的项目,特别是一些项目要做具体的操作和试验,搞一些好的案例引导合作。全面推行区域金融合作步入新的阶段。

  女士们,先生们,东亚金融合作需要我们立足于当前,放眼未来,增强共识,稳步推进。我认为区域合作是一个跨出国门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国家求同存异,增进互信和共识。在此基础上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共同推进,在最终迈向建立亚洲单一的货币机制之前,可以先尝试较为可行的其他领域的合作。

  第一步,继续发展地区性的债券市场,扩大相互投资,比如说亚洲债券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要继续扩大发行人的种类和债券的品种,强化债券市场发行的基础设施,加快培育债券市场,通过设立区域投资合作实体,建立互信和合作的体制,增强东亚各国之间的互相投资的能力,进一步扩大投资,加快各种融合。第二步,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主要基于一个是亚洲各国的储蓄率比较高,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地区市场,储蓄存款大多流向于低收益的国债,另外考虑到目前亚洲各国贸易结算主要是美元,大部分外汇储备也是美元,使得亚洲很容易因美元的波动而承受风险,所以当前美元贬值的因素必然促使内部贸易率越来越低的国家走在一起,共同摆脱美元的影响。在积极推动金融合作的同时,东亚国家要加强内部的改革。我认为建立高效的经济个体,是开展区域合作的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东亚国家还没有发育形成发达的金融体系和市场,因此,在推进金融合作的过程中,东亚各国必须完善金融内部的治理结构,增强微观制度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我认为合作的更高目标,不仅仅是单个项目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新的金融体系的起点和互信合作的基础。实现这一目标,我觉得需要把政府和市场的力量结合起来,把市场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法和任务,加以推动,深入到微观制度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一方面,政府对于金融体系的建设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的参与和推动也要市场化运作,推动市场建设和市场的发展。

  中国在东盟经济合作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与东亚经济互补性逐步增强,相互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中国跟亚洲主要经济体保持着贸易逆差,中国经济发展对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稳定和繁荣非常重要,整个亚洲正在享受或者共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今年5月,第九届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继1999年在上海,20001年在香港之后的第三次选址中国,这充分显示了中国作为亚洲最具活力的市场,已经引起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对中国的信任度大大提高。同时,也进一步显示出来中国经济与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融合,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也为东亚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平台。当然,也要看到中国仍然是发展中的经济,发展中的体制,发展中的市场,这已经影响了中国在亚洲经济各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国必须建立起高效的金融体系和市场,才能有力的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东亚经济的繁荣。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中国的开发金融机构,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和区域合作中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开发性金融作为连接政府和市场的桥梁,在金融政府和市场的建设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开发银行在国内金融制度和市场建设过程中,也在积极地促进国际金融资本的投资与合作。

  比如我们通过项目融资、技术援助、软贷款、担保等方式,支持中国大型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周边国家,包括东亚地区合作开发农业、林业、原材料和基础设施等项目,在国家走出去战略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我们积极地构建区域金融合作的平台,2004年开发银行参加了中国东盟中小企业投资基金,旨在为东盟十国以及中国的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同时开发银行近几年的市场业绩也为开发银行更好的参与东盟金融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98年以来开发银行一方面通过融资支持相关主题,不断提升市场业绩和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提升市场的业绩,也支持了国家一些重大项目,像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北京奥运等等。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经营业绩,不断地向建设国际一流的开发金融机构的目标迈进,2004年开发银行的主要经营指标连续三年稳定在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说开发银行的市场业绩和风险控制已经进入稳定期。这进一步提升了开发银行支持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也将有益于在东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和平、发展、合作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推动东亚合作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是我们共同的事业,作为东亚的一员,中国的繁荣发展和东亚各国息息相关,中国的金融发展之路也不可避免地要和整个东亚经济金融体系融为一体。开发银行愿与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为推动东亚金融合作,谱写区域合作的新篇章做出新的贡献!最后,感谢山东省政府和威海市政府的热情、周到的安排。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