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柳条折尽送宗师(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04:4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柳条折尽送宗师(组图)
标题书法:梁永琳

  启功先生仙逝,噩耗传来,学术界、文艺界涌动起一片哀伤,大家都沉浸在“相顾无言”的悲境中。先生是大家,其献身教育桃李满天下;且精通文史著述颇丰;又鉴定字画慧眼辨真假;为诗为书为画,卓然自成一家……钟敬文先生曾诗赞启老曰:“鉴古双眸如闪电,挥毫一管压群才。论文别有灵奇想,拒拾他人牙慧来。”启先生有数不清的头衔,已经多到反而可以忽略不计,只知道“启功”两个字就可以了。不只在业内,就是在老百姓当中,如果不知启先生的大名则无疑是孤陋寡闻了,然而这流芳千古的美名都是先生以毕生的心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而赢来的。

  童心烂漫

  熟悉启先生的人都知道启先生对人对事天真烂漫不设防,有着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大家经常把他看作老顽童、老小孩。2002年农历马年春节前,我去启先生府上拜年,启先生家中当然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启先生91岁高龄,频频作揖拱手,决不怠慢任何一个来拜访者,虽然礼数很周全却难免略带愁容和倦意。满地的鲜花和堆积如山的礼物,启先生根本无暇顾及。这时有位学生抱着一个布制玩具马来到厅中,启先生眼睛一亮,抢着抱了过去,坐在沙发上又是抚摩又是撸毛,好是开心,这时我注意到在启先生挤满书柜的厅房里有着一个玩具领地,小熊、狗、兔、猫、虎,一个个都瞪着天真的大眼睛,令人顿生温存怜爱之情,感到启老生活在一个童趣的天地之中。启先生戏言:“动物比人可爱。”这一风趣的话隐着启先生一生多少酸甜苦辣。但不管历经多少坎坷,启先生始终童心不泯。童心是纯洁美好的,童心是艺术家的生命和灵魂。古诗云“天真烂漫是我师”,道出了艺术家所追求真善美的真谛。启先生一生于物质无所求,1983年启先生出国讲学回到北京机场,大家看到他什么“大件”也没带,都觉得奇怪。海关工作人员却盘问他随身行李中有没有什么仪器,启先生稍怔后哈哈大笑,说:“你们可以打开检查。”原来启先生从国外带了一个小白兔打鼓的机器玩具。

  谦和善良

  我一直崇拜启先生的人品,追摩启先生的书法。那年启先生有新作品出版,我向启先生讨书,启先生在书上写了一大串谦辞,其中自谦他的书法是“涂鸦之作”,而“罗杨同志对拙作有痂嗜”,“弥增惭悚也”,使我深感受宠若惊。前年我要出版书法集,就去请启老题写书名。那时启老身体已十分不好了,当时在场的人都说别让启老写字了,我也不好意思了。可是启先生却说,我和罗杨是世交,我一定得写。启先生一下就写了六条,还十分谦和地说,现在眼神不济,写不好,你别用这个,可以集我过去的字。字拿回来后我确实内疚了很久。

  启先生是大家,但就是这样一点没有大家的架子,总是乐呵呵的笑模样。启先生书法“字字千金”,但不难求。我在红楼工作时,我们楼内的几个单位,凡是有年轻人结婚,都能拿到启先生的墨宝。后来启先生年龄大了,求字的人也太多,启先生感慨地说:“我现在哪是写字呀,简直是在‘刷字’。”实在写不过来,而且还要钻研学问,他就只好东躲西藏,落了个“狡兔三窟”的称号,甚至还在门上贴了“大熊猫冬眠”的字条,不想有细心者居然把这纸“真迹”也收藏去了。但是有一个绝招,只要你下决心找到了他,他就一定会给你写,他就是那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为难别人的人。

  在当代书坛,启先生当然是老资格,市场上也把启先生的字确定在高位,其实启先生自己从不在乎钱,也从不收钱,收的钱全都化私为公交给学校的基金会了。1990年,启先生义卖作品110件,捐资160余万元给学校,并坚持不同意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基金会取名“励耘奖学金”,是以启老恩师陈垣先生的书屋而命名,旨在绵延陈垣先生励精图治、勤奋耕耘的教泽,继承和发扬陈垣先生的崇高师德。启先生是这样一位不计名利、知恩图报的人,所以找先生请字,都能拿到学校办公室开具的发票。我父亲和启先生是老友,一次一个博物馆托我父亲找启先生题字,当然是想通过熟人不花钱,我父亲也不知此中玄机,就给启先生打了电话,启先生非常痛快,第二天就在政协会上交给了我父亲,并不无幽默地悄声对我父亲说,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因为都知道我的字能卖钱,现在找我写字的人都要通过学校办登记,万一要是让别人知道了私下给别人写字,就说不清了。

