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暂行条例45年不变说明了什么?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22:04 人民网 |
进入酷暑,防暑降温问题凸显成为社会焦点,许多媒体纷纷对1960年7月1日由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提出质疑。面对酷暑灾害,劳动者有没有说“不”的权力?45年前的“暂行条例”是否还适应目前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需要?露天作业高温时段休息、工间提供防暑绿豆汤、车间增设通风降温设备……职工提出的这类合情合理的要求,往往都被企业管理者严辞拒绝,其理由是,《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中没有这样的规定。上世纪60年代正处“三年灾害”,不久又遭“十年浩劫”,“拨乱反正”之后改革开放20多年,今天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制状况、综合国力、卫生保健水平、国民权利意识与45年前相比,已有很大变化。显然,这部45年前的“老皇历”已经无法有效地规范和指导我国目前的防暑降温工作了。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与“老皇历”的困厄束缚不断斗争,不断破旧立新,不断与时俱进的历程。简而言之,就是不断革“老皇历”的命。现实生活中,还在发挥作用、制约发展的“老皇历”何止一个《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为什么这些条例还在施行呢?原因可能是忘了,但这似乎说不过去。说的严重点,是执政不思民,为老百姓想得不多。仍以《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为例,如果制定该“暂行条例”的各相关部门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能换位思考一下烈日高温之下劳动者的艰辛,肯定不忍心让“暂行条例”45年不变。《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只是个代表,此类“老皇历”不在少数。当然,另一原因可能就是利益驱动,“老皇历”有利于保护地方或部门、单位利益。 据前日媒体报道,南京市江宁区老农张振兴不慎被火车撞死,只给了区区1200元补偿。引起争议后,铁道部门竟说他们很“同情照顾”了,若按有关规定只能赔几百元。他们所说的“有关规定”是1979年国务院发的《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伤亡事故处理暂行规定》。25年过去了,国民收入、生活水平、物价指数翻了几番,职工工资和职工病故丧抚标准都涨了数倍,铁路事故死亡的补偿标准怎么就一分钱不涨?这种案例在不少地方时有发生,处理办法如出一辙。 铁路部门的说法是,那是国务院定的标准,我们只有坚决照办的义务。其实稍有从政经历的人都清楚,一般政府为部门下发的文件,多数都是由部门提议或起草的。如果部门认为“老皇历”不宜继续实行,就会提议修改。而上述规定25年未改,是否说明铁道部门没有提请修改这个规定?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是有检修期的,以淘汰不合时宜的部分,增加现实需要的内容,这是法律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为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曾经三令五申要求做好文件清理工作,修改和废止过时文件,绝大多数“老皇历”已被淘汰。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老皇历”被护着所以“漏网”,并正在阻碍社会的发展,妨碍公民权益,其中有的甚至包含着浓重的阶级斗争的色彩、不尊重人权以及保留计划经济时代的意识。目前开展一次全国性的清理过时文件的专项行动还是很有必要的,要尽量“一网打尽”,并能够限期完成,要让这些不合时宜、落后于时代要求的“老皇历”限期退出历史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