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撞上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10:14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撞上了(组图)
撞上了(组图)
撞上了(组图)
撞上了(组图)
撞上了(组图)
飞越器拍摄的撞击彗星全过程照片。

撞上了(组图)
  成功撞击后,美国宇航局地面控制大厅里一片欢呼,科学家们拥抱在一起。
撞上了(组图)
撞击发生前60秒

撞上了(组图)
撞击发生瞬间

撞上了(组图)
撞击发生13秒后

撞上了(组图)
撞击发生16秒后

  2005年1月,火箭上的“深度撞击” 号带着人们对太空的好奇一飞冲天。

  7月4日,美国独立日,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发出撞击舱,以10.2千米/秒的宇宙速度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它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人造天象,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

  深度撞击 瞬间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综合新华社驻洛杉矶记者陈勇、驻华盛顿记者曲俊雅报道:太平洋时间3日22时52分,在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之后,美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彗星撞击器终于成功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在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深夜时分,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发言人艾伦·比夫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在22时58分收到飞行器传回的第一幅图像,表明这次撞击在22时52分准时发生。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在喷气推进实验室里,项目科学家和工程师发出的一阵阵欢呼声,透过电话听筒传到记者耳中。

  比夫说,这第一张照片是由“深度撞击”的飞行器在距彗核约8000公里之外,用其搭载的中分辨率观测设备拍下的,“现在,项目科学家还不能从这些照片中获得什么有意义的信息,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深度撞击’项目已经获得成功。”

  这项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计划始于1999年11月1日。美宇航局于2005年1月12日成功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在撞击彗星之前,“深度撞击”号走过了4.31亿公里的漫长太空之旅,终于迎来了与坦普尔1号“亲密接触”的激动人心时刻。

  撞击器击中彗星的彗核后,会在其表面轰出“弹坑”,使其内部物质暴露出来供研究。据预测,撞击会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溅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个大“焰火”。

  科学家们认为,彗核中含有太阳系初生时遗留的物质,他们希望借助“深度撞击”对太阳系诞生的过程有更多了解。但坦普尔1号彗星在太空中运动速度高达每秒30公里,“深度撞击”自己的运动速度也达到每秒20公里,还要释放出一个撞击器“打”中彗核,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撞击的成功,表明项目中的无人控制航天器技术完全达到了预想目标,”比夫说。撞击器在导航控制系统的操纵下,经过80万公里的自主飞行,其间三次发动机点火调整,最终精确地对准目标,这被“深度撞击”项目负责人里克·格兰米尔比喻为“在高速飞行的针上穿线”。

  这次撞击带来的信息,可能涉及太阳系的诞生、地球上水的来源,以及地球生命的兴起,足够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地分析。“30天后‘深度撞击’项目就将结束了,但其数据分析工作会持续好多年。”比夫告诉记者。

  深度撞击成就

  撞击效果大于预期

  留下大坑+传回照片

  据法新社报道,撞击器按照预期撞击了这颗在太阳系中疾驰的彗星的正面,科学家将借此对该彗星的内核进行研究。

  成功撞击后,美国宇航局地面控制大厅里一片欢呼,科学家们称,撞击地点完全合乎预期。

  美喷气动力试验室的专家们在撞击发生后表示,探测器运行非常完美,撞击的效果要大于预期。

  对“深度撞击”号来说,其实撞击行动是非常“惨烈”的,因为撞击器携带照相机冲向“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后,并最终“牺牲”在这颗彗星上。不过,它在“牺牲”的同时也留下了至少两项重大成就。

  成就一:此次撞击给“坦普尔1号”彗星留下了一个大坑,同时在彗核表面造成冰雪和尘埃等四溅,借助天文望远镜观看,如同在太空中放“焰火”,十分壮观。

  按照科学家此前的设想,撞击器高速撞入彗核会引发剧烈爆炸,威力相当于4.5吨TNT烈性炸药,将在“坦普尔1号”彗星表面炸出深30米、大小如足球场般的巨坑。现在,还不知道撞击器在彗星上留下的坑到底有多大,但无论如何,这是人类探测器在彗星上留下的第一个印记,将被载入史册。

  成就二:给地面传回重要图片和科学数据。就在撞击器撞向“坦普尔1号”彗星后不久,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就收到了它发回来的图片。

