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景瓷何去何从(微型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05:5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张毅

  “过生日那天,朋友来到办公室,神秘地对我说,闭上眼睛,有礼物。原来是一只瓷制的兔子,正是我的属相。朋友说,那是她自己创作、自己烧制的。一对大大的兔耳朵上还留着她的指纹呢!”这是景德镇的一位朋友跟我讲的故事。他动情地说,这就是千年瓷都,普通的城市,普通的面容,可是似乎每个人都能“在人间制造天堂的器物”。

  景德镇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符号,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景德镇制”四个字名扬天下。可是,瓷都却度过了一段郁闷时期———1995年,景德镇陶瓷全面陷入困境,各家国有瓷厂普遍拖欠工资、电费、煤气费、材料费,共欠银行贷款23亿元。2000年,景德镇陶瓷产量和出口额分别是1998年全国水平的1/26、1/40。这还是走出了低谷的数据统计。

  瓷都何往?妙计有之。其一,搞艺术瓷,这是振兴瓷都的出路之一。有人戏言,景德镇是“大师横行”的城市。在这个市区人口只有50万人的城市里,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14名,占全国的40%,省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00多名,还有各路能工巧匠,比比皆是。景瓷的艺术水平、品牌和规模,都领先世界,得到公认。

  其二,出“精品”还得出“商品”。有人反思,景瓷被动的原因之一,是官窑意识太重,市场意识太弱。重制作轻销售、不计成本地追求精致、缺乏创新动力,这和现代化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产品流通不适应。

  目前,大量的资本盯上了“景德镇”这三个字。现在,景德镇陶瓷企业已达8000家,大多是民营企业。据介绍,两年后,景德镇陶瓷工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一家叫锦宫火圣的实业公司,现在正积极为景德镇的艺术家们搭建艺术交流的平台,他们也希望在陶瓷文化传播中作一番努力。而政府考虑的是瓷都新的优势在哪里。眼下,景德镇已获准组建国家陶瓷科技工程中心,科技部和江西省还在景德镇共建陶瓷科技城。

  这么多资本、项目为什么落户景德镇?应该说,是景德镇文化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又是经济发展插上了传统文化的翅膀。

  其实,我们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产业,也面临着和景瓷同样的问题。比如,中国的茶叶、丝绸,也曾经风靡世界,现在都遇到了新的挑战,制作工艺、产品设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究其原因,这些产业积累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以至于在新的条件下,也乐于固守传统,不知不觉中,综合生产力水平大大落后了。看来,只有与时俱进,传统产业才能获得新生,传统文化才会更加灿烂。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04日 第十三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