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她,发现着生活中的感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04:34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她,发现着生活中的感动

  ——记《深圳特区报》记者徐华

  本报记者郑向鹏

  从大医郭春园到爱心市民丛飞,《深圳特区报》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相继发现并挖掘出了两个全国闻名的重大典型人物,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细心的读者发现,这两个重量级人物的发现与报道,都离不开一个人——她就是本报记者徐华。

  采访徐华颇费了一番周折。虽然我与她是同事,每天都能见面,但我多次希望采访她的要求一直遭到拒绝:“今天实在没时间,改日再说吧。”就这样一连“改日”了4次,我总算于前天晚上10点多钟与还在办公室里埋头写稿的徐华聊了起来。

  激情缘自深沉的爱

  “徐华当记者已经二十年,她对这个职业充满激情,时刻都在用一双敏锐的眼睛搜索着,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感人事和伤心事总是能找出独特的新闻视角,并以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深入挖掘,写出众多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的新闻。她对新闻的那种感觉,对工作的那种干劲,让许多年轻记者都打心眼里佩服。”说起徐华,了解她的同事都很有感慨。

  仔细阅读徐华采写的大量新闻报道,读者会发现总是有一种深沉的爱洋溢在字里行间。徐华说,正是这种爱使她始终对工作充满激情。无论是好心给人拉架被推下三楼生命垂危却无钱医治的打工青年孙路漫,还是被人骗入淫窟身染多种疾病的14岁少女兰兰以及因为忘记密码而无法取出存款治病的植物人陈运莲等多位身陷困境的群众,都是因为有了徐华的报道与帮助才摆脱了艰难处境并改写了人生。

  “新闻记者应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要通过舆论让社会正气得以弘扬,让丑恶遭到揭露与鞭达,使社会充满爱心与和谐。”正是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她的报道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读者的好评。2003年,深圳特区报推出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徐华新闻工作室》,她任首席记者。

  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黄扬略这样评价徐华:“她是一位令人钦佩的记者。她的成功,首先来自她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来自对工作、对社会的饱满激情和对采访对象的深沉爱心。为什么大医郭春园、爱心市民丛飞都是由她发现、挖掘、彰显?为什么她的新闻稿总是来自最基层、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总是来自最富有人情味的地方?这令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深思。”

  郭春园这样走进她视线

  “徐华手里总是有写不完的新闻,有用不尽的线索。”一些年轻记者谈起徐华,都很羡慕。她说:“其实,新闻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问题是记者发现新闻不但要用脑,更要用心。”苍生大医郭春园和爱心市民丛飞的发现与挖掘,都是徐华用心的结果。

  多年的新闻工作使徐华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干什么,也无论接触什么人,她脑子里始终崩紧“新闻”这根弦。苍生大医郭春园的发现与挖掘,就是她在深圳平乐骨伤医院治病时从医护人员的闲聊中发现的新闻。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徐华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和肩周炎。在同事的推荐下,她于去年7月份来到平乐骨伤科医院治疗。治疗期间,她从医护人员的闲聊中发现了郭春园的诸多不平凡之处。大家说他如何在X光下为患者接骨,患上了皮肤癌后依然坚持在一线工作;说他如何为那些治不起病的贫困患者垫付医疗费,又说他如何将祖传秘方无偿献给医院,家人却靠工资来维持俭朴的生活……就这样,郭春园走进了徐华的视线。

  这样一个仁心大医,他身上一定蕴涵着丰富的“宝藏”!记者职业的敏感,使徐华决定要花大气力去挖掘报道郭春园。随后,她开始了在郭春园生命最后7个月里一直跟踪报道他的工作历程。大医对患者的那份深情,对医疗事业的痴迷之爱,对社会的奉献精神,都深刻而又细腻地定格在徐华的文字里。他病情从平稳到危重的每一次变化,他生命最后日子里的欢喜与忧愁,他弥留之际的从容与淡定,徐华都亲眼目睹。她以饱含深情的笔,先后写出了《大爱无言》、《拳拳赤子心》、《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等二十多篇感人肺腑的通讯、特写,展示了大医郭春园的崇高精神境界,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

  为了写好郭春园,徐华一连几个月没有休息日地紧张工作,就连今年的春节放假期间,徐华也依然在医院与郭春园的家人、朋友及同事之间奔波,使本报的报道生动扎实,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2005年2月26日夜,郭春园病逝。在大医弥留的最后几小时,徐华一直守在身边,目睹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场面。当天晚上,她就把溶入了她全部真情的上万字长篇通讯《生命铸医魂》交给编辑部,使读者在第一时间得知一代大医逝去的同时,得以翔实了解大医闪光的人生。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院长黄明臣说起徐华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跟踪采访郭春园的往事,心里充满了敬意:“为了宣传好大医郭春园,徐华付出的辛苦是外人难以想像的。她为此经常废寝忘食,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工作状态,令我和我们医院的医

