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第一章 绪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7:33 人民网

  1.1 中国报业改革进程

  早在唐代,中国就有了官方的报纸。至19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从国外到国内出现了一批传教士所办的报刊,具有现代意义的报纸于焉诞生,而中国近代的新闻事业实发轫于此。随着报业思想的演变,中国的报业与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交织出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彼此息息相关。其中,报业更贯穿于各行各业,起到沟通各界、传达思想的重要作用。一部中国新闻事业史几乎就是中国近代史跌宕起伏的缩影。

  经历了戊戌维新和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紧接着是革命的层层推进和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进程上,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的新闻传播事业。它的产生及繁衍更迭,莫不与中国的政治变迁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1922年,中共第一份机关刊物《向导》周报创刊,显示出中共对报纸宣传的重视。从此,中国共产党人把报刊作为最有力的宣传武器,并加以运用。他们明确提出报刊的阶级性质,认为不同阶级的报刊应为各自的阶级利益服务;指出党领导下的报刊是党的言论机关,宣传和组织是报刊的首要任务。

  自此,中国共产党把新闻传播事业纳入党的事业。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发展,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和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的经验积累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一套具有时代烙印和阶级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对党报的性质、特色、作风、办报方针以及党报与党委的关系、党报与群众的关系、党报与实际工作的关系等,作出了系统的阐述。在这个基础上,党报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全党办报、全民办报、报刊受党委领导,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等意识,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思想的核心内容。

  新中国成立之际,新闻事业的确立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和漫长的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对报纸进行大整改,所有媒体都收归党的掌管之下,全国的报纸都是党的“喉舌”。至1956年,新闻界出现了教条主义和党八股现象,严重阻碍报业的发展。为了打破沉闷的办报氛围,《人民日报》率先吹响改版号角,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在这股风潮的引领下,中国报业改革立刻拉开了序幕,并如火如荼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但随即受到反右倾斗争扩大化的影响而迅速谢幕。

  在此后二十年的政治文化斗争中,新闻媒体“大鸣大放”,始终充当着“阶级斗争的工具”,甚至在十年浩劫中沦落为四人帮的“政治操控工具”。中国报业的进程于是伫足不前。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重新认识此一弊端,并开始探索中国报业市场化的道路。1979年1月28日,上海的《解放日报》率先刊登了文革后中国大陆的第一则报纸广告,新闻传播体制中企业化和市场化经营的理念得以确立。

  党始终拥有报刊的最高领导权。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定:“党的报刊必须无条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观点。对于中央已经作出决定的有重大政治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党员如有意见,可以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提出,但是绝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的公开宣传中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之后,党中央和国家的领导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讲话,要求新闻媒体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组织纪律,强调媒体在宣传方针上必须与党的步调一致,并且明确报纸、广播等媒体是党的舆论机关。

  进入八十年代,党在报纸的经营管理政策上,虽开始有所松动,但如同经济改革一样,新闻媒体始终处于不断调整和自我变革之中,受新闻政策阶段性的制约,改革步伐难免时快时慢,时松时紧。但受惠于国家中心工作的转移,在二十多年的经济建设时代里,中国报业迅速发展,报纸数量从文革后的42种增加到2003年的2119种,广告收入亦快速增长,1998年高达135亿元。

  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举世瞩目。加入世贸,国家更广泛、深入地走向开放,报业也随之面临崭新的挑战与机遇。自1996年5月,广州日报社成立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以来,集团化成为报业发展的新趋势。到2004年底,报业市场上先后出现了43家报业集团。产业化的进程也在加速,报业竞争更趋激烈,各大报纸为争夺受众纷纷进行割喉式竞争,价格战、扩版战、发行战一度使得报业市场硝烟弥漫。然而,国内的报业集团与国外的媒体集团相比,仍存在大距离,要与之一较高下,继续做大做强实属必然。

