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子论文:试论电视科普栏目《走近科学》的传播特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2:09 人民网

  摘要本文以央视科普栏目《走近科学》为研究对象,并引入discovery频道作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有效模式。从栏目名称“走进”与“走近”之辨剖析栏目定位;从故事化的叙事手法解构颇具创新意义栏目形式,即让故事拨动观众心弦;进而揭示栏目灵魂,从疑问开始。试图结合传播学有关理论分析其栏目特色。

  关键词 大众;故事;悬念;科学

  引言

  七年,可以让一个人成熟,也可以让一个人老去。从1998年到2005年,是《走近科学》栏目在浮浮沉沉中艰难跋涉的七年,更是茁壮成长的七年,在中央电视台三百多个栏目中可以说是具有蓬勃生命力的一个,从最初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到如今老百姓喜欢看,看得懂的品牌栏目,七年来《走近科学》生产了大量优质的电视科技节目,在国内外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奖,已成为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与众不同的栏目方能出类拔萃,“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点红便是特色,是成功的关键。

  一、栏目定位:“走进”与“走近”之辨

  在栏目组每天收到的众多观众来信中,将栏目名称《走近科学》写作《走进科学》的屡见不鲜,从栏目的英文名APPROACHINGSCIENCE看《走进科学》肯定错了,APPROACHING中文是靠近的意思,用进行时态说明这一趋势是一直进行的过程。

  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走近科学,这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差。究竟什么是科学?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科学?这正是电视科普栏目的宗旨: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大众打开一扇大门,与观众携起手来,带领观众走近科学,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还科学可亲可近的真实面目。

  (一) 观众本位思考

  过去的科普节目就像沙漠中的布道者,只管布道,不问有没有人接受,接受了多少。这种我播你听的居高临下的语态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中对此有较详尽的论述。要想提高传播效果,就必须遵循双向传播的本性,尊重受众的要求,反馈,真实地反映受众的心声。

  千手观音在春节晚会火了,栏目组立即跟进,就录制了一期聋人如何能听到音乐,踏歌起舞的节目。除了个人刻苦练习,精彩舞艺的背后隐藏着如何训练聋哑人感受音乐律动的科学。舞者整齐的动作来源于地板受到音乐的细微震动(因为她们从小接受节奏感训练的方法为利用地板的震动感受声音,整齐的动作实际上来源于教练的手势);UFO三大未解之谜虽然到目前没有公论,但栏目组还是花了很多人力、物力,找到相关专家,详细讲述并分析这个过程,力图从科学角度破解谜团。面对这类到目前没有定论的事情,《走近科学》还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带观众慢慢认识这一过程。

  (二)学者式的思考和大众化的表达

  每期节目中除了事件当事人,一般都会有相关专家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答疑解惑。这样对事件的关注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正如一份主流报纸的口号“高度决定影响力”,站得高方能看得远,所站的位置往往决定了能够看到什么,看到多少。而《走近科学》凭借央视的资源优势,可借助外力,形成庞大的专家群,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从而有力地突破了个人视角的狭隘与偏执。

  《白石海子之谜》这期节目里,四川懋县白石海子出现大片神秘血色,先后出现了国家地震局的地质勘探专家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方面分析,武汉水生所的生物专家提取水中生物观察,判断,中科院地球地理研究所提取水样分析里面的氢、氦等稀有气体含量,通过层层分析,排除了地震的可能性,抽丝剥茧,最后水落石出,是水中藻类大量繁殖,富营养化所致。如果没有专家的一步步调查,当地村民只能凭空猜测,在地震谣言广泛散布的恐怖气氛中惶惶不可终日。

  1. 对话:自然凸现的交流感

  虽然,节目中记者不出境,但在采访现场,专家实际上和记者是面对面的一种状态。记者是广大受众的代言人,所问的问题无疑是记者心中的疑问,但这些疑问更是观众预知的。在播出时,观众现身在电视机前,记者自然就退居幕后,让观众与专家对话。真正的对话是转向他人的交流,这并非指拍摄时记者个人身体转向专家,而是要求记者带着观众内心的探寻,带着尊敬与自我尊敬,倾听意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对话中,观众既理解了他人,也理解了自己。如《寻亲》这期节目,在讲述印度洋海啸中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时,把什么是海啸,海啸的成因、危害,如何监测海啸,海啸来临时人们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减少损失等,巧妙地融入其中,让观众在轻松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任思想自由翱翔。悲天悯人的情怀,俯仰天地的精神,大彻大悟的智慧即是栏目追求的最高目标。

