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特别策划:无偿献血 何时告别“计划时代”(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02:26 人民网
  今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卫生部公布的一个数据令人振奋:我国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已从5%上升到79.4%,。自愿无偿献血是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唯一途径。振奋之余,不能不冷静地看到,近年来,许多大城市频频出现的“血荒”、“献血黑市”、“献血危害健康论”、层层加码高福利贴补刺激等,都严重阻碍着无偿献血时代的真正到来。“自愿”何其难?“自愿”难在何处?历数献血“计划时代”的种种弊端
特别策划:无偿献血何时告别“计划时代”(组图)
  全国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1998年—2005年第一季度)

  尽管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无偿献血(包括计划无偿献血和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已经从1998年的22%上升到93.6%,其中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从1998年的5%上升到79.4%,但是,离自愿无偿献血还有一个漫长过程。

  链接

  据科学测定,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如一次失血量不超过总量的10%,不会有任何影响。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对健康没有影响。献血后,骨髓受到刺激,造血机能更加旺盛,从而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同时,献血后会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液流速加快,脑血量也随之增加。研究表明,献血者平均寿命明显高于未献血者,而且献血者的冠心病发病率也较低。一、“自愿”和“计划”两只手相互配合,调节着血库的盈亏

  在首都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献血大厅,经常会有一批批团体献血者光临。他们主要来自各区县的企事业单位和高校。每当血库紧缺时,政府下达更多的献血指标,这支队伍就会变得庞大;反之,这支队伍就会缩小。多年来,“自愿”和“计划”这两只手相互配合,调节着血库的盈亏。而在血库的血极度短缺时,北京还需从外地紧急调血。二、计划无偿献血是一把双刃剑,对自愿无偿献血造成了冲击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高国静认为,计划无偿献血的最大危害是对自愿无偿献血造成了冲击。一些单位给献血者“高补贴”、“长休假”等经济补偿,这不仅对真正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不公平,而且让“血头”、“血霸”钻了空子,给血液安全带来隐患。单位的高额补贴还使公众对献血产生了误解,认为献血伤“元气”,需要大量“进补”。三、制定好、宣传好、落实好无偿献血政策,告别血荒为时不远

  当前,为了鼓励自愿无偿献血,各地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北京市规定,参加本市自愿无偿献血的公民自献血之日起5年内免费使用献血量5倍的血液;深圳市规定,无偿献血的公民,可在特区终生无限量免费、优先用血……河南在艾滋病的沉痛教训之后,率先实现了100%自愿无偿献血。无偿献血:从计划走向自愿各地在行动
特别策划:无偿献血何时告别“计划时代”(组图)
  六月十三日,山东淄博市推出“血站开放日”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献血的相关知识。
特别策划:无偿献血何时告别“计划时代”(组图)
  “世界献血者日”当天,卫生部首次聘任的无偿献血形象大使杨澜、濮存昕来到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并参加了大学生无偿献血队的启动仪式。

  重庆:献血“实名制”多方受益

  重庆自2004年7月12日起实施无偿献血“实名制”,要求凡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同时全面启动了对无偿献血者个人原始资料的录入和妥善保存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实施“实名制”还可杜绝“冒名顶替”现象,掌握血液传染病高危人群情况。河南:城市“血脉”日益通畅

  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河南建立了现代化的血液检测体系,实行“三检”制度(初检、复检、抽检)。同时,河南在全国率先实行血站计算机远程联网,为省政府适时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到2004年底,河南连续3年彻底取消行政计划献血。 山东:农民有了“集体血库”

  该血库由莱阳市照旺庄镇草场泊村与市献血办共同建设。本村村民献血总量年内累计达到5000毫升后,市献血办开始为村民办理还血手续。除献血者正常享受国家规定用血数量外,本村所有村民住院用血,每人每年都可免费使用400毫升,约合440元。深圳:献血渐成流行时尚

  深圳市无偿献血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最先推行无偿献血工作,无偿献血人数最多,无偿献血总量最多等。

  凡无偿献血一次的公民,在特区享有终生、无限量、免费、优先用血的权利;其父母、配偶、子女可在特区免费使用其无偿捐献的等量血液。上海:“偏血”考验管理决策

  上海加大自愿无偿献血的工作力度事出有因。过去,完成献血计划靠的是突击运动,每半年到大学里跑一次。现在,流动采血车每两个月就会驶进校门,采血对象也扩大为面向全体师生,并于今年率先在高校全面取消指令性献血计划。

  消除无偿献血“梗阻”:制度、人文、舆论三管齐下

  扭曲说

  学者评点:李楯(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

  计划指标式的做法导致的不正常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变相有偿卖血或者强制献血,扭曲了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

  业界体悟:张评(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

  高额补贴或休长假等刺激方式,更带来“献血有害健康”的误导。造假现象也增加了传染病血液传播的概率。计划指标的做法严重影响到无偿献血的健康开展。保障说

  人们在献血上的4大疑虑:献血对健康有害吗;献血安全吗。会不会染上疾病;我的血用在哪儿了,会不会挪作他用;我为什么要献血。

  衣梅(卫生部医政司血液管理处处长)认为:。《献血法》颁布以来,国家通过全国血站建设及设备配置,加强了管理及培训。目前献血安全有充分保障。

  李楯:修复这种信任的当务之急是,政府要有足够的投入并在制度和机制上进一步严格规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官员问责必不可少。唤起人们的爱心参与是一项系统工程。

  目标说

  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

  卫生部部长高强提出,“要在3年内实现全国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到100%,其中自愿无偿献血达到80%以上”。

  衣梅:从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国际先进经验看,理想状况不在于自愿献血者的人数多少,而在于要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遇到突发事件和重大灾情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临床用血需求,随时预约采供血,既保证了质量,又不会造成浪费。

  自愿无偿献血 需要我们的爱心和双手

  根据一些国家的经验,从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大多需要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是长是短,政府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不能从制度上保障无偿献血者的权益,从细节上体现人性化的关怀,从观念上消除献血的误区,彻底消除血液畅流的“梗阻”,实现自愿无偿献血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根据我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有关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免交或者减交有关费用。无偿献血者在异地得不到无偿血,这无形中成为一道“梗阻”,挡住了社会血脉的畅流,形成了“越限越少、越少越限”的不良循环。

  ·消除血液畅流的“梗阻”并非易事,政府部门需要创造性地工作。当前,不少地方在推行无偿献血中,仍习惯于下达“计划指标”,对于完不成献血任务的单位乃至个人给予处罚。虽然“计划指标”在保障供血上有一定作用,但随着时代进步,这种带有行政强制色彩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了,因为它背离了人文关怀的精神,也不利于无偿献血事业的长远发展。其实,群众中蕴藏着自愿无偿献血的巨大潜力,关键是如何引导和开发。

  ·消除无偿献血的“梗阻”,还需要在舆论上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为公众解疑释惑。一项调查表明,六成以上的未献血者是因为对无偿献血不了解。这说明,推广无偿献血还大有改进的余地。在生活中,有的人担心因抽血工具消毒不严而感染病毒,有的人担心献血后会越来越胖,但我们的宣传似乎并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还有的人质疑,既然献血对健康没有任何损害,为什么公众人物很少在群众面前献血?对此,我们也缺少令人信服的行动。

  血液是生命之河。把无偿献血知识介绍好,把无偿献血制度落实好,把无偿献血者的利益保护好,这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相信这样做了,纯洁的血液之河就会畅流不息。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