  为此,经广电局和新闻总署对跨媒体、跨区域经营的审批,2003年底,第一家跨区域报纸——《新京报》诞生。此后,跨媒体经营也迈开了步伐,报业集团开始与网站、电视台等进行合作,并取得成效。与此同时,被挡在国门外的境外媒体也通过合作涉足中国报业市场,首先是Tom.com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合作,接着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亦不甘人后与《星岛日报》发行《广州日报》海外版。在集团化事业蒸蒸日上的情境下,借壳上市成了报团融资的新手法,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在争取直接上市,北京青年报旗下的北青传媒于2004年12月22日在香港上市。可以说,市场导向将成为影响中国报业发展十分重要的因素。

  为了排除中国报业市场化进程的障碍,报界又展开了一波空前的整顿。在经济大热期间,新增加的报纸大多是依靠行政命令维持生存的行业报和地方小报。这些报纸不但造成报业市场的虚假繁荣,而且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因此,新闻总署分别在1997年、1999年和2003年对报业市场进行了三次整顿,大大缩减了报纸数量,总体上提高了报纸质量,促使报业市场规范化,并把报业进一步推向市场。

  面对市场化的冲击,各大中央党报亦不甘寂寞。《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等中央党报于2004年4月26日开始在北京市城八区的部分报刊亭上摊销售,并于同年7月1日全面进入报刊亭零售。此举赢得了业界和学界的一些好评,认为党报借此可以增强自身的市场活力,扩大影响,并逐步受到更多普罗大众的青睐。然而,笔者对于党报上摊将赢得读者喜爱仍保留意见,因为只有销售的结果才能说明这些报纸的受欢迎程度,而上摊销售的事实本身并不足以说明此一论点。但凡如此,党报若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市场需求必定从外部引致内部的一次大变革:报纸的版面将更引人注目,内容将更贴近群众,甚至于党报记者的行事方式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倘若党报能借此摆脱行政摊派的长期牢笼,真正脚踏实地走向市场,那当然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1.2 办报思想八十年的转变

  中国在十九世纪西学东渐之初及其后的几十年里,一批文人通过办报来启迪民智。他们视国家富强、民族兴盛为己任,认为报纸乃社会之公器,报人乃社会之公人,报刊有“昌言时弊,指斥政府,评论约法”[1]之天职。他们以满腔的热忱,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启航。

  1921年以后,共产党把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赋予报纸极强的政治性。到了上世纪40年代,报纸成为“组织一切工作的一个武器”,“增强党性联系群众”是当时对报纸的要求。党报作为党的领导机关,在革命战争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宣传、动员和指导作用,为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所作的贡献不容忽视。解放后,党报仍旧作为中共组织、指导人民群众进行经济建设和政治运动的工具。

  1956年中,刘少奇开始强调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公正、全面,但是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思维定势却支配整个新闻界。作为党的喉舌,无须讳言,大跃进和文革期间,报刊上出现报喜不报忧,甚至报道浮夸,使新闻界走向了极端,造成了社会重大的失误。

  及至改革开放后,党内一批有深知远见的知识分子开始对文革进行反思。报界率先积极响应,在全国发起思想解放运动,不仅冲破了左倾思想的束缚,而且推动了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在新的编辑理念下,新闻媒体面目一新,摒弃个人崇拜,恢复批评性报道,重视读者需求。这一时期的报业工作者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理性的批判,认为报纸应以报道新闻为主,从而掀起“党性”与“人民性”之争。

  一度被封存的理性始有复归,对真理的探求得以开展。应该看到,80年代是年轻新闻人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年代,此时的报业也开始挣脱窠臼,迎接开放自主的格局。

  进入90年代,市场因素渗入报业经营中,报业竞争更为激烈。报纸的商业化运作增多,自1995年之后,都市报以贴近市民的内容吸引受众,逐渐在报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80年代的精神并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经济大热使得都市报的内容渐趋低俗化。中国报界出现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党报过强的政治性,把所有问题都上纲上线;另一种是都市报不惜以低俗的内容吸引读者,提高发行量。

  在此之间,就有了2003年底《新京报》的诞生。该报把自己定位于面向城市的、成熟的、有特色的、新型的、主流的都市类报纸,重视新闻评论的深度,希望办成中国的《纽约时报》,这将成为中国办报思想上新的发展方向。