  如果没有这种正常对话的心理,交流就会沦为独白,缺乏对话精神的独白式传播是栏目极力避免的。在对话式的交流关系中,记者不是一个孤独的观察者、独白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倾听者、言说者与思想者。在《雨人》、《想做女人》、《肝胆相照》等医学类节目中,当事人是孤独症儿童、异性癖患者、乙肝病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常常受到冷遇,很难有人愿意与他们成为朋友。而节目播出后,不仅有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些病症的有关知识,更给许许多多这样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分享彼此的生命感受,相互扶持,共渡难关。正如《人和人的相遇》一书中写道:“只有通过对话,人类才能正确地面对差异,交流个体才有可能达到精神上的相遇。”

  2. 转译:巧妙的信息解读

  从传播的角度,特别是从大众传播的内容角度看,人们不可能要求彼此传递的话语都具有真理的意义。此外,即便我们要传递真理,也诚如苏格拉底所说“真理不在乎华丽的言辞中”,同时真理也不只有一个或只有一种表达。因此在追求话语的真实与真诚的同时消除话语,对话中的谬误心理,也应该是说者与听者应有的心态。

  过去科教专题片解说词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话语的虚假与空洞。实际上,大众参与或关注对话的热情,源于对真实与真诚的渴望。从传播效果看,真实重于真理,沟通重于结论。

  被誉为全球商界大师的托马斯托文波特认为:“从注意力心理学角度看,没有一种生物会比智慧的人们更关心自己如果以一条消息在最引人注目的话题——我——上闪着光芒,那么我就可能发现他是很吸引人的”。

  如今年4月栏目收视率第一名的一期节目,讲得是发生在广东省一市民家中出现白蚁,导致房屋严重损毁,发现后如何治理白蚁的故事。对于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讲,白蚁是什么样的?它究竟有怎样的危害?可能从来没考虑过,好像离自己很远。该节目原名《剿蚁记》,后改为《人蚁之战》,最后定名《家有恶邻》。“家”自古就是一个吸引人的字眼,它会勾起人的无限遐想,看到片名,观众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象“恶邻”是什么?家里为何会出现“恶邻”?如何驱逐“恶邻”呢?这样通过观众自发的提问,从而因好奇心的驱使,观看、参与节目,在其中寻找答案,发现自己真实的生活、思想情感以及苦恼与困惑,正在被关注。任何一期节目,它的制作播出决不是单纯为了取悦观众,它的生产是必须承载一定信息的,而该栏目的出彩之处就在于通过营造对方被关注的话语环境,将单向的信息传递变为双向的信息分享,《走近科学》所做的就是让大众与他们一起分享科学之光。

  二、 栏目形式:让故事拨动观众心弦

  2004年央视调查显示,专题片也是收视表现较好的节目类型,在各类节目中占据了7.1%的收视份额,是仅次于电视剧和新闻,观众最关注的节目类型。专题节目由于其专业化的节目特点,一直属于窄众节目,观众面小但比较稳定。但近年来,专题节目通过故事化娱乐化的节目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科学等专业知识,达到了大众化的收视效果。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央十套的《走近科学》和《探索发现》。

  《走近科学》在2003年3季度还是一档受到警示的栏目,2004年改版后,通过戏剧化的故事为载体,用故事的元素来结构节目,力求情节引人入胜、分析细致入微,把科学道理拆解开来,用浅显、通俗、直白的形式展现给观众。

  (一)叙事故事化

  科普节目不容易做,因为容易形成说教。电视的功能是消遣、娱乐及传播信息,对于教育的功能,它远不如学校来得直接,因此,说教的形式是不可行的。这也是《走近科学》一贯坚持的。

