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超百年一遇洪水“考评”出什么(华南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00:53 人民网-华南新闻

  广东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已经过去了。令人惊奇的是,许多广东人并没有对此留下深刻印象,既没有1994年、1998年洪水那样惊心动魄的感受,更没有1915年洪水淹死数十万人的惨痛教训。民众为何能把超百年洪水“不当一回事”?这是因为党和政府早把防洪视作“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压倒一切”的大事,未雨绸缪,及时应对。广东省委副书记欧广源直言不讳:防洪第一靠的是水利堤防基础,没有基础,十万大军来了都没有用。

  广东能顺利度过超百年一遇洪水,现代化的大堤和科学防洪手段功不可没。早在2003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就启动了十大民心工程之一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工程涉及290宗项目,遍及全省,投资总额539亿元,149宗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与此同时,1998年洪水之后,广东省投在气象和水文设备的资金达两亿元左右。2001年全省只有北江一个遥测系统,仅包括70个水文站,如今,自动化水文站已增加到680多个,覆盖全省,对水情雨情实时监测。正是密布全省的1300多个气象和水文观测站准确地提供了各种水情,使政府科学决策、抗洪有了“底气”。

  广东能顺利度过超百年一遇洪水,靠的是科学防洪手段。这次在抗洪前线,一批水利专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大量水利、水情数据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快速传到后方,通过专家分析得出的准确判断,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最有力的智力支持。建设中的惠州剑潭水利工程就是明显的例证。按设计标准,该工程堤围只能承受6740立方米/秒的流量,而专家预测这次洪水将达到7780立方米/秒。假若破堤,将造成6000万元的经济损失。是破堤还是坚守保堤?专家们通过对一系列准确数字综合考虑后,认为堤围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坚信可以守得住。后来的结果也应验了这一判断。这充分说明,科学防洪靠的是准确数据分析和科学决策,而不是仅靠长官意志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水利工程、水利设施和气象设施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在这次超百年一遇洪水的面前,这些“民心工程”经受住了洪水的冲刷,发挥了应有的巨大作用。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洪水没来之前已经作出科学预测,事前作出了充足准备。洪水高涨之际,广大党员干部战斗在抗洪前沿,最终让洪水这头猛兽无孔可钻,乖乖离去。洪水是一面镜子,在镜子面前,广东党和政府的声望经住了考验,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面对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广东能安然无恙是值得庆幸的。而更值得庆幸的是,广东官员靠科学务实的态度防洪,把防洪工作做在前面,淡定从容地应对洪灾,向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华南新闻》 (2005年07月05日 第一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