  护人员都特别感动。有一次,徐华来我们医院了解郭春园,从上午9点多一直谈到下午1点多还没停下来。在一旁的医生过意不去,给她在食堂打了个盒饭,但徐华根本顾不上吃。直到下午两点多了,别人又给她在食堂里打了个盒饭,可她还是没空吃,直到下午3点采访结束后,她才匆匆忙忙地提着盒饭赶回报社写稿子去了。徐华的敬业精神令我们敬佩。”

  倾注真情写丛飞

  3月份,郭春园的追悼会及后续报道刚刚结束,徐华又把那双敏锐的目光投向了创建和谐深圳的奉献者人群,发现并挖掘出了他们之中的优秀代表丛飞。

  今年4月5日中午,一个报料电话打到徐华办公台上:“有一个叫丛飞的歌手,资助了100多个贫困山区的孩子,如今他病了,胃出血,自己却连治病的钱都没有。”尽管每天都有几十个电话向徐华报料,但她对这个报料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一个能资助100多个贫困生读书的人连自己治病的钱都拿不出,这背后一定隐藏着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驱使徐华立即投入到对丛飞的调查采访中。

  随着采访的深入,丛飞坚持10年为社会无私奉献的感人形象在徐华的眼前鲜活起来:为了捐助那100多名贫困学生,他花去了自己全部的积蓄,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可别人并不理解,说他是傻子、疯子,甚至他所资助的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恩人的处境也十分冷漠。看着那些知情人谈起丛飞时动情的泪水,听着他们一件件往事的追述,再听听丛飞对幸福和快乐的理解,徐华的心禁不住激动起来:“这是一个把自己全部爱心都无私奉献给社会的高尚之人!如果社会对这样一个人不能给予理解与援助,还谈什么弘扬社会正气?”

  带着这种强烈震撼,徐华写出了充满激情的长篇通讯《有点伤心,但不后悔》,发表在4月12日的《深圳特区报》鹏城今版上。报道见报当天,本报的热线电话立即火爆起来,读者们情绪激动地向她表达对丛飞奉献精神的无比敬佩。她在4月12日至22日短短的10天时间里,连续推出了7篇长篇通讯《绝不能让好人伤心》、《咫尺天涯为何情难相通》、《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他——丛飞资助的孩子深情谈丛飞》、《我理解他,并为他骄傲——丛飞妻子邢丹谈丛飞》、《丛飞现象折射社会问题》等,从更深的层面生动地反映丛飞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只求奉献不思回报的赤子情怀,使丛飞迅速成为受深圳人广泛关注的新闻人物。与此同时,新浪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等国内知名网站快速反应,从本报4月12日的第一篇报道起就纷纷转载,众多网友还为此展开热烈讨论。徐华的报道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丛飞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博大爱心感动着读者,也感动着徐华。她一边深入挖掘报道丛飞事迹,一边为他的治疗问题竭尽全力。尽管当时已经有很多热心市民要求为丛飞提供资助,但他特别自律,宁肯不治病也不接受别人的资助。

  为了尽快使重病的丛飞进入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徐华于4月22日中午找到了多年的朋友、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王玉林博士,希望他能想办法将没钱治病的丛飞收治进医疗条件好的人民医院。王玉林当即向院长周汉新进行汇报并得到支持,马上在消化内科为丛飞安排出了一间病房。随后,徐华马上去找丛飞和他的妻子邢丹,要求他们马上去人民医院住院。就这样,徐华将丛飞送进了人民医院。

  谈起住院前后的往事,丛飞心情激动:“如果没有徐华将我及时送进人民医院,我还会在家里吃些草药应付,现在可能已经看不到大家了。在我心里,徐华不仅是采访我的记者,也是挽救我生命的记者,我永远都难以忘怀。”为了让丛飞配合好医生的治疗,徐华几乎每天都要到医院去看望丛飞,与丛飞的家人及医院方面及时进行沟通,然后还要赶回报社写稿。

  在采访报道丛飞近3个月的时间里,徐华没有休息日也没有上班下班之分,先后两次晕倒在办公室里。领导和同事们劝她休息几天,可她一直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下来,刊发了从各个侧面全面反映丛飞赤子情怀的报道50多篇,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称赞徐华关于丛飞的报道“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作者:记者郑向鹏 编辑: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