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活中的管理学:教育孩子的艺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07:19 大连日报
生活中的管理学:教育孩子的艺术(图)
  漫画张疼艺说到管理,人们常常认为那是公司经理、政府官员的事,跟平常百姓没啥关系。此话差矣,管理其实无处不在,比如说,教育孩子就是一件极富管理艺术的事。

  许多家长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越是想纠正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甚至不惜因此动用“武力”时,孩子却更加频繁地表现出这一行为。我的一个朋友就正为此而烦恼不堪。一天晚上,朋友正为一个重要的项目忙得焦头烂额,孩子跑来要她陪着玩。朋友没有理会,以为孩子自然会去找爸爸,没想到不一会却听见撕纸的声音,转头发现儿子正坐在她脚边的地板上一边撕着报纸一边还在往嘴里放。先不说是否卫生,这要是噎住了可怎么得了。于是,赶紧走过去让孩子把纸吐出来。没想到小家伙浑然不知危险,就是不吐。在软言温语不好用的情况下,朋友继而声色俱厉,可孩子还是无动于衷,本就心烦的朋友忍不住动起手来,小家伙的眼里已经泛着泪花,可还是不吐,最后,只好和闻声而来的老公一起,硬是捏着孩子的嘴,才把报纸取出来。但是,孩子并没有就此停止,此后,只要是找到纸就跑到她身边往嘴里放,她只好一遍遍地跑过去制止,最后气得她实在没办法,干脆听之任之。结果,发现孩子居然不再吃纸了,但糟糕的是孩子转而开始玩火。朋友说,她真是搞不明白,为什么骂了,甚至也狠下心来打了,可怎么就治不了这个小家伙?

  管理学中的强化理论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孩子的这一行为。根据强化理论,管理者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激励和抑制被管理者特定行为的发生频率。第一种是正强化,即对特定行为给予奖励,从而刺激此类行为的重复发生。第二种是负强化,即通过对特定行为给予惩罚或使其遭受损失,从而抑制其重复发生。第三种是自然消退。即对某些行为既不予以奖励、也不予以处罚,而是采取忽视的态度,久而久之该种行为将因为缺少反馈而最终自然消失。

  也许有人会说,在本案例中家长已经实施了十分严厉的处罚措施(不仅骂了、甚至还动手打了孩子),但为什么并没有起到所谓的负强化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什么是奖励、什么是惩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对爱和关注的渴望是十分强烈的。在本案例中,孩子的吃纸行为,实际上是在长时间得不到母亲关爱的情况下,唤起母亲注意的极端方式。就孩子而言,挨骂甚至挨打并不是惩罚,或者说此时惩罚所带来的损失不足以抵消其收益(即因受到注意而带来的幸福感或成就感)。因此,从孩子的角度看,母亲的打骂行为并不属于负强化,而是正强化。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母亲不惜打了孩子之后,孩子的吃纸行为非但不减反而增加的原因。

  然而,当母亲采取听之任之的不理睬态度后,孩子吃纸的行为却不禁自止了,这实际上就是所谓的“自然消退”的效果。由于吃纸行为不再能够引起母亲的注意,因此,失去了激励作用,导致孩子最终选择放弃这种行为。当然,在此我们并不是赞成或鼓励母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的“忽视”态度,因为对于孩子而言,这种行为确实是很危险的。但对于其它一些不良行为,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自然衰退”原理,对于纠正孩子某些以“引起注意”为目的不良行为,常常是非常有效且“代价最小”的。

  但是,在本案例中,当孩子在吃纸行为不再唤起母亲注意后,转而实施了更危险的行为。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入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寻求更好的治本之策,即采取更恰当的激励方式改变孩子的行为。例如,母亲可以和孩子约定如果不去打扰妈妈而让其工作两个小时,那么,妈妈就会跟他一起做游戏。如果孩子“履约”,且母亲每次也能兑现承诺,那么,就会在孩子和妈妈之间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共识和默契,并产生前面所说的正强化的效果。也就是说,当孩子认识到,如果让妈妈工作两个小时,就可以跟妈妈一起玩十分钟(这要比一整天没人理好),那么,孩子在今后就会更积极的遵守约定,在给予妈妈工作时间的同时,完成更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吃纸或玩火)。与通过负强化抑制孩子的不良行为相比,通过正强化引导良性行为也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实,孩子也是我们的一项事业,要经营好这项事业,既需要爱心,也需要一些管理艺术。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