  1.3 当前中国报业改革的研究概况

  中国报业改革在如火如荼进行着,报业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多元化,一系列报业改革措施的出台,使中国报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报业改革的研究就自然提上日程。许多学者从中国报业属事业型单位的特点出发,借鉴国外报业的成功经验,从报业的发行、经营管理以及人才各方面探讨改革。

  最鲜明的表现就是研究报业经济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99年,万力主编的《媒介经营与产业化操作实务》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重要媒介在经营和产业化方面的实际经验和成功做法,操作性比较强;2001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了滕礼撰写的《报纸策划引论——如何办出一份畅销报纸》;2002年,方汉奇、陈昌凤主编的《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问世,该书从史学的角度研究探讨当前报业改革的现象。同年,第一本现当代新闻业务史专著和教材,刘海贵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

  自1995年《华西都市报》创刊以来,都市报作为中国报业一股新的力量迅速壮大,并成为中国报业市场上的领航者。都市报热潮自然引起学者的研究兴趣,1998年,华西都市报的创始人席文举和中国记协国内部主任阮观荣主编的《都市报现象研究》,由新华出版社出版;200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都市报研究文丛》面世,其中包括席文举撰写的《敲门发行学》和《报纸策划艺术》,曹建和陈明的《都市报魂》,以及尹韵公编的《聚集华西都市报》和肖云著的《席文举新闻策划》。此外,东方源撰写的《报业风云——南方都市报经营实录》由中央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此间也不乏对晚报和专业报纸的研究,主要包括: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主编的《中国晚报学》[3],探讨计算机世界报运营战略的《新媒体征战》[4]以及由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编的《传媒与生活——生活服务类报刊经营之道》。[5]

  学者对新闻改革的方式、后果,以及报业应如何在大环境下取得长足发展等问题亦作了多番推敲,甚至探讨了报纸的存亡应该由谁来决定等议题,但遗憾的是,始终没有触及报纸改革的历史进程。而在众多核心期刊及新闻论著中,对中共建党以来报业改革进程作系统论述的文章和著作,则显得较为零散。

  事实上,自1925年中共创办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以来的八十年里,中国报业经历了四次历史性的重大改革,分别是:一、1942年《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二、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三、改革开放后新闻事业的大扭转;四、报业在新世纪挑战中的全方位洗牌。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第一波和第二波,较多地偏向于政治路线和思想意识形态的改革。而第三波改革,则从根本上由政治转入经济,无疑是历史的转捩点。至于进入新纪元的新一波改革,实乃沿自改革开放后以市场经济建设为主调的结果。但是,前三波的改革无论从改革的范围和幅度,甚至涉及的人数(下岗的记者和被撤销的地方小报)上,远不及第四波之惊人。

  随着报业集团的风起云涌,学界纷纷对报业集团的架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成果见于各种新闻核心期刊及专书、专论。但事物的发展必有其规律,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共日报史开启以来,各时期报业改革之运作模式的论述,向读者展示改革在不同阶段的连续性及其演变因由,藉以阐述党报80年的发展历程。此外,本书力图借鉴历史经验,剖析中国报业现状,探讨当前的新闻改革应从何入手?改什么?如何改?望此对业界在把握中国特色的报业上具实践指导意义。

  注释:

  [1] 《大共和报》1912年3月7日,章太炎《却还内务部所定报律议》

  [2]同一时期出版的书籍还有:宋建武主编《媒体遭遇战》,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黄升民、周艳主编《中国传媒市场大变局》中信出版社2003年;周鸿铎主编《报业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欧阳国忠撰写的《中国媒体大转折》以前瞻性的眼光分析和展望中国媒体未来趋势,该书于2003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3] 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中国晚报学的专著,记述中国晚报的兴起和曲折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展望21世纪的晚报业

  [4] 蒋青《新媒体征战》,中信出版社,2002年

  [5] 宋建武、葛镇庆主编《传媒与生活——生活服务类报刊经营之道》,新华出版社,2003年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