  据悉,虽然撞击器最终会被彗星吞噬,但它携带的电子设备将一直传送图像和数据给探测器,直到最终消亡。

  同时,撞击发生之后,“深度撞击”母船也将在距彗星500公里处拍摄撞击的细节,母船自身也带有高分辨率的相机和红外分光计等精密观测设备。在爆炸的碎片击中自己之前,母船有15分钟时间拍摄爆炸的全过程,记录撞击坑的大小、深度、形状和内部结构,分析从彗核内部喷射物质的成分,并将观测到的宝贵图像和数据传回地球。据《中国日报》

  深度撞击关注

  上海天文台成功采集撞击后彗星图像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光学天文联合开放实验室佘山基地,4日晚成功观测并采集到撞击后的坦普尔一号彗星图像。佘山基地主任陶隽告诉记者:“从今晚拍摄到的图像可以看出,彗星的位置跟此前预报的变化不大,亮度比3日观测的增加了1.7等(相当于亮度增加了5倍)。据新华社

  中科院天文专家分析:

  彗星彗核表面有环形山

  据新华社南京7月4日电“深度撞击”撞击成功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经初步分析发现,坦普尔一号彗星的彗核表面有一个环形山。

  分析了撞击彗星照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认为:″深度撞击″所发射的撞击舱与彗星的碰撞相当强烈。碰撞发出的物质使彗星表面增亮不小,大量彗星物质抛射出来,溅射的范围达方圆几公里。当初预计撞击坑有一个操场大,几十米深,但由于抛射物质的亮度把撞击坑给遮住了,因此,暂时还不能看清撞击坑的情况。

  这次撞击的命中率比预期的要高,撞击的精度相当惊人,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天体研究团组副研究员赵海斌将此形象地比喻为:“这次撞击就好比在一颗飞行的子弹上面,发射了一颗子弹,又打中了第三颗子弹。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发生在离地球1.3亿公里的遥远距离。”鉴于这样的难度,当初美国科学家预期的误差应该在1公里左右,但此次撞击的误差已经精确到了米。

  分析显示,彗核的表面并不光滑,明显有丘陵的特征。最大特点是有一个环形山,环形山的直径接近1公里,估计为几十米直径大小的小行星或者彗星的彗核撞击所致。这个环形山的特征比较明显,应该处于中年时期。

  另外,彗星彗核的颜色没有当初估计得那么深。按照科学家们的认识,该彗星彗核的颜色要比煤灰还要黑,现在看来,它的颜色介于黑灰色和深灰色之间。

  12名中国工程师参与

  据记者了解,有12名中国工程师参与了“深度撞击”这项工程。

  来自安徽合肥的工程师李荐扬主要负责的工作是汇合光度学分析。而他的导师是整个工程的总负责人,也是“深度撞击”的发起人迈克·赫恩。

  据了解,李荐扬1999年留学美国,今年7月份将从马里兰大学天文系毕业。他说他今年年初进入工作组。

  来自广东开平的吴国兴工程师,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移民到了美国。在整个“深度撞击”项目中,他负责地面电脑控制。

  吴先生讲,据他了解,大约有12位负责不同工作的中国工程师参加了此项工程。在吴先生所在的多功能部就有两位来自中国的女工程师与他共同从事地面电脑控制工作。

  吴先生称,作为一名来自中国的工程师能够参加这次撞击工作很自豪。“有很多中国工程师、科学家都参加了这个工程,他们都很专业,工作相当投入,他们都是最好的工程师!”据《法制晚报》

  中国也能人造天象2010年将建自己的空间站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原总指挥黄春平在接受了记者采访。记者提到了美国“撞彗星”一事,中国的航天技术能否达到这一高度,成为黄春平饶有兴趣的话题。黄春平说,这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太大的挑战性,主要视中国国情而定。如果财力允许,只要中国科学家解决好了轨道线路设计和撞击后的数据反馈等难题,中国也能人造“天象”。按照设想,中国在2010年就可以在太空建自己的空间站。

  如条件允许

  中国可考虑“撞击”小行星

  ———来自三位权威专家的“诠释”

