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芙蓉现象:登场的权利和围观的自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01:07 新京报

  “芙蓉姐姐”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蹿红”,眼下不仅成为网络江湖的一个热门话题,连平面媒体也屡屡“触电”,甚至她刚刚拍了几分钟短片的新闻也已经铺天盖地。

  对“芙蓉姐姐”现象的解读已有多种,赞者有之,骂者有之,冷眼旁观不置可否者亦有之。

  一种现象的勃兴,却没有一种固有的答案,这正是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体现,自然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若干年前严禁烫发穿牛仔裤的时代,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出现的。

  “社会越来越宽容了!”有人这样说。此语不谬。价值多元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不再对超出“常态”的新生事物感到大惊小怪甚至厉声喝止,足见宽容已不再是这个社会的“稀缺元素”。

  “芙蓉姐姐”愿意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于网络、出现于公众的视野,实在是她个人的事和正当的权利。这种权利之存在和张扬,只要不对他人造成侵害,就有其合法性;这种权利的存在并不以别人的宽容为前提,别人宽容,她会存在得更好;别人不宽容,也并不必然预示着她要丧失这样的权利。

  以社会的“宽容”来评析“芙蓉姐姐”的“蹿红”,显然不能穷其内因———如果仅仅是宽容,只是表明允许她的存在;而她竟然“红”得一塌糊涂,说明“看客”在宽容之外,更是有意无意地助了一声威,添了一把柴。

  什么人才会“蹿红”?按传统观念,男儿一定是风度翩翩、才高八斗,女人必然是貌似天仙、温柔可爱。而“芙蓉姐姐”呢?尽管她说自己有“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耐看的脸”、“火爆得让男人流鼻血的身体”,但究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恐怕也不由她说了算。至少,“貌似天仙”的标准赶不上。

  凡人并不必然不能走红。

  去年,有“走音歌王”之称的孔庆祥尽管唱歌五音不全、没有舞技、外形也不出众,却因为所表现的信心与勇气可嘉,一夜之间竟成为全美最受瞩目的乐坛新人。从“芙蓉姐姐”到孔庆祥,或可窥见大众审美情趣的细微变化:人们对传统的审美观念有着一种故意的反叛,他们不愿全盘接受传统的、社会精英所垄断和教化的审美观,他们愿意“我乐,故我在”,树立起自己认可的评价规则。

  因此,可以理解何以那么多自信的少女蜂拥而入“超级女声”的现场。名利的诱惑可能在其次,“展现自我”才是发自内心的理想,而电视,只不过顺应这种心理、为这些种子提供了发芽的土壤。

  网络的出现,更为这种凡人的“蹿红”提供了难得的舞台。“登台演出”的低门槛、低成本和高传播率,让成功的红苹果变得触手可及。

  在河南宝丰,有个马街书会,每年的特定时间,数千名民间说唱艺人在那里摆摊儿说书,听众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在那里摆摊儿的,并不都是大腕儿名角儿,只要自我感觉良好,谁都可以在此露一手。观众呢?围而观之,爱听的段子,就多停一会儿;不爱听的,一哄而散。

  网络的开放和人物的登场,和这书会颇有相似之处。

  登场之人,全是为了自己所好;大家围而观之,或许只是好奇,看与不看,全在自己。

  实在无趣,大家哄然散去———“走音歌王”孔庆祥在爆红一年多后,在香港的电影处女作就票房惨败,如今人气也已严重下滑,有关他的动态已乏人问津。一个孔庆祥,因为稀缺,尚可爆红一年多,以后这样的“另类”多了,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吧。

  所以,“芙蓉姐姐”,随她去吧。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