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合理的社会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03:40 舜网-济南日报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理想、一个目标,又是一个系统的历史过程。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各类不和谐问题,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财富》全球论坛上,盖洛普(中国)咨询有限公司在文化圆桌会议上,把进入中国中高收入家庭的标准由原来的年收入3万元提高到5.1万元。据此标准,我国中高收入家庭已占到全国城镇总数的27%。这表明,我国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居民财富迅速积累;但同时也可看出,仍有大多数的居民处于较低收入阶层,特别是无业、无收入的“边缘”人群的逐步扩大,构成了利益、资源等占有差距较大的“畸形”的社会结构,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合理的社会结构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基石,是我们必须面对、又必须解决的一大社会课题。

  一、当前社会阶层结构存在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自然就产生了多元化的利益阶层,形成了由不同社会结构构成的新型社会。纵观国外发展史,当一个国家处于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时,社会成员流动性加大,造成结构重组,形成一些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极易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冲突。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原有的阶层格局被打破,催生了新的利益群体和多元化的阶层结构。出现了合同工人、失地农民、打工族、私营业主、企业老板等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从个人收入来看,可笼统地分为三大类:高收入阶层、中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据统计,2004年,国内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接近一半,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财产比重只有1%左右。另据2004年全国城镇住户抽样调查结果,高低收入群体人均收入之比为9.5:1,比上年同期的9.1:1又有所扩大。这种高收入者极少、中等收入居民较少、低收入人群太多的“金字塔”式社会阶层结构,离“橄榄形”的社会阶层结构还有很大的差距。去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1270美元,济南市人均GDP达到了3300美元,按国家社会发展规律,全国、尤其是济南正处在“发展黄金期”,同时也处在“矛盾凸显期”和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风险同在的关键阶段,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好阶层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协调均衡的社会结构,就会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不合理阶层结构产生的原因

  小到地市、大到全国,这种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过渡期的畸形“金字塔”式的社会阶层结构普遍存在,它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和机制因素。

  首先,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禁锢和“扣除两端、取其中间”的中庸之道,造成了一些人的“小富即安”、“听天由命”的被动处世哲学。有致富心情、但无创业激情,不能把愿望变为现实,造成穷者固穷的怪圈。而一些敢于致富、善于致富的人却抓住各种机遇,迅速扩大财富积累,成为大量资产的拥有者。

  其次,从政策倾向和投入体制来看。经济体制在由传统计划型向现代市场型过渡中,受地域、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投入体制的不平衡性,优势地方政策优惠、投入大,弱势地方政策缺位、投入少的现实存在,无形中加速了社会结构的分层、加大了城乡之间、居民之间享有生产资料、占有生产资源及收入、保障等方面的差距。目前存在的城乡差距,既是由于“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政策倾向造成的,也是长期以来对基层、特别是对农村投入缺位的直接后果。

  第三,收入机会不均等是产生贫富差距、造成结构分层不合理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地区的收入机会要远少于城镇与大都市,农民人均收入不仅很低,而且约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浪费。此外,与收入机会密切联系的就业机会,城市常住居民要远大于农民工,由此带来农民工收入机会小、收入少。中国社科院的有关研究报告认为,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相比,平均相差在20年以上。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近3000万城郊农民成为“三无农民”:无地、无业、无保;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逾千万。他们发展无资金、致富无门路,致使部分人员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群,甚至变为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隐患。

  第四,教育方面,因受办学机制、投入体制和高等教育高收费的制约,导致基层教育的脆弱,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使农村的多数青年得不到高深教育深造。现实中,与大中城市相比,存在着基层教育政策扶持力度小、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城乡居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公平等问题,造成社会成员经济利益的分配和收入的巨大差距,直接影响着不同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

  从整个面上来看,我国仍处于发展中状态。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据此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社会进入阶层结构重新组合的关键期,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集中凸显并趋于复杂。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认识得早,解决得好,就能化不利为有利,化挑战为机遇,就会赢得发展先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一体发展。

  三、坚持协调发展,

  构建合理社会结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市委书记姜大明在市委八届五次全委会上指出,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三个走在前面”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好,把济南的“蛋糕”做大、并想方设法把“蛋糕”分好。

  积极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济南“首善之区”的进程。作为省会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济南要努力在构建“和谐济南”的进程中走在全省前面,就要在科学决策、发展第一的前提下,把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科学决策,统筹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合理社会结构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布局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激活县域潜能、繁荣城乡经济。按照“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发展互动、利益共得”的原则,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深化城乡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建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加大城乡统筹就业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强自身的整体实力,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打造合理社会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我们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在发展观念上实现新突破、在经济发展上实现新跨越。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新型的企业运行机制。引导企业努力从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结合型转换;依靠市场竞争形成的“倒逼”机制来增强企业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加强对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块状经济从集聚向集约转换;立足可持续发展,大力培植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和可持续发展率。二是积极壮大县域经济。依据县域特点,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培植形成县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大力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不动摇。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企业、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主体的活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的对接,加快成果转化步伐;积极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加快面向中小企业的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是重要的经济新增长点,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积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主动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大力促进服务业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五是努力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一手抓资源开发建设,一手抓节约利用;一手抓环境污染防治,一手抓生态建设和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打造合理的社会结构,必须要有完善的机制作保障。因此,我们要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上下功夫;在保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上下功夫;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利益上下功夫。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城乡统筹就业的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和在二三产业就业的能力,努力扩大就业。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险体系,积极推进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资助、城镇住房保障等制度在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努力使城乡居民都能安居乐业。通过推进城市化来转移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行积极的收入政策,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的分配结构,进一步完善帮困济贫的政策和机制,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社会公平、结构合理的主旨。(记者张新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