  对于现在国内看科普节目的人相对还是比较少,爱看Discovery(探索)频道的人很多的状况,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开发部研究员胡波认为,Discovery娱乐化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体现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就是大胆使用故事片的叙事方式,悬念、细节、铺垫、冲突以及交叉平行叙事等,将众多的知识点不动声色地注入片子的叙述中去,让观众悄然不觉地享受一份知识大餐。

  (二)因人而生动

  人是电视书写的笔尖,是电视专题片的重要结构元素,由人来现身说法是其他媒介所达不到的境界。观众早已不能满足对事件结果的报道,他们更关心事件中的人。如一些医学片播出后,很多观众打来电话,询问片中主人公手术后的健康状况,有的还提供线索说哪里的医院精通这类病症的治疗。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形象地称这种在叙事中重视人物刻画的手法,像雕塑家把一块块泥巴揉搓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说到底,就是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的眼睛叙述事件,让观众感觉到记者不仅仅是在报道事实,灌输知识,更是从人性的视角讲述这个事件,而传递的科学知识正是观众面对此类事件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所需要的钥匙。

  制片人张国飞说,以前节目拍摄思路是先找到一个大的主题,比如要作关于艾滋病的,然后就找故事,这有点像小学生的命题作文,往往是应急之作,编导们力气是花了不少,但由于是带着紧箍咒工作,节目明显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内容了无新意。观众不满足,为什么?因为观众觉得信息量不够,觉得和其它娱乐性节目或者新闻性节目相比,不够刺激,太平静了。调整后是不再下死任务,给编导松绑,让他们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先找到一件吸引人、有趣的事情,然后去拍事件中的人,采访专家解释其中的科学。

  (三)事件中的人

  澳门飞人陈汝康坐上一个大风扇,一跃而起,直冲云霄;一个奇人站在X光检测仪前,将一杯水倒进鼻孔,通过检测仪,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流徐徐到达他的胃部;河北姑娘靳任任从18岁开始养苍蝇,已经养了四年,通过养苍蝇走上了致富路……这些奇闻轶事都属《走近科学》近期的解密奇人系列。其实节目最有价值的东西还是生活中故事的科学推理;热点、疑点的科学解析。人们喜欢看到的,也是对事件中科学成分的一种开掘。而这种开掘本身变得太沉闷的时候,变得没有戏剧冲突的时候,观众就失去了对他的兴趣。改造后先拍事,努力拍出事件的复杂性。

  事件怎么才能复杂?其实事件并不复杂,事件中的复杂性在于事件中的人面对问题如何作出科学抉择的复杂。努力挖掘事件的复杂性,实际上真正的出口就是挖掘事件中人怎么采用科学方法,最后终于解决了问题这一过程的复杂性。正是由于寻找事件,在事件的基础上挖人,使得片子更具有悬念、冲突,更具有一种情节。这种改造就是对原来《走近科学》创作理念和创作思想的一种改造。

  三、 栏目灵魂:从疑问开始

  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科在致中国青年的一封信中说:“质疑人们已接受的事物是力图拓展知识疆界,得到从未有人获取过的新信息,是对你想象力的挑战,你绝不会知道,你将取得什么成就,从平凡的到最出人意料,以及最重要的成果都有可能。”

  科学研究如此,发现科学新闻亦如此。记者的任何质疑都是以科学为依据,只有确凿的事实作支撑,科学才能成为新闻。

  (一)发现疑问《走近科学》录制的节目,往往能找到最奇的事例,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奇妙背后的科学常识。执行制片人陈铭说:“有一期节目,是一个村庄相继有人得怪病死亡,当时这个村庄人心惶惶,甚至有人联系到了迷信。我们节目并不仅仅录制这个现象,还介绍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怎样避免这件事情的发生。更起到一种引导作用。”

  还有一些新闻可能大家都看到了,但都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而《走近科学》的编导们这样做了,并发现了其中的冲突、矛盾和价值。这就是一名科学记者的功力,通过细心观察,能够从正常中发现疑问,然后不充内行,虚心请教专家,从疑问中探寻真相。这样运用发散式思维,就大大拓展了科学节目报道的广度和深度空间。通过寻找科学和其他领域的交叉点(如2005年1月19日播出的《精灵之舞》就是以夺得冬奥会金牌的运动员申雪、赵宏博为主人公讲解花样滑冰运动训练中的科学),变国内视野为国际视野(如2005年3月“苏丹红”事件),大大丰富了科学的内涵,实现“大科学”的理念。

