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从“审计风暴”中期待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09:44 大洋网-广州日报

  “又一次‘审计风暴’来了”———在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推出2004年度的审计报告前,很多人都很自然地产生了这样的感觉。而报告在几天前推出后,“风暴”的余威尚未过去,便又有人说今年的审计风暴不如去年猛烈、或者说没有在公众心里掀起如去年那般的巨大反响,更有甚者,以为审计报告中又翻出一些部委的“灰账”,是“徒劳之举”。

  审计报告翻出“灰账”是不是徒劳之举?显然不是,去年的“审计风暴”过后,相关案件先后立案114起,已有57人被逮捕或被起诉,159人受到行政处分,效用不可谓不大;而“审计风暴”对传达党和政府反腐败决心,坚定公众对党和政府反腐败信心的“无形作用”,更是不可低估。

  但对比去年,舆论对2004年度审计报告的反应确实不如去年之“热”,是焉?非焉?这还要看在“审计风暴”中我们到底在期待什么。

  回顾去年审计报告推出之时,无异是在舆论和公众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但剖析当时对“审计风暴”的期待视野,就会发现,我们为这份审计报告,注入了太多审计之外的期望。由于腐败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财务上的腐败,而审计则是让公共财务变得透明、高效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当审计报告第一次公开给“灰账”点名的时候,一种希望反腐败、特别是反财务腐败能够就此踏上坦途的意识,让我们忽略了审计报告只是指出问题,而并非解决问题,“审计风暴”才得到了超出审计本身的热烈关注。

  然而,风暴总是只盛行一时,当尘埃落定后,当审计报告中被提起的“盖子”被次第揭开之后,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建立反腐败的长效机制,更能吸引公众的注目和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年的“审计风暴”后,“80个部门单位针对审计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116条”。正是反腐成果的扩大和长效机制的建立,让公众对审计报告的期待开始归位,让我们明白了“审计只是审计”,指望反腐重任通过“审计风暴”一蹴而就的期待,并非审计所能承受。

  审计报告作为对政府部门公共财务状况的一次梳理,对可能存在问题的部门进行公开点名,应该属于审计部门的日常工作,“冷”一点,是公众平静接受的表现;相反,如果每一份审计报告的出台都掀起轩然大波,也未见得就是好事。(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