  没傲气有傲骨

  启功先生的书法虽然超凡脱俗,但是启先生的为人却极具平民意识。启先生曾说字要写得让人能看懂,因此,在当代启先生的书法极有人缘和人气,可以说是老少皆爱,雅俗共赏。启先生也有一批平民朋友,我在文物局工作时,单位有个老王头,他是住在启先生小乘巷胡同里的邻居,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实人。只要是老王头开口,总能拿到启先生的字。因此我们单位的不少人都通过老王收藏了启先生的墨宝,以致搞得老王很“被动”。但据我所知,你要是拿什么大头衔大人物来压启先生,那却是很难拿到墨宝的。启先生学富五车,功名盖世,书法只是他成就中的一小部分,但对那些以字为生的人,启先生从来都给予了仁慈的宽容。市场上假冒启功的字满天飞,养了一批造假的人,启先生只是熟视无睹。有一次启先生到了潘家园,亲眼看到人家在卖他的赝品,但他还当面对别人说,他们比我写得好。当时有人建议启先生打假,他说:“这些假字都是些穷困之人因生活所迫,寻到一种谋生手段,我不能砸他们的饭碗。”“他们是缺钱才干这行,他要是向我伸手要钱,我不是也得给嘛。”启先生就是这样,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和慈善的心肠。

  谁说启老不发火

  启老给人的既定印象就是笑容可掬,憨态可掬,是个和蔼可亲的长者,很难想到他发脾气的样子。你可别以为启先生是个和事佬,其实启先生爱憎分明,极有主见。他对小事十分宽容,但对原则问题却决不让步。一次在启先生家,有人请启老为一本书题写书名。启先生一听到作者的名字,骤然像是换了个人似的,立刻拍案而起,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启先生说,我决不写!这个人做学问不诚实,做了很多坏事,是个学术骗子。去年北京一家拍卖行把已经请启先生看过并确定是赝品的25幅作品当作真迹以高价拍卖,启先生得知后又坐在轮椅上发了一次大火,还用了一个“欺人太甚”的词,并且公开发表声明,甚至要诉诸法律。启先生素有儒家之风,以“温良恭俭让”著称。潘家园卖假字,人们知道是假,就是喜欢这种字体,启先生还说:“人家用我的名是看得起我。”而这家拍卖行卖假就是假的当真的卖,完全丧失了“诚和信、德与义”。看来在治学态度和大是大非上启先生是眼里不揉沙子的。

  薪尽火传

  启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既是一位高逸之士,又是一个尘世之人,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正直、善良、宽厚、博爱、谦虚的美德。启功先生66岁时写了一首看似戏言的《自撰墓志铭》后来被广为流传,曰:“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这个风格戏谑的顺口溜透着几许苍凉,几许幽默,几许谦恭。然现启先生盖棺论定,我看如果稍改几个字还是可以用的。“中学生,名教授。博而精,专且透。……计平生,谥当优。身与名,天下留。”当然,启先生一生令人肃然起敬,令人高山仰止,难以用几句话评价。我想中国文化史上将记下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当代,像启先生这样的人,去了一个就少一个。

  启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出,不少人都痛惜中国失去了一位书坛泰斗。我虽然是搞书法的,但我知道,如果仅以此看待启先生,就是太小瞧他老人家了。他曾多次声明,我没有书法弟子,只有中文系的学生。书法只是他事业中的一点,他的成就还表现在对文学、史学、美学、文物鉴定等方面,而最重要的就是在启先生经常引以为豪和津津乐道的教书育人方面。启老将毕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归结为八个大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后来这八个字成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我曾见有人当面奉承他是当代书法大师时,他却慢条斯理地郑重声明:“我这一辈子主要工作是教书,我不过是一个教书匠。”但是启先生这个自己说的“教书匠”实际上是个“巨匠”。他一生亲手培育了无数莘莘学子。同时,由于他的著书立说和“行为世范”之影响,仰慕之士无数。启先生一生奋斗为他所从事的事业,当然包括书法,为中华文化树立了一座丰碑。启先生一生勤勉治学,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而最可贵的不仅是他的学术,更在于他的为人。如果从书法的角度说,启功书法清高,首推人品。人品既优,故世人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7月05日 第七版)
柳条折尽送宗师(组图)
2002年2月1日,启功于家中

  罗扬 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