  (二)提出问题

  小孩总是对周边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这其实是一种求知的渴望。《走近科学》每期节目往往是从疑问开始。奇特的事情发生,为什么发生,先是怎么着了,接着又怎么着了,再怎么着了,最后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的。正如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贵有新意”,“文贵在曲婉”。一波三折,永远不会平平淡淡。总而言之,悬念感是《走近科学》主要追求的目标。然而想清楚的东西未必说得清楚,柏拉图曾经说过:没有一位有理智的人胆敢把他理性思考过的东西转化成语言乃至文字。在柏拉图看来,人们对语言的要求与心理期待远比理性的思想要高。无疑,内在、理性的思想,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只能借助语言、文字、图像才能“听见”或“看见”思想。而谈话是一种十分感性的外在行为,人们常常觉得它是最亲切、最自然、最有魅力的交流与沟通方式。这大概就是美国罗斯福总统用“炉边谈话”赢得民心的秘密所在。

  《走近科学》演播室主持人环节穿插于外拍部分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主持人张腾岳自栏目创办就担当主持,至今已有七年,主持风格日趋成熟稳健,在现场常常是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但与观众对话绝非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对话在一定意义上是双方智力与文化上的碰撞与较量。电视是一个培养话语能力的特殊地方,同时又像一个超强倍的放大镜,它将主持人的知识和语言能力,真诚与虚伪,优点与缺点都放大了。如果主持人不能恰当地认识和把握问题,就可能被专家认为“太不专业了”,或被观众认为是在“卖弄文采,掉书袋”。孙玉胜认为,多年来,虽然几经改革,但媒体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群众的语言表达方式,有时还是两个系统,媒体的语言表达,群众不愿意听,没有吸引力,而群众的语言表达,在媒体看来又不符合某种习惯。在这两个系统之间,似乎需要翻译和解释才能沟通和交流。而主持人张腾岳正好充当了这样一个译者的角色,不断提问、解答,再提问,再解答,引领观众穿越重重迷雾,寻找科学曙光。

  结语

  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在《解密凤凰》的序言中说:“凤凰的经验就两个字:创新。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战胜自己。而贯穿在每一天,每一刻的创新意识和行为是无法复制的。”如果说《走近科学》有什么秘密的话,也就在这创新二字。因为只有创新,才能保住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创新不是非要找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题材不可。相反,由于电视媒体的大众性、生活性,题材重复率不可避免,而且相当大。《走近科学》有着鲜明的栏目定位,坚守栏目宗旨,在内容形式上大胆创新,致力于寻找专业与通俗的最佳结合点,站在大众立场,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电视图像的表现力,用故事情节展示科学原理,运用道具,借助其他手段(电脑三维动画,特技)表现电视不易表现的内容,并且将质疑——这一大众传播媒介不可或缺的品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对于《走近科学》未来的发展而言,只有不断提高节目质量,把“看点”安排得丝丝入扣,合情合理,才能不断强化观众的约会意识,每晚与《走近科学》不见不散。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新闻012班)

  参考文献:

  [1]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专著[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孙玉胜著,2004年版

  [2] 《提问是记者的天职:与英美报刊主编对话》. 专著[M].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尔山著,2003年11月版

  [3] 《美日科技报道史话》. 专著[M].新华出版社:本田一二著,刘明华译,2004年12月版

  [4] 《走进美国广电传媒》. 专著[M].南方日报出版社:钟海帆著,2003年4月版

  [5] 《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营运——战略与实践》,谢新洲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6]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专著[M].新华出版社:李彬著,1998。

  [7] 《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 专著[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钟大年,于文华著,2004年版

  [8] 《电视纪录片新论》.专著[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任远主编,1997年版

  [9] 《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专著[M].三联出版社:吕新雨著,2003年版

  [10]《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专著[M].华夏出版社:沃纳赛夫林著,2000年1月版

  注释:[1]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1998年6月1日开播,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科教频道开播,《走近科学》作为主打栏目进入十套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2005年1月1日起,每日播出28分钟,并在1套,7套,9套重播。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