  “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尽管长期关注国际航天业,在获悉“深度撞击”成功的消息后,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庞之浩研究员仍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撞击成功意味着什么?深度撞击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庞之浩和国家射电望远镜项目首席科学家南仁东研究员、北京大学焦维新教授分别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庞之浩:对人类航天技术而言,这是一个新的开端

  “对人类航天技术而言,这是一个新的开端。”庞之浩说,事情很简单,就是美国宇航局发射的飞行器飞行了4亿多公里,在离彗核大概有80万公里处释放撞击弹,撞击了一颗直径不到6公里的彗星。“这么远的距离能够撞击成功,简直是个奇迹。”庞之浩介绍,这次撞击是在距离地球上亿公里处进行的,撞击器撞击彗核的相对速度是10.2公里/秒,就像蚊子冲进一架波音747飞机。

  “如果撞击能获取有价值的资料,也将大大促进天文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因为这次撞击的直接目的是探究太阳系、地球生命的起源,彗星上很可能存在最早的生命物质。”庞之浩指出,这次撞击的另一个目的,是为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做一些基础研究。“历史上有名的‘通古斯大爆炸’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果。很多科学家也认为,恐龙灭绝也与之有关。何况,去年就有一颗小行星离地球就只有3万多公里,擦肩而过。2029年也将有一颗小行星离地球比较近。”

  地球生命从哪里来?人类能否阻止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这些,难道和人类不是密切相关吗?”庞之浩反问道。

  南仁东:对我们,这次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这是人类第一次主动撞击彗星,工程难度非常大,我们可以将之形容为两颗高速运动的子弹相撞。”负责“追寻外星人”项目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说。

  南仁东表示,具备太空上的“远程”打击能力,对保卫地球安全意义十分重大。如果说将来有小行星之类的天体威胁地球,就可以准确地将其摧毁或者改变其轨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是与普通老百姓关系密切之处。”

  南仁东说,撞击可以提供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期原始大气、原始太阳系星云结构和状态的资料,“这对于研究太阳系、太阳系相关行星,甚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都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能够“打”中上亿公里外体积那么小、引力场又那么弱的目标,全靠计算和控制的准确度,“仅仅从工程角度讲,这次撞击意义也很大”。

  “我国科学家高度关注这次撞击,紫金山天文台等对这次撞击进行了观测。我们在天文学的基础研究上和国外还是有相当差距,这次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南仁东说,这次撞击有可能采集到彗星内核的成分,也将为其他国家科学家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焦维新:条件允许,我国也可以考虑“撞击”小行星

  “这是人类第一次与彗星亲密接触,说明人类有能力探索更多的太空未知世界。”主讲“空间探测”课20多年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介绍说,截至目前,人类探测彗星大概有4种方式,一是传统目测和望远镜观测;二是卫星和哈勃望远镜使人们第一次近距离观测到彗星结构;三是返回式飞行器,方法是派出飞船登陆某颗彗星,采集样本后返回地面;第四就是“深度撞击”,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数据。“从电视画面上看,撞击的喷发物喷溅得很高,说明人类对彗星结构及组成的理论推断是正确的。”

  “发达国家的太空探测计划相对更加完整和有步骤,应看到我国航天科技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焦维新呼吁,希望我国也能加强太空研究方面的统一规划,用明确的、激动人心的项目来聚拢人才,只有制订明确的科研战略,才能吸引和凝聚人才,才能真正使我国从航天大国成长为航天强国,“否则我们在这方面的科研成就,有可能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越来越远。”

  焦维新还建议,对彗星和近地小行星等小型天体的撞击,不仅科学意义重大,而且有利于探寻宇宙空间的资源。“我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用撞击的方式探查小行星。”新华社记者李斌杨维汉吴晶晶

  深度撞击花絮

  俄星象学家要起诉美宇航局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当地媒体报道称,一位俄罗斯星象学家正以彗星遭撞击改变其占星图为由起诉美国宇航局,他求获得3亿美元的赔偿。

  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号撞击器4日撞击了佩尔彗星,撞击的目的是释放出彗星内部物质以了解太阳系的组成。

  俄罗斯《消息报》援引星象学家马里纳的话说:“很明显,彗星轨道物质和相应的星表将会发生变化,这将干扰我的占星工作,使我的占星图发生偏差。”

  莫斯科区发院的一位发言人称,受理此案的初步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但她没有说明听证会将何时举行。(春风)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